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實踐小組欣賞泥塑作品

華商網訊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西南財經大學“四海潮生”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開展重點針對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安泥塑的調研工作。

活動前期,團隊在當地進行長安泥塑的問卷調查,深入淺出地思考研究長安泥塑未來發展方向。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大衆對長安泥塑認知情況、對非遺文化衍生的文創作品的興趣程度,以及對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等方面。根據團隊的研究結果來看,大多數民衆對非遺文化特色的文創作品非常感興趣,但對長安泥塑自身的具體發展現狀與變革道路關注甚少,瞭解不深。

圖爲苗春生先生的泥塑作品

追溯歷史厚蘊 感悟匠心傳承

在調研中,實踐隊員採訪了長安民間雕塑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的苗春生先生。作爲長安泥塑第三代傳承人,苗先生對長安泥塑悠久的歷史,以及自身與長安泥塑的種種淵源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先生稱,自己年輕時在鄉村中負責社火活動,對關中地區的風俗民情有着深刻理解和濃厚情感,空閒之餘不忘創作相關書畫作品,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實踐能力。直至八十年代初,結識了原西安美院的民間泥塑老師劉學良,自此正式開始繼承長安泥塑的雕塑手藝,從事起長安泥塑的創作工作。因長期浸潤於物我兩忘的泥塑藝術工藝,苗先生得以長期葆有盛的創作熱情與創作思緒,且豐富的鄉鎮社火實踐經歷更使得他對關中豪放曠達的風土民情、悠久綿長的歷史典故瞭然於胸。近四十年來,苗先生已經完成了數萬件泥塑作品併成功創立了自己的泥塑工作室。

苗先生帶領調研人員參觀了二樓的參觀室。剛進門,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蔓延而來,映入眼簾的是兩張木桌,桌上擺滿了千姿百態的泥塑小俑,再向內觀賞,兩旁是高大的原木

書架,都擺有形態各異泥塑俑人。細看這些泥塑,有的三五個成羣,勾搭湊一團;有的席地而坐,或吹或擂,好不歡喜;有的抬膊張口,賣力吆喝……小小的一方天地,竟好似真的成了鬧市。苗老師講,自己當時也是被劉學良老師的泥塑作品所吸引,纔開始認真學習泥塑的雕刻知識和製作工藝。隨着技藝手法的成熟,他漸漸地結合自己的所見所知,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泥塑創作風格——也就是着重展現關中農民樸實憨厚的形象與曾經小農經濟形態下的市井風情。

圖爲長安泥塑第三代傳承人苗春生與項目負責人合影

助力泥塑傳承 賦予新生活力

在問及長安泥塑傳承和發展時,苗春生先生表示,國家近年來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基層政府部門很是重視。不過,長安泥塑異於其他泥塑類型,必須純手工製作,不能借助於任何磨具。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完全採用手工製作的長安泥塑產量不高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除此之外,因泥塑本身十分脆弱,顛簸易碎,運費奇高,所以即使在產量充足的前提下大規模的銷售傳播仍是難以實現。在宣傳方面,雖然有很多地方電視臺等相關媒體積極來訪,但真正對其感興趣、做事情的少之又少,這對長安泥塑的傳承與發展有着很大影響。

聽過長安泥塑的現狀後,實踐人員向苗先生提出將長安泥塑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相關文創的想法,以期實現活態傳承。苗先生表示十分支持這一創意,“老一輩人慢慢老去,泥塑要傳承下去必須靠年輕一代,如果年輕人不接受,那麼就沒辦法傳承下去,所以要發展就要有一定的改動”,老先生特別強調到,“改動需要有,但是要把握一個度,不能改動的面目全非。”

時光的縫隙裏滿塞着動人的回憶,千年古都的城牆下滿築着不朽的文化技藝。傳統文化與民俗相伴相生,共同搭建起堅不可契的一段段情誼。泥塑作品張揚在陽光下,場景鋪陳在長河裏,許後人一輩輩流傳、一輩輩希冀、一輩輩宛轉承替。在這一次充滿意義的調研中,隊員們對於長安泥塑的現狀和歷史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併爲接下來的文創設計實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文 申麗曉)

來源:華商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