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23日報道:對照《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 -2035 年)》和《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總體要求,到2025年, “一大環+五小環”環城生態公園帶體系將基本形成,“一江一河一帶”公共空間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以外環綠帶爲骨架,向內連接10片楔形綠地,向外連接17條生態間隔帶,與“五個新城”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密切銜接的宜居宜業宜遊大生態圈基本建成。

你對未來的環城生態公園帶有怎樣的期待?如果讓你設計驛站,你會造一座怎樣的房子呢?“雙減”之後,你又希望帶孩子來公園裏參加什麼活動呢?即日起,上海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面向全體上海市民發起環城生態公園帶“金點子”徵集活動。

櫛風沐雨二十餘年,環城綠帶累積建綠4038公頃

若從高空俯瞰上海,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圈鬱鬱蔥蔥的大型綠化帶沿着外環線,環抱上海,宛若一條翡翠項鍊。

然而,回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着經濟發展的加速,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也隨之不斷加快,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較爲薄弱。90年代中期,上海人均綠地佔有面積僅有1.69平方米,和一張單人牀無異,放眼望去,樓房遍佈,鮮有綠化。爲了從根本上改變上海的生態環境,一代代綠帶建設者們用二十餘年的時間在上海外環線外側建成了一條寬度至少500米、環繞整個上海市區的大型綠化帶(即“環城綠帶”)。

如今,當初栽下的樹苗,都已長成參天大樹,爲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營造了寶貴的綠色空間。20年間,環城綠帶累積建綠4038公頃,佔中心城公園綠地面積18%,使上海中心城真正的成環成綠,較好地發揮了調節溫溼度、淨化大氣環境等生態服務功能。其中的濱江森林公園、顧村公園、閔行體育公園等也已成爲上海市民賞花觀景的最佳去處。

從“園在城中”向“城在園中”轉變,公園實現多功能複合

近年來,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以及產業轉型的推動,環城綠帶周邊增加了大量的居民區、產業園區。經測算,未來距離市中心20-30公里的近郊綠環以內將承載約60%的上海居民,人們對交通便捷、景觀豐富的高品質公園綠地的訴求也將越來越高,而環城綠帶原先作爲城郊綠化分隔帶的景觀面貌單一、遊憩設施缺乏等短板問題也逐步顯現。

爲回應廣大市民的期盼,上海着手打造以環城綠帶爲骨架,向內連接10片楔形綠地,向外連接17條生態間隔帶,與“五個新城”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密切銜接的宜居宜業宜遊大生態圈,真正實現上海從“園在城中”到“城在園中”的模式轉變。

十四五期間,環城綠帶將全面實現功能提升:在環城綠帶現有14座公園的基礎上,新增36座公園,並從體育運動、文化藝術、生活休閒、森林遊憩、溼地體驗等多個方向加強“公園+”功能複合;推動外環綠道建成100公里以上並實現全線貫通,新增綠道驛站30-40個,在綠道內漫步、騎行,在驛站內賞景、品茗將引領新生活時尚。屆時,98公里環城綠帶上平均2公里一處公園,3公里一座驛站,共同描繪“城周十里、林風斜陽”的美好生活藍圖。

爲了讓公園更好的滿足周邊居民的需求,上海市公共綠地建設事務中心即日起面向全體上海市民發起環城生態公園帶“金點子”徵集活動,通過“公園+”市民需求網絡問卷調研、環城生態公園帶LOGO徵集和“環城驛”建築概念設計方案的徵集,收集彙總市民的想法和需求,並將羣衆建議及時反饋給相關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真正讓人民羣衆的“金點子”轉化爲城市治理的“金鑰匙”。

據悉,近期,環城生態公園帶將在浦東、寶山、普陀、嘉定、閔行、徐匯6個區先期啓動第一批環城綠帶功能提升項目。屆時,相關綠化管理部門還將組織周邊居民進行線下“面對面”座談交流和問卷調研,廣泛深入地聽取市民羣衆對公園建設的具體意見建議,攜手共繪宜居生態之城的美好願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