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邊萬莉

近年來,銀行數字化轉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銀行業持續在IT投入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發揮了何種作用,成爲銀行管理層關注的重點領域。在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創新發展中,銀行業既要改革創新,更要堅守底線,防範風險。

10月15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峯在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1務實·精進《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投入有效性評價研究報告》發佈會”上表示,在此背景下,銀行管理層急需一套銀行企業級的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性的量化評價體系和模型方法,來填補銀行數字化轉型評價體系空白。

關於“創建投入有效性評價體系,提升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話題。高峯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堅持以價值成效爲導向,重構數字化轉型戰略;第二多視角切分數字化投入,優化數字化轉型路徑;第三點提升數據治理的基礎能力,保障數字化轉型價值最大化。

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關鍵在於頂層設計,《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投入有效性評價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從治理層面關注社會責任,創新及競爭力,創造價值,還有發展潛力,風險和安全五大領域定量化描述數字化轉型的成效。此外,數字化轉型核心是新業務模式和新的生態體系的建設,數據治理數字化轉型只有達到共振,才能驅動數字化轉型的價值。

如何落實數字化轉型的投入評價體系?高峯認爲,基於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投入不斷增加的大背景,結合銀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IT投入有效性難以量化評估的現實難題,《報告》形成的數字化轉型投入成效“RIVER”指數模型和評價方法將給銀行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落實監管機構指導意見提供強有力的抓手。

據中國信通院雲大所治理與審計部主任楊玲玲介紹,數字化轉型投入成效“RIVER”指數模型,以價值成效爲導向,通過建立定量化評估指標體系來衡量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效,全面、系統、直觀地展現銀行數字化轉型價值,爲數字化轉型投入提供決策支撐、績效評價、方向把控。

同時,評估重點和範圍要因地制宜。高峯表示,“每次銀行變革都是技術創新引發的金融創新。因此,數字化技術創新研發是一項重要的評估。數字化轉型投入評價不僅包括科技創新,還可以,按業務部門、按照某項業務、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等多視角進行評估。”

投入結構分析是評價體系的關鍵。高峯解釋道,“數字化轉型評價體系可以從技術、業務和發展幾個視角進行結構性分析,詳細指標包括算力、算法,數字化產品,渠道,運營的投入。”此外,他強調,對於開展數字化轉型投入評價體系中的有效性數據採樣、場景使用、指數結果發佈等關鍵環節,要確保嚴格遵守《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堅持科技倫理、守正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