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話厚德前海陳宇鍵:電影業如何走出三角債困局?

特寫丨拯救中國電影業

被重估的張藝謀

北影節時間丨中國電影衍生產業何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泓源 北京報道 今年的電影市場格外冷。

2021年,中秋檔總票房4.97億元,爲四年來最低。誠然,其中有着疫情影響,哈爾濱、廈門等多地影院停業,但核心原因來自片荒,背後是,因爲風險過大,資本正在遠離電影業。

據IT桔子綜合數據顯示,繼2019年傳統影視行業融資次數與總額斷崖式下跌後,2020年整體狀況並無好轉,雖然融資總額相對提升,但融資次數依舊在下降。2017年至2020年,影視行業融資事件數量依次爲124次、83次、31次和25次,融資總額則分別是194.63億元、172.31億元、14.76億元和30.97億元。

在北京電影國際電影節的種種場合,人們互相鼓氣,訴說着對電影的熱愛,描繪美好未來。

但現實是殘酷的。“行業依舊沒有形成完整商業體系,且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我也不知道資本爲什麼要投。”有知名電影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整個市場是割裂的,這造成了內耗。”另有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表態。

這種市場狀況下,在北影節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與厚德前海基金董事長、合夥人陳宇鍵進行了一場對話。作爲知名文娛業私募,厚德前海所投項目包括耐飛影視、太合音樂、新世相、《北京女子圖鑑》出品方雄孩子傳媒、創夢天地等。

陳宇鍵並不諱言,受困於電影業三角債,目前基金募資基本停滯,精力主要放在了投後與單個項目上。

但他也看到了未來。

《21世紀》:今年市場狀況怎麼樣?

陳宇鍵:比以前難了。內容行業產生了很多的三角債,比如說一部電影按說2019年就該播了,但到今年都還播不了,這一下就佔壓了兩三年。這兩三年不只該有的錢回不來,還得給員工發工資,還得有新作品,且兩三年前甚至還借了貸款,不僅沒收入,還需去還貸。

《21世紀》:這會影響募資與看項目節奏嗎?

陳宇鍵:會放棄一些項目。先做好投後,遇到好的作品、好的IP再單獨募資。

《21世紀》:投資項目選擇標準是否會有變化?

陳宇鍵:把一些長視頻的東西儘量變成短片。短片可能回收會快一點,因爲在平臺上播出就好了,不用非得能用電影院的檔期。檔期是很難排的,其實中國就兩個檔,一個“春節檔”,一個“十一檔”,如果排不着兩個檔期,可能電影就收不回本。

《21世紀》:電影行業困局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陳宇鍵:主要是電影行業本身的問題,但疫情加劇了這件事。

(中國)電影市場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不是按照商業模式,而是按藝術表達去做。不能光做一個藝術作品,首先做一個好的消費品或者一個IP商業體系,這件事才能持續。創作者身邊或者公司,要有一個懂得做商業體系的人,這件事才能循環起來。

《21世紀》:疫情後有改變嗎?

陳宇鍵:現在已經有苗頭。疫情使得很多人能夠痛定思痛。

《21世紀》:變化需要多長週期?

陳宇鍵:週期可能不會短,我覺得5—10年。這一代人起來後會理解這件事,上一代人理解比例比較少。

《21世紀》:這一代人指哪一代?

陳宇鍵:要看用戶,電影用戶基本上都是18歲到25歲。可能能夠理解這代人精神消費和他們心智定位的人,會考慮跨界去做。電影其實包括影視作品,應該是一個大的消費體系的廣告。

《21世紀》:電影業結構性問題一直存在,但爲什麼還選擇這個細分市場?

陳宇鍵:因爲這是To C的,只要品質好,市場就會買單,很符合快消品特性。但比較挑戰的是,國外能夠復購消費,除版權交易,轉售交易的量比一次性單票收入還要大。

所以如果我們拿它當一個內容消費品,如果把電影當作第一次消費,它能夠產生第二第三次消費,這件事就成立了。

第一次消費如果能夠預期,比如說回本或者回到成本的百分之七八十,然後復購消費能多帶來多一倍的銷售,這件事就成立了。現在有這個趨勢。

《21世紀》:聽起來這個模型不止電影板塊?

陳宇鍵:內容、場景、消費這三個能打通了纔好。內容包括IP,場景可以說是連鎖店,或者視頻平臺。

流量和心智能夠連接的一些銷售品牌和復購的產品。這幾個如果能打通就很好,比如說在國外,像百事可樂這種飲料,長期贊助音樂。

《21世紀》:目前框架搭得如何?

陳宇鍵:還差幾年光景差,差的不是主體,是每個主體的成長。有一個試錯容錯週期。

《21世紀》:在這個框架內,應該是上游(內容端)往下游(消費端)走還是相反?哪一個是主體?

陳宇鍵:可能應該是消費。從需求端往往這種創作端去走,一定先是收入。比如一個化妝品,它就針對彩妝,適配什麼樣的內容,適合什麼樣的劇情,哪些人去演出。

《21世紀》:該框架目前有比較好的樣本嗎?

陳宇鍵:廣東長隆度假區。它不用打造IP,動物就是IP,自帶流量,還能持續。橫店影視城也是一個模式,只不過變現產品是遊客,B端是不掙錢。但遊客去橫店旅遊, C端消費衣食住行都是掙錢的。

《21世紀》:你在這個模型下做了哪些嘗試?

陳宇鍵:還在測試。目前是在長視頻團隊裏培養一些力量做短片。我們有自己的團隊,純投資人在這行業活不下來的。我們整個流程都自己下場。

《21世紀》:目前團隊有哪些主體?

陳宇鍵:有好幾個團隊都在同時嘗試。團隊本身在換,他們嘗試的對象也在換,還在不斷演化中。可能今天做的事,最後成功的不是這個人,是另外一個團隊。

《21世紀》:對今年北影節感受如何?

陳宇鍵:挺振奮的,畢竟還有一羣人集中力量在振奮這個行業,給了很多光明和溫暖。

《21世紀》:電影節對產業意義在哪?

陳宇鍵:目前還是集中在宣傳端。最好能夠跟別的行業做跨界交易,如果只是自己跟自己交易,還是太小了。

(作者:賀泓源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