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慧聰家電網。

疫情持續控制下,全球經濟穩定復甦,多數行業都不同程度實現了復甦好轉,空調市場不也不例外。2021冷年,全球空調市場規模重新站上1.6億臺階,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勢。

▷ 低基數下反彈增長

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21冷年全球家用空調市場總容量是1.67億臺,同比增長6.97%。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隨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全球家電市場也在穩步恢復中。其中空調由於前期節奏的後置,整個下半年訂單相對比較飽滿,外加疫情下的居家屬性也帶動了空調銷量。

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得益於高效有力的防疫政策,市場恢復相對較快,物流、售後安裝方面的影響也都得到有效緩解。海外市場節奏雖然相對後置,但整體需求還是在整個冷年釋放出來,尤其是北美、歐洲市場,增長趨勢非常明顯。

但是對比2019冷年,或者從更長週期的角度來看,2021冷年只是實現了反彈性增長,並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從空調行業發展的長週期看,全球空調市場在2015、2016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滑,2017冷年急速拉昇,2018冷年延續了這種慣性,也實現了不錯的增長,緊接着又出現連續兩年的下滑。所以整體看,家用空調發展的週期性屬性非常明顯。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市場的波動給全球空調市場帶來了重大影響。2015-2016冷年中國國內企業主動去庫存;2017冷年天氣助力,企業輕裝上陣,甚至出現結構性斷貨的情況,中國國內農村市場空調普及率快速提升;2018冷年企業擴容,渠道瘋狂壓貨,外加戰影響下,海外經銷商提前備貨,庫存快速攀升,這也導致2019冷年開始企業揹負着巨大包袱前行,所以出現規模回調。

2015-2021冷年全球家用空調市場容量變化(萬臺)

但市場的總體趨勢是規模持續擴大,全球各區域空調保有量在持續上漲。後期發展來看,隨着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多現、經濟持續發展,海外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被激發出來。

▷ 區域市場差異明顯

2021冷年,在疫情後需求逐步修復、部分國家天氣炎熱、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背景下,全球家用空調的容量較2020冷年有顯著改善。但從細分區域的表現來看,各區域之間還是存在明顯差異。

2021冷年全球家用空調細分洲別銷售指標對比(銷量/同比/佔比)

亞洲市場,2021冷年包含中國在內的總體銷售規模是1.23億臺,同比增長5.6%。佔全球接近74%的份額。除中國龐大的體量外,其消費國主要集中在日本、印度、韓國、泰國等地。其中日本國內規模約爲861萬臺,除了本國當地的生產基地外,大部分也是在中國生產後返銷回日本;印度市場規模爲684萬臺,近幾年,印度進出口政策不斷調整,貿易保護加強,基本都是本國自產自銷;韓國主要是從中國進口,2021冷年規模爲297萬臺;泰國銷量爲257萬臺,泰國當地有生產基地,除滿足自身市場需求外,還有部分用於出口。

北美市場2021冷年總容量爲1447.5萬臺,同比增長16.9%,是全球空調市場中增速最高的區域。最主要是得益於天氣,持續高溫天氣加速了需求的釋放,此外疫情補貼政策也大大促進了消費。在後期補貼取消後,消費出現降級,窗機需求量明顯上升。

歐洲市場2021冷年整體規模爲1215.6萬臺,同比增長6.3%。歐洲市場近幾年產業整體市場規模成長優異,氣溫攀升及疫情下居家增多是近期拉動歐洲空調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雖然處於中高維度地區,且很多歐盟國家對空調安裝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隨着氣候變暖,歐洲區域夏季氣溫也在攀升,對空調的需求逐年增加。歐洲的主要需求國爲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等,2021冷年三國的市場容量分別爲247萬臺、153萬臺、150萬臺。

拉美市場2021冷年整體規模爲1225.6萬臺,同比增長14.1%,拉美區域主要的消費國是巴西和墨西哥。其中巴西2021冷年市場規模有363萬臺,同比增長30.7%,由於疫情控制不力,多數民衆居家生活,也促進了家電產品的消費。此外由於地理位置橫跨赤道,所以基本都是屬於熱帶氣候,炎熱的天氣也使得巴西對空調產品有持續的需求。

非洲市場2021冷年市場規模爲344萬臺,同比下滑2.3%。非洲區域主要空調銷售國家爲尼日利亞、埃及,2021冷年銷量分別爲75萬臺、77萬臺。市場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下經濟出現震盪,加之出口非洲運輸力量不足。長期看,龐大的人口以及氣候條件使得非洲市場未來依然可期待。

大洋洲2021冷年規模爲103萬臺,同比增長11.0%,主要需求來自於澳大利亞。新西蘭移民的增加也推動了當地的空調需求。而大洋洲本身整體基數低,所以直接拉動了整體增長。

從全球分區域的三年數據對比來看,2021冷年雖然有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拉美、歐洲地區的空調需求卻保持了連續三年的增長,北美、亞洲也都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從中國與各區域2021冷年和2019冷年的規模對比來看,中國是降幅最大的,降幅爲8.1%,拉低了全球空調市場的增長率。

2019-2021冷年中國與全球主要區域市場空調銷量對比(萬臺)

▷中國製造地位穩固

雖然中國這一年的空調需求略顯疲軟,但是中國的空調製造地位卻較疫情前更加穩固。

經過多年的發展,從製造地位看,中國空調已經處於完全無可替代的位置。據產業在線統計,2021冷年全球空調的產量達到1.85億臺,其中中國生產1.54億臺,市場份額佔比已經達到83.2%。翻開近十年的數據,基本都是維持在80%左右。雖然期間歷經貿易戰,有部分企業有產能外遷的舉動,但是沒有改變大的供給格局。

全球需求八成以上的空調產品均是中國輸出。從2016年開始,中國空調出口其實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態,規模從2016冷年的4027萬臺擴張到2021冷年的6424萬臺,淨增了2400萬臺。去年疫情爆發後,中國出口自二季度以來一直保持了超預期的增長,但是今年7月份的增長速度較前期有大幅回落,尤其是主力市場美國出現超過20%的下降,拉美也由高速增長轉爲大幅下降。

2021冷年中國空調細分月度出口量同比增長趨勢

不過短期波動不足以改變中國製造的穩固優勢地位。梳理從2018年3月戰以來中國空調製造產能向海外遷移的情況,可以確定的說,截至到今天,近三年半時間以來外遷的產能還不足500萬套。而且即使是這部分轉移出去的產能,其核心的技術、產品研發,還有采購以及配套體系依然在中國。所以也可以認爲,現在中國是在輸出自己的製造能力,未來中國製造應該理解爲中國人在全世界的製造。

▷ 能效提升加速

在全球減碳大潮下,能效升級成爲全球家電市場的重要趨勢。作爲空調製造大國,中國輸出的空調產品能效情況也決定着全球空調的能效水平。2020年7月1日,中國家用空調新能效標準如期順利實施,新能效實施對全球能效結構趨勢的影響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

據產業在線最新調研顯示,全球195個主權國家中,包括中國在內有空調能效標準的國家爲66個(一些暫無空調能效標準的國家通常會採用或參考鄰國標準)。而中國輸出到這66個國家的空調產品數量超過中國總輸出量的80%,那麼可以肯定,至少有大約1.5億臺左右的空調產品是滿足當地能效要求的。

調研結果還顯示,與全球重點國家的能效水平對比,中國新1級空調能效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從能效結構來看,未來新1級和新3級能效產品將是市場主導,尤其是新1級能效,預計市場份額還將持續擴大。這也意味着,中國空調市場的高能效產品佔比不斷增長,將直接促使全球高能效空調產品的規模持續提升,爲全球的綠色、環保、節能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 未來發展預測

對於全球空調產業2022冷年的市場判斷,產業在線依舊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爲疫情反覆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較大,加之地區經濟、政治以及天氣等多方面的影響,產業在線預計2022冷年全球家用空調市場規模增長約爲2%。

從區域發展格局來看,我們堅信全球的空調製造格局在近些年不會產生太大的改變,中國作爲主要製造強國的地位不會動搖。

其一,雖然中國國內製造業的人力成本在逐年增加,但是綜合測算的話,中國製造依然是全球效率最高的地方。東南亞部分國家是目前除了中國外空調產能最多的地區,但無論是政治環境、經濟發展水平、製造業基礎等諸多方面都和中國有着很大的差距。

其二,目前中國目前擁有的龐大製造能力體量是海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完全承接和取代的。中國當前還提出了製造2025,這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製造強國的地位在今後將會進一步強化。

其三、從整個產業鏈配套看,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空調產業製造體系,其中壓縮機、電機以及閥件等核心配件,中國的產量在全球市場都佔據80%以上的份額。強大的配套體系是中國製造核心位置的重要支撐。

基於以上幾個原因,在未來全球空調製造的大版圖中,中國作爲最大製造國的地位不但穩固,而且會持續強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