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劇讓摳糖畫再次流行

[環球時報記者 萬宇]因韓劇《魷魚遊戲》在國外的熱播,許多韓國童年復古遊戲和食品獲得新生,其中能玩又能喫的摳糖畫又流行起來。國外購物網站上,製作糖餅的工具成爲熱搜詞。

記者在韓國工作期間,曾在首爾市的旅遊景點仁寺洞、明洞和梨花女大看過這種摳糖畫。白鐵皮盒子裏放着印有星星、卡通人物圖案的黃色糖餅,旁邊的小販用煤爐加熱鐵鍋裏的白砂糖,融化後不停攪拌,接着加入小蘇打,讓焦糖液膨脹起來,倒在鐵板上,用工具壓扁成圓形,然後用做糕點的模具印出形狀。

當時記者感覺這就是一種普通的小零食,印上圖案只是爲了好看,和國內雕龍畫鳳的糖畫沒法比。後來才知道還有一道工序,那就是電視劇裏播出的,要用針或者牙籤把印出的圖案完整摳出來(如圖),如果成功,小販會再獎勵一塊糖餅。

這種糖餅在韓國叫“達高那”,意思是“真甜”,也有拔糖畫、大便糖(因顏色相似)的叫法。最早出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韓國,當時韓國物資匱乏,糖更是稀罕物品,爲了最大化利用,商販在融化的白糖里加入小蘇打作爲膨脹劑,做成一種小零食,在街邊販賣,因爲製作簡便,價格便宜,成爲當時韓國兒童記憶深刻的美味。1971年的韓國報紙曾報道,甚至有兒童因爲喫太多這種零食而得腸胃炎死亡。隨着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食物日益豐富,這種零食漸漸淡出,只有在旅遊區或者公園門口才能看到,主要消費羣體是懷舊的成年人。

與摳糖畫相同製作方法的糖果遍佈世界各國,在中國被稱爲椪糖,在日本叫烤焦糖,英語國家叫蜂窩糖、海綿糖。在日本也有類似的摳糖畫遊戲,是在澱粉、糖、明膠和香料等製成的糖片上用針或牙籤摳出印好的圖案,完整摳出的可以獲得獎品。

今年《魷魚遊戲》熱播後,這一零食再次在韓國走紅,在首爾市惠化洞大學路以出售零食爲生的林昌柱夫婦在拍攝現場製作了5公斤糖餅當道具,他的攤位也隨着該劇的熱播熱鬧起來,每天忙得顧不上喫飯。

不僅在首爾,韓國各地旅遊景區也出現各種糖餅攤販。在春川做生意的小販金某說,最近週末一天就能賣出1000多個糖餅。

微博熱議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