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劉航

“空間量子科學領域在這些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們中國的貢獻起了關鍵性作用。特別是在2011年立項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展之下,2016年成功發射了國際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這顆衛星的幫助下,我們在國際上的科學實驗跨越非常大。”9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在“2021 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上進行報告時表示。

彭承志介紹道,有了衛星,能實現千公里級的量子通信、地星量子隱形傳態、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空間量子科學大有可爲,有很多新的前沿讓我們探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

彭承志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起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世界首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盾量子”,688027)董事長。

中科大官網顯示,彭承志自從事量子通信研究以來,始終圍繞着量子信源、傳輸通道以及探測這三個核心問題,將光纖、自由空間兩種不同信道的量子通信實驗與傳統光學技術進行了融合和交叉研究,在實用化誘騙態量子密鑰分發和基於糾纏的量子通信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若干研究成果。2011年,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正式立項,彭承志被任命爲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衛星系統副總師。

從最初的簡單想法延伸到空間量子科學實驗的大領域

量子具有“不可克隆定理”,就是說無法做到克隆(複製)一個量子態而對被克隆的量子態不產生影響。而任何未授權方企圖竊取密鑰的探測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克隆”,這就會帶來額外的誤碼,授權用戶在後處理過程中會根據誤碼發現有人竊聽。因此,量子通信能夠保障通信安全。

量子通信採用的載體是單個光子,單光子在光纖中傳輸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損耗。“當時業界基本認爲:光纖量子通信的距離很難超過100或200公里。”彭承志表示。

“所以,作爲一種通信方式,或者一種密鑰傳輸的方式,怎樣實現全球覆蓋?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地面做不下去,就利用天上的衛星平臺。光子在太空傳輸時幾乎沒有衰減,這種特性讓我們來考慮用來實現廣域、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彭承志表示,要做到這一點,最核心是實現光源探測和光量子態在星地空間的傳輸。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不僅可以傳輸相干的量子態,還可以把糾纏搬到星地空間,把原來只能在地面實驗室做的近距離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放到一個更廣的系統上。更進一步,當量子糾纏在重力場傳輸時,這就跟大家關注的前沿物理問題結合在一起: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融合理論。而且這種量子傳輸還可以用來做一些廣域高精度光頻標實驗。”

彭承志表示,這樣就從最早的遠距離量子通信問題,衍生出許多空間量子科學相關領域。這些領域共同構成整個空間量子科學實驗大領域。

彭承志介紹道,2016年成功發射“墨子號”衛星,在衛星幫助下,他們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系列空間量子科學實驗。他們實現了千公里級量子密鑰分發,分發速率約1kbps,比同距離光纖提高20個數量級;還實現了千公里級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以及空間尺度嚴格滿足“愛因斯坦”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檢驗。

他們第一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融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模型進行檢驗。他們檢驗了“事件形式”模型的參數,在500公里軌道排除了“事件形式”理論預言的引力導致糾纏退相干現象。他們還把量子密鑰分發和時間頻率的傳遞結合,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未來,通過“墨子號”、京滬幹線的成功實施,我們可能率先凝聚一個共識:打造一個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彭承志表示,“這張網絡不僅瞄準下一代信息安全的趨勢,還可以給未來空間的基礎科學研究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他們將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在國防、政務、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率先加以廣泛應用,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爲形成具有國際引領地位的戰略新興產業和下一代國家信息安全生態系統奠定基礎。

下一步往哪走?這是我們能否持續領先發展的關鍵問題

“走到這一步之後,可以說,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們短程跟跑並跑,逐步到了領跑位置。下一步往哪走?這是我們能不能夠持續領先、發展的關鍵問題。回答這個問題,要看我們現在在哪。”

彭承志指出,“墨子號”衛星存在侷限。“墨子號”是低軌衛星,軌道約高500公里(地球半徑約6000公里),所以它對地球的覆蓋範圍較小;同時,它的工作時間偏短(單次過地面站的時間約9分鐘),而且由於技術限制,現在只能在夜晚(地影區)工作。“這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未來應用,和更進一步、更有想象力的科學實驗的開展。”

彭承志表示,未來發展的一個可行方向是跟中高軌量子衛星相結合。中高軌量子衛星具有一些優勢,如機動的對站能力、更長的實驗時間,而且能夠突破地影區限制,24小時成碼。

“高軌除了可以做距離更遠、覆蓋範圍更廣的量子通信,還可以把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檢驗再大步往前走。”

非定域性是指處於糾纏態的兩個粒子不管彼此相距多遠,都是一個相互關聯整體。這是量子力學的重要性質,也是愛因斯坦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主要原因。

“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一個終極的問題。要在兩端探測時引入一個‘隨機’的探測,來檢驗糾纏的非定域性。”彭承志表示,終極的隨機可能像人類意識。因此,非定域性檢驗需要超遠距離的量子糾纏分發,光速飛行所需的時間超過人的反應時間(約0.1秒),例如地球與月球之間(1.28光秒)。“我們可以在中高軌道上先走一步,實現萬公里級相應的技術和驗證,爲未來真正有觀測者(人)參加的檢驗奠定基礎。”

“量子力學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人類觀測者能夠決定實驗本身。對人類觀測者來說,糾纏到底是獨立於觀測存在,還是說人類觀測的引入會導致糾纏特性的改變。這是我們未來要做的。”

高軌道條件下還能夠探索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融合。比如,發射高軌衛星時,首先將衛星發射到一個較低的軌道,然後逐步到高軌上。衛星變軌,可以探索新的引力紅移的探測方法等。此外,高軌道還能進行廣域高精度時頻傳遞,提升大地重力勢測量、基礎理論檢驗、國際基本計量單位傳遞能力。

國際有很多空間量子科學研究的佈局,我們也沒有停下

“隨着‘墨子號’的引領,歐美國家也迅速增加了很多空間量子科學的研究佈局。包括NASA(美國航天局)的計劃、ESA(歐洲航天局)的計劃,他們關注的方向非常清晰。”彭承志表示。

2017年11月,NASA發佈空間基礎量子物理白皮書,目標在量子相干與量子糾纏、量子精密測量、量子物質等領域實現突破;ESA發佈空間量子技術白皮書,目標在量子通信、給予量子相干測量的時頻傳遞與對地測量、基礎量子物理實驗等領域實現突破。

2019年,歐盟專門制定一個泛歐地面和天基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的協議;2021年G7峯會,美國、英國、法國等7國聯合開發基於衛星的量子加密網絡“聯邦量子系統”。2021年,奧地利Zeilinger團隊,提出基於糾纏源參數優化的星地糾纏QKD策略,並在144km水平鏈路進行演示驗證;意大利Paolo小組,利用集成硅基光學芯片實現145米自由空間白天KQD;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研究了適用於白天自由空間量子通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

“所以,雖然他們嘴上說一些東西還不實用,實際上,技術實驗研究一直在做。我們也沒有停下來。”

從低軌衛星的方向來看,彭承志介紹表示,他們正研製重約100公斤的微納空間量子密鑰分發衛星,QKD載荷35公斤,預計2022年發射。“這是真正有業務價值的。”目前,中國科大等聯合團隊已基本完成小型化、輕量化的衛星載荷,重量從原來的幾百公斤降至30多公斤。

與此同時,部分已經成熟的技術也開始進行成果轉化。最近,作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產業化平臺,國盾量子在原“墨子號”衛星地面站的基礎上合作研發了輕量化、可搬運的地面接收系統。該系統體積由4米乘3米,重13噸,縮小至1.2米乘0.5米,重量低於100公斤。彭承志指出,小型化的地面站是未來大規模用戶接入的一個關鍵點。

發展中高軌,則需要突破地影區的限制,這就需要高效傳輸、噪聲抑制,以及高精度發射。他們在發展基於深度學習的新型自適應光學補償方法、研製具備高效單模光纖接受的大口徑光學望遠鏡,並進行星地鏈路測試。

他們已經在南山和上海進行了實驗。“我們在幾十公里、長時間、地面的驗證上已經取得了突破,可以說,地面的關鍵技術都得到充分的驗證。現在我們希望得到更多支持,在中高軌道進一步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