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激荡,思想魅力永恒。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各级党组织(含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党的早期组织及外围组织)直接领导或间接创办了众多红色进步期刊。这些期刊,见证历史变迁,充满革命激情,蕴含丰富智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创刊,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1922年10月,该报随中共中央进京,1923年3月上旬迁离北京,《向导》周报办公地旧址位于东城区中老胡同(原中老胡同1号)。

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高君宇、马林、张太雷出席会议,会议还专门研究了中央的宣传工作。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专门宣传国民革命。但马林认为,中共能力不足,不应该办这样大的机关报,因为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只应办一个周报。中央接受了马林的建议,决定创办《向导》周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政治机关报。中央还决定,由蔡和森担任主编,负责筹办工作。

蔡和森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的整个过程,成为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向导》周报由陈独秀、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领导刊物的出版,并题写刊名。该报为16开本,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向导》在创刊号《本报宣言》中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抗国际帝国主义”“推倒军阀”“建立统一、和平、自由、独立的中国”。在国民党“一大”以前,《向导》周报集中精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积极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党的改组,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国共合作形成后,《向导》周报除继续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外,还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了重点宣传。同时,它热情宣传和支持工农革命运动,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和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该报的主要撰稿人有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李达、彭述之等,毛泽东、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张太雷等也发表过一些重要文章。蔡和森除用“和森”署名发表了130多篇文章外,还用“本报同人”“记者”等名字发表了不少文章。瞿秋白也为《向导》写过60多篇社论和述评。《向导》周报发行期间,所刊载的关于工农运动的文章共205篇,其中著名的有:赵世炎以笔名“施英”所写的一至七论《上海的罢工潮》(第159-172期)、蔡和森的《今年五一之广东农民运动》(第112期)、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191期)、瞿秋白的《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195期)、彭湃的《关于海丰农民运动的一封信》(第70期)等。

《向导》周报

《向导》周报曾先后迁往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出版发行,在中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及香港、巴黎、东京等地设有30多个分销处,发行量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多时近10万份,广受读者欢迎,被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成为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19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举办的民意测验中,《向导》周报获得各界读者爱读票220票,名列全国周刊第一名。

1927年7月,《向导》被迫停刊。《向导》周报是中共早期报刊中存在时间最长、能够连续出版的一份刊物,本身包含内容丰富,是研究中共早期思想传播的一份重要材料。

《向导》始终本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艰苦卓绝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