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是喜歡湊熱鬧的,在小縣城鬧夠了,就要去省城,甚至是北上廣深。

人流如織的地方,纔有發展的機遇,也會遇到很多的朋友,活得逍遙自在。

有同事曾經這樣鼓勵自己的女兒:“出遠門,要坐飛機,別坐火車。在飛機上,遇到富人的機會更多,別知道太晚。”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有人稍微推你一把,想要成功,就容易多了。畢竟,別人的經驗和財富,可以爲你鋪路。

但是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有一種人,沒有什麼朋友,連親情也很淡漠,哪怕事業很糟糕,也沒有找人訴苦的慾望。

02

第一,習慣了獨來獨往的人,把孤獨當成了享受。

有人說:“世間沒有一片淨土,但我們可以爲自己留一方安寧。”

當然,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特別難。古往今來,還是有人做到了。

莊子,一個落魄的讀書人,但是他卻嚮往精神上的獨立。

有一天,莊子在河邊釣魚。楚國的國君,派人來請莊子去做官。

他頭也不回地說:“有一隻烏龜,死了三千年了,被供奉在廟宇之上。但是還有一隻烏龜,在泥地上爬。到底要做哪一隻烏龜呢?”

顯然,莊子不願意被人供奉,不想有一羣人朝着他跪拜。

美國作家梭羅,辭去了工作,在瓦爾登湖旁邊獨居,一個人建小木屋,一個躬耕,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

他說:“只要把四季當作朋友,我相信沒有任何事情,能讓生活成爲我的負擔。”

孤獨是可以享受的,只有內心非常強大,對人生目標非常執着的人,纔可以真正領悟到。

越是熱鬧的地方,虛僞的事情越多,煩惱也隨之而來,不如一個人靜靜地讀書、釣魚、寫字,隨着時光,慢慢變老。

03

第二,被傷害過好多次的人,早就斬斷了“求人”的想法。

很多年以前,因爲我分配工作的事情,母親去了一趟縣城,找到在教育部門工作的表哥,談了很久。

喫晚飯的時候,表哥給母親倒酒。

不料,表哥的女兒,笑了出來:“這酒早已過期了,味道酸酸的,還留着呀。”

離開表哥的家,母親硬着頭皮,找了一個當局長的遠房親戚。當母親說明來意的時候,親戚站起來說:“我要去下鄉了,改天說吧。”

從縣裏回來,母親說了三個字:“靠自己。”

沒有人願意幫你,你還去“攀親戚、會朋友”,豈不是笑話?

作家三毛曾說:“我很少開口求人,這使我自由。”

從來都沒有打算求別人,那麼有沒有社交,就無所謂了。即便被人孤立,或者被人瞧不起,也不會想到要“改變人脈的格局”。

04

第三,內心有社交陰影的人,拒絕合羣,也拒絕被人幫助。

同村的玩伴小敏,性格特別孤僻。今年四十歲了,還沒有找對象。

家裏人都很着急,到處託人說親。但是,女方找上門了,小敏卻避而不見。

家裏人強行拉着小敏,去看心理醫生。經過一番溝通,才發現,多年前,小敏在東莞打工,愛上了一個女工友,後來,被對方拋棄了。一次分手的經歷,讓小敏不敢再相信“感情”了。

我們常常會遇到“自閉、抑鬱、孤僻”之類的詞語,也能夠與某些熟人,對號入座。他們本來是陽光的,願意社交的,但是被人算計了、碾壓了,就徹底顛覆了社交觀念。

知乎上,網友“kiss momo”說:“我總覺得,有時候會很期待和對方有某種心靈相惜的感覺,後來發現根本沒那回事。期待等於挫敗,想要說什麼,卻無話可說。最後,自己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封閉自己,安全感就上來了。”

拒絕了一切社交,自然就遠離了傷害。總有人是這樣想的。

05

第四,一個特別優秀的人,走到哪裏,都會被人嫉妒,難以找到同層次的朋友。

周國平說過:“因爲我們最真實的自我是沉默的,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是超越語言的。傾聽沉默,就是傾聽靈魂之歌。”

他認爲,人可以分爲三個層次:生物性、社會性、精神性。

精神境界不一樣的人,是難以相容的。如果硬是要聚集在一起,多半會有“三觀不合”的痛苦。

你說陽光很美,灑落在地上,像金子一樣。他說,聽到詩句,就噁心。兩句話,把天聊死了。

更可怕的是,你賺了很多錢,也有了自己的事業,但是對方卻窮得掉渣。時不時有窮人來找你,希望借錢、找工作。如果不能,就放狠話——哪有這樣的親戚?

有一個童話,講了一隻白天鵝,被帶入到鴨羣裏。所有的鴨子都欺負它,認爲它樣子奇怪,很醜。

後來,白天鵝孤獨地走進了水塘,躲在草堆裏,不敢出來。

有一天,一隻天鵝走過來,說:“你真美,真高貴。”

道不同不相爲謀。遇到“不識貨”的人,可以把一塊玉石當成普通的石頭,隨意丟棄,肆意敲碎。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你身上,那就遠離這樣的羣體吧。

06

錦上添花誰不會,雪中送炭還有誰?

有沒有親戚朋友,取決於你有沒有價值,還跟你的“價值觀”有關聯。

與其被不同層次的人限制你的發展,不如一個人走路,甩開臂膀,努力幹活。

魯迅先生說過:“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場作戲的興趣。”

做人,真的不必逢場作戲,有沒有人願意同行,隨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