有这样一群勇士,用血肉之躯架起一座桥梁;正是有了这样一座桥梁,战士们通上了一条大道,打赢了一场战役……这座桥就是十人桥,十位英雄用身体筑成的桥;这场战役就是淮海战役,几乎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这件木梯,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

文物展示

“十人桥”木梯

淮海战役打响后,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华野部队按照中央军委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大举南下,围歼国民党军黄百韬第七兵团。但是,11月7日,国民党第七兵团已经沿运河东岸往西向徐州方向撤退,准备与徐州的国民党军汇合。解放军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当即调整部署,下令所属各纵队全体官兵,不怕疲劳,不怕困难,敌人跑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全歼黄兵团。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追击战在江淮大地上展开了。

解放军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奉命追击从新安镇南下担任黄百韬兵团左翼掩护任务的第六十三军。11月8日入夜,七十九团(潍县团)追赶到江苏省新沂县堰头镇西边时,被一条10米多宽的壕沟挡住了去路。团长带领营、连长火速赶到前沿察看地形和敌情,并立即部署作战方案,命令一营二连火速架设浮桥。

在运动战中架桥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又是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还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火力扫射,无疑就更难了。英勇的一营的官兵没有畏惧,尖兵二连连长命令该连一排三班火速在壕沟上架设浮桥。一排副排长范学福、3班长马选云接受命令后,就近找来了一些木板和两架梯子,迅速用绳子扎好。战士们把扎好的两架木梯横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没有桥桩的浮桥。

这时,河对岸的国民党军发现情况,开始猛烈射击。本来就不稳固的浮桥,在水面上飘荡着,壕沟边等待过河的部队越来越多,摇摇晃晃的浮桥无法保证部队快速通过。时间紧迫,为了不误战机,副排长范学福在紧急的关头大喊一声:“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第一个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水中。班长马选云,副班长彭启榜,战士宋协国、杨玉艾、潘福全、杨学志、孙克潘、孙学赞、孙书贤纷纷跳入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躯和肩膀,架起了一座用血肉之躯支撑的“人桥”。

为了保证桥面的平衡,靠近岸边水浅地方的战士就一条腿跪在水里,一条腿支撑。在水深处的战士就用双手用力把木梯举起。攻击部队迅速踏上10位勇士用身体架设的浮桥飞奔冲向对岸。由于桥面窄、过桥的速度快,有的战士在桥上滑倒,架桥的战士就用头将战友顶住,让他们迅速爬起来。有的战士踩到架桥战士的脖子上,他们也一声不吭硬挺着让战士们通过。有个战士从桥上跌进河里,顶立在最深处的战士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战友从水中拉起……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连队从人桥上通过。

“十人桥”影像资料

堰头镇后面枪炮声越来越响,部队已和敌人接上火了。冻得嘴唇发乌的架桥勇士们仍然紧咬着嘴唇支撑着。部队顺利渡河后全歼了敌人两个团。

1948年11月26日,新华社随军记者黎明在《大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十人桥》的通讯,使“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后来曾被写进新中国的小学教科书。2连1排3班被誉为“河上勇士”,并授予“十人桥班”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十人桥”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华东。华野9纵司令员聂凤智评价“其政治意义大大超过了这一行动的军事价值”。当年的英雄之师,今天依然保留着十人一班的编制,并一直沿用“十人桥班”的班名。

解放后,为了纪念在堰头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表彰“十人桥”的英雄事迹,村民们在河边修建了烈士墓,找到了当时用的一架梯子送到革命军事博物馆,决定在河上修建一座石桥,命名为“十人桥”。在设计时,有人提出塑造十个石像,立在桥下扛桥,但当地群众坚决不同意。他们表示,解放了,不能永远让解放军同志泡在水里为大家扛桥,因此就用石柱代替,作为英雄的象征。

淮海战役纪念塔中的“十人桥”浮雕

如今,血肉之桥早已变成漂亮的石桥,但支撑桥身的十根粗壮的石柱,仍像当年的十位勇士一样屹立挺拔。潺潺不绝的清清流水,生生不息的苍苍蒹葭,向人们讲述着那惊心动魄的往事。十人桥是座英雄桥,是座智慧桥,是座胜利桥,10名勇士用甘愿奉献的乐观态度对敢于胜利的精神作了最精辟的诠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