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的牛欄江畔,白鷺成羣,瓜果飄香,有機水稻泛着金黃色的光暈,顆粒飽滿的稻穗綴滿枝頭隨風搖曳。沿江而行,一路所見的河溝都清澈見底,沿途村莊環境整潔優美,污水管網鋪設整齊有致,村民生活其樂融融……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山高爲嵩,日月爲明”。得益於“母親河”——牛欄江的滋養,嵩明縣氣候宜人,盛產糧食果蔬和鮮花葯材,素有“滇中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爲守護好嵩明人的“母親河”,同時也爲“高原明珠”——滇池保護治理補水工程輸送好優質水源,嵩明縣近年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生態創建爲抓手,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重點工作,認真履行職能,充分發揮作用,對以牛欄江爲中心的“一江八河”進行系統治理,持續加大投入,補齊污水處置短板,大力實施河道截污水環境治理工程,切實削減河道污染“負荷”,不斷提升農村“兩污”收集、處理能力,有力推動當地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統計顯示,嵩明縣2019-2020年累計投入專項資金2.64億元,近年來,建成農村生活污水管網201公里,實現2742畝傳統農業大棚分步有序退讓,河道清淤227.37公里,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已建成1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4座集鎮污水處理廠。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破解難題有力整治農村污水

農村污水治理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一環,但農戶居住分散,污水收納難、管網成本高等,則是河道治理工作中普遍面臨的難題。對此,嵩明縣的“破局”之道是堅決迎難而上,不斷加大投入,紮紮實實完善農村污水管網建設。

走進嵩陽街道山腳社區的小普沙村,只見民房周邊均規範建設了集中處理糞污的“三格式”化糞池。當地通過推廣運用“三格化”糞池,開展農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採用“明溝暗管”方式分流雨水、污水。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自文介紹,村民家中排放的生活污水都會先進入“三格式”化糞池進行第一道發酵,充分沉澱發酵後才進入污水管網中,而後進入到兩個彙總的“三格式”糞池中沉澱發酵,最後才進入兩個植物淨化池進一步淨化後才排入河道中。這“五道程序”環環相扣,最終把糞污處理鏈接成“閉環”。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以前大家沒這意識,糞污做不了農家肥,全往河道里排了,這普沙河一到雨天就全是臭泥污。”說起村子河道環境的變化,小普沙村一位村民感嘆道:“現在雖說不是低頭見魚蝦,但至少河道水是清的,也沒啥異味,我覺得這治理搞得好。”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生態保護一點都大意不得!”李自文表示,未來社區還要把這些淨化後的污水送去做水質檢測,以便針對整個社區糞污治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調整完善。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據瞭解,目前嵩明全縣76個行政村、436個自然村生活污水均已得到有效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5%,村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19.03萬村民受益。

變廢爲寶用好“尾水”解決灌溉

作爲農業大縣的嵩明過去一直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春夏之交容易乾旱缺水,嚴重時農作物的灌溉都要受到影響。如今,隨着牛欄江綜合保護治理工程的深入實施和污水處理站建設的不斷完善,這一難題迎刃而解,經過充分處理後的生產生活“尾水”被廣泛應用於當地的農業灌溉。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在牛欄江鎮古城村,蜿蜒流淌的牛欄江穿村而過,在村境內全長近3公里,村子靠近河道有4500畝肥沃農田,當地農業種植的興旺發達與牛欄江水緊密相關。

“爲了保護牛欄江水質,我們村通過實施農田廢水末端收集處理工程,運用截污溝集水、生態溼地淨化的手段,既讓農業面源污染降到最低,又滿足了灌溉和生產需要。”站在河道旁,指着清澈見底的河水,古城村黨總支副書記崔向榮欣慰地說:“自從新建了污水處理廠和溼地淨化處理,古城村委會的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得到了很好地淨化處理,‘尾水’得到了充分的循環利用,最終淨化排入牛欄江的水也更清了,現在水質基本上都是常年達到三類。”

NEM1_20211019_C00411800940_A5637921

在堅持建設完善和推廣運用好污水處理工程的同時,嵩明縣在河道保護治理中還格外注重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以此進一步贏得了廣大羣衆的支持擁護。

以牛欄江鎮水海村爲例,在“治水”過程中並非簡單粗暴地“一刀切”,而是做好“替代種植”——在當地的牛欄江大橋旁,過去污染大、效益低的數百畝蔬菜大棚,如今已完全被無污染、高收益的優質有機稻田所取代,充分保障了農戶利益。

“我們寧可不要地租,也要保護好‘母親河’,更何況改種優質有機稻後村上還幫着跑銷路,收入也連年增長,真是大好事。”當地一位村民感嘆道。

“退”出空間防控農業面源污染

污染在水裏,根子在岸上。作爲農業大縣的嵩明,過去的經濟發展受惠於農業大棚,卻同樣也因“大棚”導致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爲此,如何做好大棚退讓工作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就成爲當地河道治理保護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

在嵩陽街道山腳社區,靜靜流淌的普沙河是全縣“一江八河”中的河道之一,僅山腳社區沿河100米範圍內的開展蔬菜種植大棚的土地就有530餘畝,其灌溉“尾水”時刻威脅到河道水質。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如何推進沿河大棚退讓工作,讓老百姓願意拆?拆除大棚以後又如何保障羣衆有收益、有出路、有成效?

當地的破解之道是利用有機水稻種植低污染、改良土質的特性,全面開展替代種植,同時再大力推廣肥水一體化的現代高效大棚,逐步退出現有的傳統農業大棚,以多元化手段既充分保證農戶利益又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以普沙河沿岸山腳社區的小普沙村爲例,當地沿河道100米範圍內的普通蔬菜大棚已全部退出,改種金色水稻和玉米,剩下的傳統農業大棚也正逐漸被肥水一體化的現代高效大棚所取代。“沒想到第一年就能有那麼好的收成,這雲粳37稻穀品質和產量確實不錯。”當地一名正在收割有機水稻的村民興奮地說。

雲南嵩明:傾力守護好“母親河”

“今年從四月開始,在沿河50米退讓區域內,社區根據土地特質進行規劃,在低窪地區種上了水稻,高地地區種上了玉米。今年豐收節我們的第一批水稻測產畝產量達到了617公斤,這給了我們村集體非常大的信心。”山腳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自文樂呵呵地表示,爲了讓土地發揮最大的效益,未來社區打算在水稻收割後繼續種植大麥、小麥和蠶豆,同時還要大力推廣無污染的現代化高效大棚,“現代化大棚建設的投入成本是原來的10倍,但是產值也超過以前的10倍。我們測算過,土地流轉租金、種植收益分紅,村民打工收入三項加起來,抗風險能力比以前要強的多。”

據介紹,按照現代農業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的“三化”發展要求,嵩明縣近年來通過引進高端設施大棚建設、實施普沙河片區現代農業產業項目、種植有機水稻等手段,持續推動農業大棚退讓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僅今年以來全縣“一江八河”50米範圍的傳統農業大棚就已實現退讓面積732.672畝。

縣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嵩明縣將繼續着眼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守牢生態環保底線,結合“河長制”工作實際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充分調動黨員羣衆愛河護河的積極性,全面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活力,打造“人人愛河、人人護河”的良好氛圍,讓河暢景美、水清岸綠成爲常態,努力讓嵩明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雲南網記者萬旭舒珺珩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