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靠江靠海靠上海,素有魚米之鄉、教育之鄉、建築之鄉、河豚之鄉、繭絲綢之鄉之稱的海安。我曾是一名軍人,現在是咱們品建村的村書記,身份在轉變,不變的是那份初心與責任。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實現我們的鄉村振興夢要多久?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更久?漸漸地,我從每天再熟悉不過的那片熱土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抓住現在,以新農人的姿態,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去建設鄉村,美好藍圖就將實現。

說實話,這兩年到村子工作以來,我無數次想過放棄。爲什麼呢?我所在村是一個基礎條件落後的純農業村,很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村民反覆刁難,村幹部來來走走,困難重重,怎麼振興?

今年在蘇南地區參觀學習,一個老書記的話爲我指點迷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組織振興是保證,大家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還有什麼做不成呢?”沒錯,摸清底子,找準路子,開對方子,用心用情定能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鄉村振興說到底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我就“從頭到腳來”來和大夥兒聊聊我們村鄉村振興的那些事兒。

腦中有方向,以黨建引領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我們老百姓有句俗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那麼一個村的發展靠什麼引領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爲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我們村創新推出“初心號”紅色列車黨建項目,將“黨建領航、鄉村振興、綜合法治、鄉風文明、志願服務”等以列車車廂的形式進行組合,我們村幹部、村裏能人來當各節車廂長,通過“羣衆點單、列車派單、車廂接單、羣衆評單”等形式,打通爲民辦實事的最後一米。

“初心號”啓航後,羣衆點單,一單接着一單。品建村的黨建引領,建立在和老百姓同乘一輛列車上,同坐在一條板凳上,從“心”出發,讓“民聲”貼近“心聲”,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現在,村民一有個煩心事、鬧心事都會想到我們的“初心號”。“初心號”不僅受到本地村民的歡迎,更吸引了學習強國平臺專門前來“打卡”,去年還上了中央電視臺宣講。黨建招牌“熱”起來,也吸引了資源和資金“動”起來,先後爭取到300萬元的建設資金,推動品建村成爲海安市“鄉村振興示範村”,還培植了一批“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黨員幹部隊伍,跟上鄉村全面振興的腳步。

“初心號”黨建引領,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跑出鄉村振興高質量,跑出鄉村振興新精彩。

心中有情懷,以產業突圍領跑鄉村振興新賽道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最基礎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產業興旺了咱村有錢了,才能辦更多事。我們藉助地理資源優勢,實行產業突圍,彎道超車,開闢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新賽道。

過去,我們這裏是兩個城市接壤的邊緣村,無產業、無特色、無人問津。現在,“初心號”黨建引領,強了隊伍壯了產業。總投資4770萬元的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落戶品建。我們堅持“先流轉後建設、先平整後配套”,拆田中房,遷田中墳,打造田美鄉村,爭創示範標杆;引進了市農業龍頭企業,以“支部+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等形式,帶動鄉村發展,村民致富。

付出總有收穫,數字最有說服力。今年以來,我們打造了2100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爲村民新建了6公里水泥路、3公里硬質渠道、7公里景觀生態河道、8畝“初心號”黨建遊園、安裝了100多個路燈,改善了整體人居環境,築起了黨建精神堡壘。

腳下有行動,以實幹擔當展現鄉村振興新氣象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習近平總書記激勵我們要發揚“爲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我們基層幹部更要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敢涉最險的“水灘”,敢爬最陡的“山坡”。

我的工作常態是早上第一個到,晚上最後一個走,週末在村加班堅守。有時家屬不理解,說你個小小村幹部拿着這點工資,孩子在家身體不好,總往醫院跑,需要你時你總是不在身邊,整天在村加班,值嗎?

大夥兒說說,咱村幹部值不值?

沒錯,值。鄉村振興就是需要這股精神這股韌勁兒。

我的韌勁兒也激勵了老百姓的幹勁兒。19組村民許秀鳳但凡見到村民來找茬就會忍不住上來說兩句:“姜支書不容易,我每天晚上散步完回來,看他還在辦公室加班,這一年多,我看他瘦了很多,黑了很多,圖個啥,還不是爲了我們品建,村裏的這些變化大家都看得到嘛。”正是我們的辛苦付出,村民越來越支持,村裏也越來越好,鄉村振興更是展現新氣象。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從頭到腳共發力,定會開闢農村新天地,繪就一幅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新畫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瓊 整理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