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訊(記者侯津剛)10月15日,記者從山西農業大學獲悉,按照全省“雙減雙搶”工作要求,山西農業大學緊急部署,迅速行動,組織相關學院和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和科技人員趕赴全省20餘個縣區,爲農業“減災減損搶收搶種”提供技術方案和實地指導。

在繁峙縣金山鋪鄉郝家灣村,近千畝穀子受災倒伏,該校農學院原向陽教授團隊積極與當地合作社對接,調動多種類型的收割機進行集中採收,對穀子聯合收割機的撥禾輪、分禾器、撿拾器、清選系統等關鍵部位進行改裝,幫助村民解決糧食收穫問題。

棉花研究所作爲駐運城的科研機構,連日來組織科研人員深入臨猗縣、芮城縣等地實地調研和查看不同農作物受損情況,提出了農田排水降漬、適宜條件及時收穫、塊莖作物貯藏消毒、油菜抓苗促苗、小麥晚播、果園疏鬆樹盤、葉面噴肥及病蟲害防治等指導性意見。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小麥研究所張定一研究員,山西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黨建友研究員作爲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的“雙減雙搶”專家組成員,奔赴運城市芮城縣、臨猗縣,臨汾市鄉寧縣、襄汾縣、洪洞縣等地實地指導當地適期高質量播種與區域性抗溼應變搶播,爲我省冬小麥播種工作打好基礎。

穀子研究所國家穀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團隊、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長治試驗站團隊等深入高平、武鄉、沁縣、長子、壺關、黎城等地,實地調研穀子和玉米的受損情況,提出搶收應對策略,對冬小麥進行“四補一促”晚播技術指導。

經濟作物研究所組織從事向日葵、大豆、花生、芝麻、大麻、蓖麻、高粱、穀子等作物研究的專家服務團隊赴汾陽市、孝義市和臨汾市等地調研,並開展實地指導服務,針對各種受災作物提出了減災減損搶收搶種措施。

山西省果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果樹研究所研究員趙旗峯團隊,前往臨猗北景鄉、北辛鄉、耽子鎮,對喬化成齡果園、矮化新建果園、設施櫻桃的受災情況進行調研和減災減損技術指導,“澇災蘋果園減災減損技術措施”通過資料發放、媒體宣傳推廣等方式輻射至運城市各縣區。

爲搶收平遙縣東遊駕村泡在積水中的高粱,高粱研究所派出專家與當地合作社對接,組織10臺履帶式高粱收割機進行集中採收;高寒區作物研究所的馬鈴薯團隊和穀子課題組前往廣靈縣、渾源縣、靈丘縣等地,提出馬鈴薯和穀子搶收快收的技術指導建議;玉米研究所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忻州靜樂、定襄、五臺,晉中太谷、祁縣,呂梁文水、孝義,太原小店、清徐等地,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玉米、藜麥、馬鈴薯、穀子等作物受損和搶收情況,提出搶收和後續田管等應對措施,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