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郭樹清:保險密度和深度仍須提高,巨災保險亟待將颱風、洪水、乾旱等納入覆蓋

記者 | 曾仰琳

“今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災中,保險業承擔損失比例達到11%,較2020年應對長江流域洪水災害時的7.8%有明顯提升,但相比發達國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10月20日,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談大力提高保險保障水平時表示。

郭樹清介紹,我國保費規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仍須提高,險種的針對性和多樣性不夠。我國巨災保險以地震爲主要災因,亟待將颱風、洪水、乾旱等納入覆蓋範圍。

“保險業作爲管理風險的行業,要在風險事前預警、事中管理和事後應對上,提升專業化水平。”郭樹清指出,以航運保險爲例,國際上一些有專長的保險公司爲應對海上風險,在氣候、水文等方面長期開展深入細緻的研究。各種動態模擬、預警、排查、阻斷技術,使其成爲海上災害防控的重要力量。一些經營醫療健康險的保險公司,在重大疾病種類、致病機理、藥物疫苗、併發症及護理等方面的探索也卓有成效,逐漸成爲這方面的引領者和先行人。

對於保險業參與災害風險管理,郭樹清提出了三點建議:其一,在全社會的觀念上,要改變政府包攬的災害管理與救助模式,將保險納入國家災害救助和應急管理體系,推動保險業深入參與災前預防、資金籌集、災後補償、恢復重建的各個鏈條。其二,在企業發展戰略上,避免“就產品說產品,就費率說費率”,主動“跨前三步”,甚至“跨前五步”。保險業可與農業、地質、氣象、水利和應急等部門加強行業聯動,聯合或資助專業機構開展災害機理和災害預防研究。其三,在行業經營機制上,推動形成多層次的風險分散渠道,加大再保險供給,提升風險的轉移和分散能力。

在金融積極服務教育體系方面,郭樹清提出:“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爲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有幾點需要我們金融界共同研究。”

其一,支助鄉村教育。根據2019年農村教育發展報告,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城鎮就讀的比例爲77%。農村教學點在學人數總量不大,但集中着最低收入人羣子女,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目標人羣。金融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資金和技術優勢,支持鄉村教育數字化建設。

其二,服務“新市民”。國際經驗看,教育與城鎮化相關係數在0.7左右。中國的數字應該更高。很多人到城裏買房,第一位的動機就是讓孩子在城鎮接受更好教育。農村生源流失與城鎮學校“大班額”現象形成鮮明對比。我國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涉及一千四百萬農村人口進城,其中六分之一是基礎教育適齡人口。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城鎮化要以人爲核心。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隨遷學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是落實這個方針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三,發展職業教育。工信部、教育部調查顯示,到2025年,製造業十大領域技能人才缺口近3000萬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離不開職業教育,金融機構可發揮積極作用。

其四,支持服務“雙減”。減輕學業負擔的同時,要提升體育、美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金融機構要關注教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向相關企業、機構、團體和居民個人提供服務,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

“前段時間,一些地方出現‘拉閘限電’,反映出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節能減排等諸多方面的矛盾。”在談到科學把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實際需求時,郭樹清表示。

郭樹清指出,2030年前碳達峯意味着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仍將保持化石能源消費的剛性增長。要從實際出發,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其一,要正確看待碳減排。要不斷提高能源效率,穩步降低單位GDP能耗。先做到有效防治大氣污染、守護藍天白雲,在此基礎上相對減少碳排放。其二,密切關注世界生態科技突破,積極探索低碳、零碳等新能源,開展碳捕集、封存技術研究和應用,但不能脫離實際,更不能盲目跟風。其三,平穩過渡,不搞“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