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網的刷酸最近被國家藥監局點名了!

國家藥監局8月11日發文提示消費者科學認識刷酸美容,刷酸治療需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診所,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並不是化妝品。

刷酸有多流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某平臺搜索關鍵詞“刷酸”,會跳出23萬+篇相關筆記。“刷酸”的概念帶火了The Ordinary、Drwu等網紅品牌20個品牌。不少網紅博主提到刷酸有諸多好處:撫平細紋、改善閉口、淡化痘印……

刷酸後皮膚效果真的會有這麼好嗎?

爲了防止消費者盲目刷酸,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聯合澎湃新聞一同對37款市面上常見的刷酸產品進行了評測,其中還包括一些明星代言的刷酸產品。

目前,刷酸類產品尚未出臺相應的標準,一般按照藥械或者化妝品管理。本次比較試驗不涉及藥械類產品,均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不少刷酸產品存在酸濃度過高,超過的前述規範的6%(以酸計)濃度,還有一些產品存在PH值偏低等情況。

什麼是刷酸?

國家藥監局在8月11日發佈的文章中指出,所謂的刷酸其實是一種化學換膚術,又稱化學剝脫術,是將化學制劑塗在皮膚表面,導致皮膚可控的損傷後促進新的皮膚再生。

化學制劑的種類、濃度、在皮膚上的停留時間,都可影響換膚的深度。依據化學換膚的作用深度不同,可以分爲淺層換膚、中層換膚、深層換膚。換膚作用的深度越深,效果也越明顯,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也更大。

社交媒體上所謂的刷酸,可以分爲兩類。一種是醫療美容刷酸,比如醫療美容項目——果酸煥膚,即使用高濃度果酸,使表皮層從真皮上完全脫落,起到化學剝脫的效果。另一種在家操作的叫日常保養刷酸,主要爲利用含有低濃度酸的護膚品來去角質,屬於淺中層化學換膚。

爲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我國對刷酸類產品嚴格限制了含酸濃度、pH值和注意事項。其中常見的刷酸產品成分如括酒石酸、乙醇酸、蘋果酸、乳酸、檸檬酸等爲α-羥基酸。

本次比較試驗模擬消費者購買“ 刷酸”產品的習慣,如線上搜索“刷酸”、“果酸換膚”、“祛痘”、“去黑頭”等產品名詞或功效,搜索明星、網紅博主推薦款,通過商超、藥妝店、電商平臺等渠道購買了37件含“酸”的樣品,其中16件標註妝字號的含酸化妝品(11件國產、5件進口),21件未標註獲得化妝品許可證的含酸產品(包括12件海淘和9件採自普通平臺的樣品)。品牌涵蓋了銷量頗高的Stridex、博樂達、Drwu、芙清密鑰等國內外品牌,其中有明星推薦的5款產品。價格在68元至765元之間。

本次比較本次比較試驗方案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對樣品的酸含量、pH值進行了測試,並對樣品的產品標籤及網頁宣傳進行了查看。

37款刷酸產品標註妝字號的16件樣品總體情況較好

目前消費者可以從市場購買到含酸類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標註有妝字號的含酸化妝品,另一類是含酸產品(非化妝品)。對於含酸化妝品必須符合我國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要求,α-羥基酸及其鹽和酯類(常見的包括果酸、乙醇酸、乳酸等)最大允許濃度爲6%,β-羥基酸(主要爲水楊酸)最大允許濃度爲2%;α-羥基酸及其鹽和酯類產品要求pH值≥3.5(表一)。

表一:α-羥基酸樣品的α-羥基酸及其鹽和酯類總量與pH值。

酸含量的檢測結果發現,16件標註有妝字號的樣品中,除1件樣品α-羥基酸含量爲9.13%外,其餘15件樣品均小於6%(β-羥基酸含量小於2%),符合標準要求(表二)。

在此次比較試驗中測試的37款刷酸類產品中,有21件非化妝品含酸類產品。酸含量的檢測結果顯示,21件樣品的酸含量最低僅0.25%,最高1件樣品爲採購自京東佰資淡彩個人護理專營店的Axuviskin 75% Glycolic Acid Rejuvenating Peeil,酸含量高達44.80%,其次是採購自淘寶ASDM貝弗利山藥妝店的ASDM BEVERLY HILLS 50% GLYCOLIC ACID CHEMICAL PEEL,酸含量也高達42.47%。

21件樣品中,6件樣品α-羥基酸含量小於6%,8件樣品在6%至30%之間,6件樣品超過30%,另有1件樣品β-羥基酸含量超過20%。pH值的檢測結果發現,21件樣品的pH值最低僅0.6,最高4.4,其中11件α-羥基酸樣品的pH值小於3.5。

表二:部分含酸類樣品(非化妝品)的濃度、pH值

刷酸產品含酸量越高,刷酸功效就越好嗎?

澎湃新聞檢索小紅書、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有衆多網友、博主分享自己刷酸“爛臉”的經歷。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刷酸”並非酸濃度越高越好。“刷酸”產品酸含量過高,超過皮膚的承受能力,可能會引起皮膚敏感、紅腫、皮膚屏障受損等問題。

另外,本次試驗還發現,部分樣品明示含酸成分或含量與實測不符,如標稱由東莞市夏小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委託生產銷售的夏小暖杏仁酸煥膚精華液檢出未標註成分水楊酸0.31%。

測試的37款刷酸類產品中,pH值的檢測結果發現,21件樣品未標註獲得化妝品許可證的pH值最高4.4,最低僅0.6,其中11件α-羥基酸樣品的pH值小於3.5。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pH值太低還是有危險的,對皮膚的傷害比較大。

個別明星在直播時存在口頭誇大宣傳產品使用效果等情況

澎湃新聞注意到,《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規定,化妝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避免使用“換膚”等不當宣稱。經覈查,7件樣品包裝或網頁宣稱有“刷酸”、“換膚”等字樣。

表三:7件樣品包裝或網頁宣稱有“刷酸”、“換膚”等字樣。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發現,未標註獲得化妝品許可證的樣品的售賣頁面中,不少樣品網頁宣傳有標註“刷酸”、“果酸換膚”等字樣,但未提醒消費者產品需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操作、與防曬產品同時使用等使用指導。

爲此,上海市消保委就“消費者可否自己在家刷酸”這一問題,對其中售賣濃度高、pH值低的樣品的平臺店鋪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個別店鋪客服表示消費者可以自行在家使用。

另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要求,宣稱或實際含量≥3%的α-羥基酸的非防曬類化妝品,應註明與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經覈查,2件標註有化妝品許可證的樣品未按標準要求註明上述注意事項。試驗還發現,9件採自平臺第三方店鋪(非海淘類)的樣品,均只有英文標識,且未標註獲得化妝品許可證。

本次比較試驗還對幾家主流網絡直播平臺中部分明星帶貨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個別明星在直播時存在着口頭誇大宣傳產品使用效果的情況,以及對“刷酸”的使用禁忌未作相關的風險提示。

表四:2件標註有化妝品許可證的樣品未按標準要求註明“應與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

表五:9件採自平臺第三方店鋪(非海淘類)的樣品,均只有英文標識,且未標註獲得化妝品許可證消費者要正確認識“刷酸”,刷酸後注意防曬

消費者嘗試刷酸時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第一正確認識“刷酸”。首先要區分“刷酸”和含酸化妝品。“刷酸”是一種需在醫療機構開展的化學剝脫術,屬於診療行爲,需要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後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合適的方案和濃度;而我們日常生活所用的化妝品中雖然也有某些“酸”,但主要是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爲目的,不具有醫療作用。

對於在市場上流通的宣稱“刷酸”的產品,特別是,超出了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規定的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的產品,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應保持警覺,這些酸濃度較高的“刷酸”產品本應是提供給專業機構的,如果消費者自行用在臉上,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皮膚問題。

第二判斷是否適合“刷酸”。不是所有皮膚都是適合刷酸。一般來說,皮膚粗糙、毛孔粗大、有黑頭、易長痘的膚質比較適合刷酸。乾性皮膚、敏感肌、角質層過薄、孕婦、哺乳期都不建議刷酸。

第三選擇適合的酸。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刷酸”並不是酸濃度越高使用效果越好。因爲如果pH值比較高,遊離酸濃度低,也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選擇濃度時,應循序漸進,從低濃度開始用起。建議局部先使用,看下皮膚適用度,慢慢建立耐受。消費者切忌一開始就大面積使用過高濃度的酸,以防造成皮膚損傷。

刷酸後如何修復?上海市消保委提醒稱,要避免紫外線照射並做好防曬工作。同時注意給皮膚補水保溼,暫時不要使用美白、抗老等功能性護膚品。

上海市消保委最後建議,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依法承擔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的管理責任,監督平臺內經營者規範宣傳含“酸”類產品,如實告知消費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規範產品功效的宣傳等等。平臺內經營者對涉事產品應承擔相應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