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西安奧體中心裏,萬衆期待中,全會雲火炬塔順利點火,觀衆一片沸騰,第十四屆全國人民運動會圓滿開幕。十四運會火炬塔的設計師、西安碑林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藝術設計總監劉強望着“噌”一聲冒起的火苗,懸了數月的心終於放回去了一大半。

劉強1991年畢業於西安美院雕塑系,其作品在西安大雁塔廣場及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等多個景區隨處可見。與火炬塔的結緣,來自於一次火炬塔方案專家建議會,原本作爲專家的劉強有了創作靈感,經全運會組委會多輪評選,最終成爲十四運主火炬塔實施方案,該項工作經過全國徵集、多輪評審、確定方案、加工製作和安裝點火測試等多個環節,歷經9個多月最終圓滿完成。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現代造型充滿東方韻味

火炬塔名爲“復興之火”,高21米,象徵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材質爲不鏽鋼着色,表面貼金箔。塔基爲方形,塔身爲圓柱形,象徵“天圓地方”。

上端由十四運會會徽的主色調紅色、紫色、藍色、綠色和黃色五種顏色的放射狀火焰造型組成,紅色象徵革命聖地、紫色象徵文化魅力、藍色象徵現代科技、綠色象徵生態文明、黃色象徵黃土高天。五彩火焰造型又像張開的翅膀,寓意着中華騰飛。

頂部鏤空圖案爲祥雲環繞的全運會會徽,祥雲紋樣靈感來自唐代雲紋,在體現陝西本地文化底蘊的同時,象徵着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任何挑戰的堅強意志,同心同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堅定信念。

塔身修長、線條流暢,給人以強烈的速度感,象徵着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塔身上鏤刻十四運會34個大項競技項目剪影(鏤空內嵌燈光),體現了“全民全運”的理念,展示了全國人民萬衆一心,團結向上,奮力拼搏,象徵着吉祥富強、祥和安定、國富民安的盛世景象。

塔身中部鏤刻寶塔山以及寶塔山下延河水的剪紙LOGO(鏤空內嵌燈光),爲建黨100週年獻上歷史的讚歌。以此爲分界線,下半部代表解放前的中國,上半部代表解放以後的中國,頂部熊熊火焰則寓意着未來的中國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蒸蒸日上。

靈感來自於古代青銅器 代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劉強告訴華商網記者,火炬塔的造型設計主要有三個特點——古今融通、疏密結合、求新創意。“流暢的線條很有力量感,使造型整體上看起來很現代。但設計靈感來源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酒觚,整體造型是從酒觚異化變形而來的,頂部加了一些唐代的雲紋,這是古今融通。疏密結合則指火炬塔上密下疏有對比,以寶塔山和言和剪紙LOGO爲分界線,底部簡潔,頂部造型豐富。求新創意則指的是火炬塔內部設計了傾斜40°的燃燒盆。”

劉強告訴華商網記者,觚是商周時期一種很重要的禮器,用來招待重要賓朋,代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用酒觚的造型來設計火炬塔,寓意着陝西歡迎四方賓朋。而頂部的燃燒盆,這次嘗試了傾斜40°的方法。“一般的火炬燃燒盆都是水平的,這次設計的傾斜的燃燒盆觀衆可以看見火根,火勢更飽滿,更有力量感,側面線條也更流暢,像是騰飛的翅膀。出來之後視覺效果非常好。”

半個小時勾勒出火炬塔雛形 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和評審

華商網記者在劉強辦公室裏看到了部分設計手稿,相比於最後呈現出來的火炬塔,手稿上的火炬塔則顯得更爲傳統簡單一些。

據劉強介紹,從去年11月份接到任務後,自己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設計工作,記者看到的手稿是已經是第二版火炬塔的雛形。

劉強說,本着好好宣傳陝西、要把陝西特色展示給全國人民看的想法,第一版的火炬塔整體造型偏傳統。“當時就想着好好推介陝西,覺得這是陝西特色,因此設計相對來說更爲傳統一些。”第一套方案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也爲第二版打好了設計的基礎。“後來又覺得,應該突破以往的思維,應該站在全國的視角來看待這次全運會,讓大家看見不同以往的陝西,因此想在現代造型上加上傳統的文化元素。”有了想法之後,僅僅半個小時,劉強就勾勒出了第二版的手稿,也就是我們最終看到的火炬塔雛形。這張手稿上還只有3張大翅膀,中間是一個代表了三秦大地的“秦”字,但從這個雛形開始,歷經了數不勝數的修改和評審之後,纔看到了全運會上更爲精細、精美、美輪美奐的火炬塔。

對自己的來說是全新的挑戰 按照最高標準完成建造

相比於以前豐富的城市雕塑設計經驗,爲全運會設計火炬塔也給劉強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體驗。“以往設計的城市雕塑可能觀賞性更多一些,火炬塔除了觀賞性,功能性也很重要。”

由於火炬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團隊協作的系統性工程,除了造型的設計,裏面的燈光、燃氣、點火、燃燒要求也非常高,設計造型的改變同時也意味着其他團隊連帶的技術更改。“對我自己來說,和以往的城市雕塑作品相比,造型加工難度不大,更爲精細的我也操作過。但是,相比於之前的作品,火炬塔對質量、功能使用、鋼架結構上的要求非常高。鋼架結構的連接工藝和以前相比也複雜很多,工作量也大很多。”

隨時協調、隨時更改伴隨着整個設計和建造過程,比如到最後的加工階段,燃燒盆的尺寸有過較大的改變。“由原來的1.5米調大至3米。我覺得1.5米的火盆已經很大了,但是不夠,這就是我對這方面知識的欠缺。前期,我把燃燒盆設計成傾斜的,燃氣系統的團隊就很緊張,因爲對技術的要求特別高。但是我們完成了。”

點火前萬分緊張 點火後萬分激動 將是人生最難忘的經歷

除了設計火炬塔,劉強也是全運會傳遞聖火的火炬手之一。劉強告訴記者,傳遞火炬之時,正是他剛結束火炬塔設計工作最忙碌階段的時候。當他將聖火傳遞給下一個火炬傳遞者,看着火炬漸漸遠去的時候就心想,“遠去的聖火終將點燃我自己設計的火炬塔,這一刻真是無比光榮,這將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個經歷。”

9月15日當晚,在全運會開幕式點火之前,現場觀衆翹首期盼,期待着點火之後的高光時刻。作爲設計師的劉強卻覺得萬分緊張。“想一想3950萬三秦兒女都在盯着這一刻,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在關注着這一刻,我的緊張程度可想而知。”如今再回味當時,緊張的心情猶在心間。但壓力有多大,成功之後喜悅就有多大。劉強對當晚的點火效果非常滿意,“點火試驗進行過很多次,團隊最完美的一次配合呈現在在了最關鍵的一次。沒有瑕疵,非常幸運。”如今,火炬塔依然在奧體中心熊熊燃燒。至於全運會結束後火炬塔將作何安排,劉強說,自己暫時還不清楚,一切聽從指揮。

來源:華商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