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

開展時間:2021年9月14日

地點:北8展廳

票價:免費

(展期以官網最新信息爲準)

鼎,是上古時中國人的炊煮器,後來演變爲禮器,成了權力和禮制的象徵。它作爲商周青銅禮器的核心類型,既承載着身份、等級、禮儀、文化等多方面內涵,又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觀念、審美藝術和科技成就,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人民蒙難、文明蒙塵,許多此時出土的青銅器遭遇了顛沛流離的命運。如大盂鼎大克鼎曾爲避免被日寇劫掠而埋入地下;子龍鼎曾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

所幸,這三件青銅重器最終都留在了中國。2021年9月14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主辦的“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在國博北8展廳開展。展覽彙集了近40件商周時期極具代表性的青銅禮器及其他珍貴文物,結合陶範、全形拓,從用鼎制度、造型藝術、紋飾紋樣、銘文內容、製作工藝等方面綜合呈現商周青銅禮儀文明的源遠流長,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大亮點

1.重器雲集,三大青銅圓鼎集中亮相;

2.敘事角度豐富,全面呈現青銅鼎的深厚內涵和文化魅力;

3.重點展品裸展,與觀衆“零距離”;

4.重點展品全面呈現,深入解讀,讓觀衆看懂青銅器;

5.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展覽將綜合利用新媒體技術,讓廣大觀衆可足不出戶,在手機和電腦上欣賞展覽相關精彩內容。

現場還有好玩的電子互動設備

輕鬆實現“力能扛鼎”

9月13日,隨着工作人員在國博北8展廳

小心拆開一件特殊的“快遞”

上海博物館“寄”來的大克鼎

露出真容

此前,國博的大盂鼎曾去上博“出差”

如今,上博的大克鼎來到了國博

經過緊張的布展後

大盂鼎、大克鼎、子龍鼎

以及數十件相關珍貴文物

被精心安置在展廳

靜待觀衆到來

第一單元

圓鼎之尊

本單元集中展示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件青銅大圓鼎:子龍鼎、大盂鼎、大克鼎。

商周時代青銅鼎的器型有方鼎和圓鼎之分,圓鼎出現較早,流行時間較長,數量也較方鼎更多。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型方鼎“後母戊鼎”“杜嶺方鼎”是爲人熟知的鎮館之寶,而圓鼎中的翹楚則非“大盂鼎”和“子龍鼎”莫屬。加上此次應邀參展的上海博物館所藏的“大克鼎”,三尊大型圓鼎聯袂亮相,考其體量和歷史、藝術價值,稱爲“圓鼎之尊”實不爲過。

子龍鼎

■商代後期

■高103釐米,口徑80釐米,重230千克

■傳20世紀20年代河南輝縣出土

子龍鼎相傳於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支持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徵集回國。

子龍鼎因其腹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二字得名。子龍鼎的圓腹微垂,上承微外撇的立耳,下接三蹄形足。鼎的頸部和足部均裝飾饕餮紋。整器的造型雄偉穩重,是迄今所見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者。

關於子龍鼎的銘文釋讀,目前學術界的解讀視角較多。宏觀來看,此類簡短精煉的銘文不帶有動詞,屬於“早期銘文”的範疇,多用以鑄記作器者、族屬或受祭者一類信息。“子某”的稱謂在甲骨文和商周青銅器中較爲常見,也見於傳世文獻。甲骨文中的“子某”,有的是具有宗法貴族身份的商王之子,也有的指商王朝內擔任重臣的宗法貴族之長。後者雖不一定與商王室具有血緣關係,但較爲多見。

大盂鼎

■西周早期

■高101.9釐米,口徑77.8釐米,重153.5千克

■傳陝西岐山縣京當鄉禮村(一說眉縣禮村)出土

大盂鼎相傳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縣京當鄉禮村,幾經輾轉,後爲潘祖蔭所有。抗日戰爭期間,爲躲避日寇劫掠,雙鼎被裝入木箱安置於潘宅地下。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獻於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後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前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應徵北上。2004年,大盂鼎與大克鼎聚首上海,展陳於“人壽鼎盛——百歲壽星潘達於捐贈大盂鼎·大克鼎回顧特展”。

大盂鼎宏偉凝重,是西周早期大型青銅鼎的典型式樣。鼎內壁鑄有長篇銘文,共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一事。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追述了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人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先祖,忠心輔佐王室,並對盂進行了賞賜。銘文追述商周變革的內容與《尚書·酒誥》等傳世文獻相吻合,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從書法角度來看,大盂鼎的銘文通篇佈局規整,書風凝重。

大克鼎

■西周中期

■高93.1釐米,口徑56釐米

■陝西扶風任家村出土

■上海博物館藏

大克鼎於清光緒年間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任家村出土,具體出土的時間最晚不超過光緒十五年(1889年)年初。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鎛、鍾、盨等,皆爲克所作之器,因此習稱大鼎爲大克鼎,小鼎爲小克鼎。大克鼎出土後不久即爲工部尚書潘祖蔭所得,潘祖蔭去世後,由其弟潘祖年運回蘇州老家收藏。潘氏後人爲保護大克鼎等珍寶費盡全力,特別是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主持潘氏家事的潘達於女士決定讓大克鼎等再次入土埋藏,蘇州淪陷後,先後有數批日軍闖入潘家搜查,所幸始終沒有找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潘達於女士決定無償捐贈大克鼎和另一件國寶大盂鼎給國家。1952年上海博物館成立,克鼎從此成爲上博最重要的“鎮館之寶”之一。

大克鼎威嚴厚重,口沿下裝飾變形獸面紋,腹部寬大的紋飾波瀾起伏而富有節奏感,蹄足上部飾有浮雕獸面。每組變形獸面紋間、足部的獸面紋鼻樑皆設寬厚的扉棱。紋飾線條凹凸、峻深,風格粗獷、質樸、簡潔。商代晚期以來所形成的華麗、繁縟的青銅器裝飾風格完全消逝。這種鉅變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革。

鼎腹內壁鑄銘文290字,銘文記載作器者爲“克”,他是管理周王飲食的官員,周王授予克的職責是上傳下達王的命令。銘文內容分爲兩段,一是克對其祖師華父的稱頌,二是詳細記載了周王冊命克的儀式以及賞賜的內容。這篇銘文是研究西周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資料,也是西周書法藝術中的皇皇巨篇。

第二單元

鼎見萬象

本單元重點文物有㺇鼎、㺇簋、南宮柳鼎、禹鼎、爯鼎、任鼎、柞伯鼎等。

“鐘鳴鼎食”是中國青銅禮樂文明的集中表達,體現了古代社會日常生活與禮儀制度之間的重要關聯。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二裏頭遺址,鼎在商周時代逐漸成爲最重要的食器和禮器,並一直延續到兩漢乃至魏晉,是沿用時間最長的青銅器之一。鼎最初只是一種烹煮和盛裝肉食的飲食器具,在祭祀、宴樂、朝聘、會盟、婚喪等禮儀場合廣泛使用,逐漸被賦予特殊的禮儀、文化、等級、信仰屬性。先秦時期,不同身份、級別的貴族,使用鼎的規格各有不同,這在其體量、形制、器物組合關係方面多有體現。尤其西周中期以後,形成了相對嚴格的用鼎制度,成爲周代禮儀制度的重要表徵。鼎的造型、紋飾、鑄造工藝,及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仔細研讀和品味。

㺇簋

南宮柳鼎

禹鼎

任鼎

遤鼎

第三單元

吉金遺墨

本單元分別展示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的幾種珍貴拓片。它們誕生於不同歷史時期,對於瞭解這三件青銅重器收藏、流傳的歷史,研究其銘文內容,賞讀其文字藝術,都有着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拓片是將碑文石刻、青銅器等文物的形狀及其上鑄刻的文字、圖案拓印在宣紙上形成的,是傳統金石學對青銅器和碑刻進行研究的重要資料。其樸拙典雅的古風,亦爲世人所推崇,成爲一種格調頗高的藝術品,歷代金石學者和文人雅士競相收藏鑑賞,蔚然成風。因此,拓片並不僅僅是文物的附屬品,其本身亦是珍貴的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銘文拓片及全形拓,是被稱爲“海內三寶”的三尊國之重器在不同歷史時期面貌的見證。

大克鼎銘文拓片及全形拓

毛公鼎銘文拓片及全形拓

大盂鼎銘文拓片“二白本”

大盂鼎銘文拓片“三白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