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盛世"碰撞,「遇見胡旋」

國慶前夕,王者榮耀上線了和敦煌研究院聯手打造的第三款皮膚「遇見胡旋」。此次第三度合作是在前兩次的皮膚、形象合作基礎上再度進階,希望挖掘出敦煌燦爛的樂舞藝術之美,而爲什麼是敦煌、如何表現敦煌,讓我們來細聊下王者榮耀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

一、 盛世碰撞

初唐後,經過唐玄宗的文教之治,唐朝逐漸進入鼎盛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在開元盛世時期,唐朝跟周邊不管是商貿往來還是文化融合都呈現一片繁榮,也造就了很多文化瑰寶。在現在的西安,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漢唐遺風,尤以唐爲主。我們依然可以從大唐芙蓉園感受到盛唐時代皇家園林的宏偉、在大雁塔上遙視玄奘雕像從而窺見唐朝海納百川尋訪萬里的氣勢、從太白路到華清池,西安人在西北形象裏藏着婉約溫柔。

1944年,前敦煌藝術研究所在敦煌第220窟脫落的壁畫下,剝離出宏大瑰麗的初唐壁畫,其主室北璧繪有《東方藥師經變畫》,其中有着敦煌莫高窟中極具代表性的樂舞圖形。繪樂師共有二十八人分坐兩側,中間有舞伎四人(敦煌經變畫中僅此一處爲四人,其餘均爲獨舞或雙人舞),舞伎的排列分爲左右兩組(二人爲一組)。東側即右組二舞伎,上身赤裸,臂有釧,腕有鐲,頭上戴雜寶花冠,發綹飄散,身飾瓔珞,披丈餘長巾,穿月白長裙,赤足,各立於一小圓毯子上起舞,這種獨舞方式,不少學者稱之爲"胡旋"。

左側的一組兩人,左邊爲"初轉"姿態,右邊爲"轉半"姿態,據推測應該還會有一組表現爲"正面"轉回的姿態,巧合的是同窟的南壁《西方淨土變》樂舞圖中的二舞伎,各立於一小圓毯子上手執長巾,跨腿單足立,二人相向,面向前而舞,正是旋轉動作的第三圖"轉回"的姿勢。雖然這同一窟中的三組舞人,服飾各異,各自獨立,但在旋轉的姿態上包含着"動作" 的連續性,展示了旋轉的全過程,以及旋轉的不同動態。

胡旋舞源於西域康國,隨進貢大唐的使團一起經絲綢之路直抵長安。盛唐時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第一個繁榮時期,陸上絲綢之路源於漢,盛於唐。彼時的絲綢之路東段,修了很多支線通向絲綢之路,被稱爲"參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大量的互派使節、商業貿易、宗教僧人、民族遷移等行爲促使文化不斷融合,盛唐時期,從皇宮到老百姓掀起了一股"學胡俗、穿胡服、聽胡語"的風潮。胡旋舞就是當時在長安及洛陽一帶的流行時尚,"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颻轉蓬舞。"白居易也作詩描繪過胡旋舞之美。

《通典》卷146雲:"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胡旋舞又有團亂旋、團圓旋等稱呼,最初是從西域康居傳入的一種民間舞蹈,它與《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爲唐代最流行的三大樂舞。據《舊唐書•安祿山傳》雲:"晚年益肥壯,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

唐朝可以說是文化融合最好的時代,尤其是盛唐,這也是我爲什麼說唐朝是"盛世開端"的朝代。

所以,這是一次盛世的碰撞。

二、 文化碰撞

王者榮耀與敦煌研究院共同打造的「遇見胡旋」皮膚是對"胡旋舞"及盛世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和放大。

"遇見胡旋"皮膚即是以前文提到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挖掘的敦煌樂舞爲文化藍本,在嘗試融合了西域元素、唐代文化元素和敦煌元素後,逐漸成型的一款赤足輕點舞筵、急轉如風的貂蟬"遇見胡旋"皮膚 。

首先,我一直覺得顏色是有文化屬性的,有些顏色你叫不上名字卻也覺得有中國特色。這次"遇見胡旋"皮膚在顏色選擇和搭配上參考敦煌壁畫的主要顏色--白色配以石綠色爲主色調,青金石藍爲點綴色,輔以硃紅拉起色彩對比。服裝上延續了敦煌舞者赤足裸腰的特徵,創新的在胸口處設計了斜帔的造型,使整體看上去素雅的同時多了份靈動。腰間鼓的設計亦參考榆林窟第 25 窟主室南壁《觀無量壽經變》舞伎腰鼓、正倉院所藏陶製腰鼓殘件設計,硃紅色的鼓面作爲零星暖色點綴了角色形象,也呼應了西域樂舞常用的打擊樂旋律。另外"遇見胡旋"選取了琵琶、箜篌、花邊阮、雞婁鼓等敦煌樂舞中較典型的樂器,並以半透明 的骨架態體現其輕盈、靈動之感。

在實戰使用中,貂蟬在走動時會時不時切換飛天姿態,輕盈靈動,普通攻擊具有一定的打擊感,但同時又不失溫柔。二技能"緣·心結"亦是把靈動表現的淋漓盡致,三技能"綻·風華"配合圍繞一週的綢緞盡顯盛唐遺韻的典雅,隨着貂蟬起舞,綢緞中央升起一朵蓮花,飄逸的讓人覺得舒適。

在細節用心之外,我覺得這款皮膚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我們用當下的想象呈現了文字描述的美。我們已經不能從文字和圖形中感受到胡旋舞真正的舞姿,但王者榮耀的皮膚設計團隊用自己的感受,回溯中國文化對美和靈動的闡述,把他們復原出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當初的曼妙舞姿,但我認爲他是符合國人審美的舞姿,是現代對傳統的遐想演繹。

三、 不止敦煌

第四年,第三次,彷彿我們已經對敦煌系列有了某種期待。

2018年,當希望成爲互聯網時代連接傳統文化的重要"觸點"的王者榮耀,在騰訊"新文創"計劃的指導下,開啓了與敦煌的首次合作。

遊戲與文化的結合絕對不是王者榮耀的專利,也不是首次出現,但那一年的敦煌系列皮膚1.0還是驚豔到了我們。那一年爲英雄楊玉環設計的"遇見飛天"皮膚整體參考敦煌中極富盛名的"反彈琵琶"壁畫。歷時半年打造的皮膚,不管是表情、服飾、配飾甚至皮膚上的瓔珞都得到敦煌研究院的指導。嬌小豐潤的紅脣亦是採用類似敦煌161窟那種唐朝流行的"點厾之法",形成櫻桃小口的感覺。

那一次我們感受到了飛天帶給我們的無限遐想,也是我印象裏在遊戲中首次把中國傳統文化演繹到如此細緻。英雄楊玉環和"遇見飛天"皮膚向大衆清晰的傳遞了敦煌之美;

兩年之後,在2020年五五開黑節期間上線的敦煌系列皮膚2.0則是從"皮膚"到"角色"邁進。

這也是王者榮耀和敦煌的第二次攜手,探索用數字載體傳承敦煌文化,這次選擇了莫高窟257窟《九色鹿本生》作爲合作主題。《九色鹿本生》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畫的重要題材,繪製於北魏,是莫高窟壁畫同類題材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畫之一。

壁畫主要講述了捨己爲人和懲惡揚善的故事,而皮膚故事則提取了敦煌九色鹿與瑤的共有善良特質,亦是表達了對敦煌文化的守護和作爲輔助對團隊的守護。

敦煌1.0「楊玉環-遇見飛天」的"一款皮膚",用數字形象展現敦煌之美,喚起人們對敦煌的嚮往和興趣;

敦煌2.0「瑤-遇見神鹿」的"一個角色",用角色故事傳遞敦煌之韻,上升到遊戲之外的溫度和守護;

再到如今敦煌3.0「貂蟬-遇見胡旋」的"一段故事",用藝術傳承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

而除了敦煌系列的合作之外,曲藝、文保、民俗都成爲王者榮耀涉足傳統文化的切角。

2021年5月,王者榮耀交響音樂會《五虎上將,參見》特別版全國巡演深圳站在深圳保利劇院落下帷幕,此次交響音樂會將遊戲與音樂、東方與西方、古典與流行、歷史與現代結合起來。

王者榮耀2週年限定皮膚"遊園驚夢 甄姬"再現崑曲《牡丹亭》中的經典曲目《遊園驚夢》,力圖還原杜麗娘大家閨秀的形象同時,配合崑曲唱段充分演繹杜麗娘以及她"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愛情故事。

《王者榮耀》與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醒獅非遺申報方)聯合開展南海醒獅文創項目合作。而魯班七號,受邀擔當"南海醒獅非遺推廣大使"! 這款皮膚以南獅獅頭形象爲參考,融合王者的美術風格進行二次設計,在傳遞喜悅的同時也寓意美好的祝願--醒獅點睛,步步高昇!

而這些都是王者榮耀努力傳承傳統文化的美好願景,原因則藏在王者榮耀的IP建設計劃、乃至騰訊的"新文創"計劃裏。

四、 文化歸宿

從王者榮耀濃厚的文化氣息背後可以看到,文化是騰訊希望藉助科技力量傳承和發揚的核心要素,亦符合騰訊"科技向善"的本質。

2012年,騰訊就提出"以IP爲核心"的泛娛樂戰略,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以弘揚傳統文化爲使命的IP戰略,但與故宮等打造的傳統文化活化項目已初見端倪。

2018兩會期間,馬化騰帶着一份《關於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 打造數字文化中國的建議》正式宣佈,騰訊希望藉助自我的科技能力來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活化。馬化騰表示,經過幾千年文化傳承,中國其實誕生了許多很好的IP。如果國內也具備了很好的講故事、美術製作、以及技術製作等等能力,就可以把一個IP用多種形態(動漫、文學、影視等)呈現,可以把中國傳統的文化IP進行多種領域再演繹。

就在同年兩會後不久,在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宣佈了騰訊從"泛娛樂"到"新文創"的戰略升級,這次升級主要表現在兩個核心點,一是更系統地關注IP的文化價值構建;二是塑造IP的方式、方法升級。只有把各種協作主體、文化資源以及創意形式廣泛的連接起來,才能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

在演講中,程武着重介紹了王者榮耀能走到今天,除了MOBA遊戲在手游上的創新外,更多的是自身融入了很多中國傳統經典人物,而隨後更多的經典文化塑造包含敦煌系列皮膚,都是王者榮耀作爲騰訊"新文創"排頭兵的表現。近些年來,從崑曲到醒獅非遺民宿、從交響樂到敦煌藝術,王者榮耀不斷探索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積極承擔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同時傳統文化也源源不斷的反哺了王者榮耀的生命力。

很多遊戲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用以維繫用戶,而王者榮耀則是把自己嵌入到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它是一個遊戲,亦是一個大熔爐,文化,故事,藝術,思想,它從文化中來,必將走向文化的歸宿。

"神匠魯班說機關是數字的哲學,

馬超挑起冷暉槍唸到我和我的父親一樣聰明,但比他多些判斷力,彷彿在爲自己出離父親辯白,

西施真的美呀,美也是一種境遇,每一種境遇都是命運的附贈品,

豬八戒不知道真的在尋找西瓜山還是在尋找嫦娥,而嫦娥在尋找她的花園,

李白依然把酒言詩,卻用劍掩藏自己的溫柔,

而溫柔如貂蟬的胡旋舞,無盡的舞蹈,何日方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