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金融雜誌

作者|李新彬‘中國工商銀行授信審批部總經理’

文章|《中國金融》2021年第20期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2021年8月16日和9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分別再次強調了跨週期調節服務中長期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也對新發展階段商業銀行信貸工作提出了新的啓示和要求。由於銀行信貸週期與宏觀經濟週期高度關聯,商業銀行需要努力克服週期波動帶來的系統性風險,通過穩健的跨越週期信貸風險管理,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革新信貸風險的管理理念

第一,保持信貸經營穿越週期穩健的戰略定力。銀行信貸具有典型的順經濟週期特徵。一方面,銀行信貸投放與實體經濟之間形成正反饋,即經濟上行期,市場主體景氣預期向好,企業發展態勢穩定,產能擴張意願增強,信貸需求加大;而在經濟下行期,企業盈利能力下降,風險溢價提高,投資需求下降,信貸需求減少。另一方面,作爲信貸供給端,銀行對風險的判斷和定價也隨經濟形勢發生變化,貸款違約率會影響銀行的撥備計提、資本充足率、資產利潤率等關鍵指標,從而影響信貸投放的意願和節奏。從銀行的角度看,什麼纔是穩健的信貸週期曲線?經濟週期與信貸週期具有整體同步性和傳導延遲性,但從歷史數據來看,信貸週期波動更爲陡峭。在資本逐利驅使、偏重短期考覈激勵機制的時代背景下,信貸投放往往在上升期加大“油門”,而下行期風險集中暴露後又急速“制動”。前者表現爲降低信貸准入門檻、衝動放貸,資產選擇不審慎;後者則是銀行抽貸斷貸、過度信貸收縮,加劇企業資金鍊斷裂。從週期角度思考,銀行相對較差的信貸週期表現,會加劇震盪,從而放大經濟繁榮與衰退波動的振幅。而一個較好的信貸週期表現,應當與經濟週期的波動幅度基本一致或者更加平緩,波峯與波谷的極值區間縮窄,對實體經濟供給健康穩定的資金,能夠抑制經濟過速、通脹高企,緩衝經濟衰退、市場萎縮。所以,商業銀行需要更長遠的經營視野,更強的戰略定力,主動做好前瞻性設計,統籌重點領域融資支持和風險防控,增加信貸儲能對經濟波動的緩衝。

第二,強化銀行內部“風險所有者”的信貸文化。作爲統一法人體制,信貸風險最後都是由商業銀行總行來承擔的。但是在銀行內部要以風險管理“權責利”的有機統一爲邏輯,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責任機制建設。實際上,當今國際知名銀行對風險管理的所有者觀念已深入信貸管理組織體系和業務流程的設計之中。與之相比,我國銀行對信貸風險管理還停留在所謂信貸前中後臺分離的“流程銀行”框架裏。較之傳統銀行信貸模式,現代流程銀行理念通過明晰市場單元和風控單元的各自職能邊界,增強了信貸業務的制衡性,有利於信貸風險獨立判斷和專業化的管理決策,但這也產生一定的弊病,最明顯的就是前中後臺的矛盾突出。前臺部門市場拓展意願強烈,重視即期經營績效,輕視風險,甚至將風險管理視爲影響業務發展的障礙;而中後臺部門由於缺少市場直接壓力卻要承擔風險管理責任,容易忽略實質風險管理,過度糾結於細枝末節,甚至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主義,表現出典型的“風險厭惡型”特徵。“權責利”不統一,導致風險管理的內部溝通協調成本高。所以,如果將風險所有者這一新理念引入信貸文化,前臺部門因承擔了風險而獲收益,那麼銀行前臺業務部門會建立起自覺重視風險管理的文化,這也是所有權的核心要義所在。在此基礎上,銀行中後臺部門也需要重新構築一套全面的專業評價體系,這套體系不僅體現在對項目融資風險的防範上,也表現在對市場機會的把握上。風控部門要定期對已審批的融資項目進行復盤分析,不僅是出現風險和損失的失敗項目,也包括未通過評審決策的案例,進而綜合判斷銀行信貸准入門檻設置和評審決策標準的適度性,並根據後評價結果修正對風險的把握尺度。這樣,商業銀行才能發揮整體合力,真正地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

第三,建立風險輸出服務的銀企共治理念。資金的融通只是金融的表徵,金融的核心能力則是通過資金融通的方式,以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在社會範圍內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銀行選擇行業、客戶和資產,其實是在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和監管要求、企業實際經營業績狀況、銀行發展定位等綜合因素進行扶優限劣。歸根結底,企業發展好,銀行經營纔會好。銀行不僅要做好信貸盡職調查、審批決策和貸後管理,更要將跨週期風險管理的技能輸入企業經營管理,幫助企業實現穩健經營,遵守法律和信用約定,履行社會責任。現實中,銀行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諸多事實也表明,即便是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部分企業,往往也缺乏專業的金融風險意識和防控能力,有時對宏觀經濟波動帶來的週期風險存在僥倖心理,風險管理應對水平不足。企業經營短視化,在經濟上行期盲目樂觀,投資衝動強烈;而一旦經濟進入下行通道,企業經營發展環境快速轉變,市場不及預期,融資渠道受阻,企業資金鍊極易出現斷裂的風險,一些在建項目甚至會成爲爛尾工程,造成資源浪費。作爲社會上專業的風險管理機構,通過跟蹤監測企業經營和資金運作,銀行能夠判斷企業的經營質效,爲企業提供有價值的風險管理決策信息。同時,企業自身風險管理水平提升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管控,降低償債風險。當然,商業銀行日常也可爲企業提供投融資顧問、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服務,但往往缺乏對企業整體生命週期的服務觀念。故而銀行需要將這項工作適度上移到更高層面的機構上來,要求銀行不僅從投資銀行視角看問題,更需要從整體信貸風險的視角看問題;不僅是從具體業務需求看問題,而且要從企業整體來幫助其分析解決問題,這纔是銀行向企業輸出跨週期風險管理的真實要義。

加強信貸佈局的頂層設計

第一,“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聯動做好信貸的頂層規劃。科學合理的信貸佈局規劃是銀行實現信貸跨週期經營的保障。但總體而言,商業銀行需進一步加強對投融資佈局的管理,重點是做好總行和分行的密切聯動。首先,總行發揮總部研究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加大對國內外宏觀形勢的研判,特別是要把握宏觀調控政策的未來走向、調控力度和節奏。其次,要發揮各家分行在規劃設計和執行中的作用,我國地區經濟不平衡的二元現象在省際較爲突出,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省級分行的主體作用。此前,商業銀行在投融資規劃方面主要存在兩個弊端。其一,總行高度集權,甚至替代分行直接做區域性的投融資市場規劃。由於不能真正把握當地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規劃往往缺乏針對性和實戰性,實踐中因偏差過大而得不到很好的貫徹執行。爲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區域信貸規劃往往會比較籠統和原則化,甚至“大而化之”,由於規劃設計不科學不合理,也較難被基層重視。其二,實際信貸結構是由“自下而上”的模式決定的,即基層分行的信貸投放簡單加總決定了總行的信貸總量和結構,造成信貸結構的事後性和被動性。所以,商業銀行要制定合理的投融資發展規劃,一定要注意充分發揮總行和省級分行之間的協同配合作用,總行主要負責統一設計、過程指導監督和執行後的評價,分行則負責具體編制規劃、執行規劃和修正規劃。

第二,防止新時期信貸市場高度同質化趨向。近年來,爲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我國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金融監管部門逐步將製造業、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的信貸增長作爲商業銀行重要的考覈指標。正是在這種明晰的考覈引導下,上述領域的信貸投放近年來有了顯著改善。但這同時也隱含了另外一個問題,即各家銀行完全按照監管設定的考覈指標進行信貸投放,容易導致銀行之間的信貸市場高度同質化,目前在新增信貸方面已顯露出這一特徵。那麼,如何認識這種現象?其實,監管在這些重點領域設定的信貸考覈指標,商業銀行應理解爲最基本的監管要求,而非自身信貸經營的最優策略標準。因此,銀行需要結合發展戰略和資源稟賦優勢,在監管考覈指標之上更加合理設計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進而通過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來確立優勢。需要指出的是,這幾個領域存在着緊密關聯的邏輯關係,在這些重點板塊中,商業銀行可以有所側重地進行細分市場選擇。比如,在積極支持製造業方面,尤其是做好先進製造業的信貸市場投放,銀行往往能從這一關鍵領域切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衆多中小企業客羣的批量化增長,同時也能有效地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綠色金融的發展,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加強非相關性行業細分領域的信貸佈局。銀行非常重視行業信貸佈局管理,主要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進行分類,確立了積極、適度、限制、謹慎類等不同的行業信貸准入標準。爲了防範經濟週期的風險,資產規模較大的大型銀行都會將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板塊作爲信貸投放的“壓艙石”。雖然這部分貸款定價並不高,但由於資金需求體量大,融資期限長,現金流穩定,對於銀行穩定經營業績非常重要。同時,銀行會加大“兩高一剩”等領域貸款的限制和壓降力度,以使信貸結構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要求。但需要強調的是,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加強對行業非相關性的研究,進一步做好信貸資產的合理擺佈。從資本投資的角度,爲防範行業過度集中風險,投資方都會對行業做謹慎的非相關性的選擇,以對沖週期性風險。但目前銀行在此領域總體考慮不多,行業維度的管理也顯得比較粗線條,主要停留在對大類行業或產業簡單定性,對行業內的細分板塊則缺乏差異化策略。當然,信貸不像資本市場投資瞬息萬變,對行業分散化投資會更敏感。但這一非相關性投資理念仍可借鑑應用到信貸投向設計當中,通過非相關的行業組合管理,能進一步增強銀行市場競爭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第四,重視培養具有經濟週期經歷的信貸人才。很多銀行的信貸人員從業時間偏短,特別是缺乏完整經濟週期的經營管理經驗與教訓,致使其對風險的把握難免缺少較長時間維度的系統考量。真正要在經濟上行期實行有“剋制”的增長,而在下行期實行有“進取”的收縮,並不是每個信貸專業人員都能做到的,養成這種風控定力和穩健的經營作風往往知易行難。所以,要重視在經濟週期中經歷摔打的信貸隊伍,這是一筆寶貴的人力財富。需要注意的是,本輪經濟週期中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很多信貸人員受到問責處罰甚至被調離了信貸專業崗位。當然,信貸問責是強化制度約束、加強信貸管理的重要措施,但要防止信貸問責處罰涉及人員的過度泛化、崗位低層化和責任認定的連帶化,既要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又要適度保護信貸專業人員和隊伍的積極性。這需要合理的盡職免責規定,將能力不足導致的風險問題與主觀故意的違規經營行爲,甚至存在道德風險的情況進行嚴格的區分界定。對那些有培養潛力、職業操守好但缺乏風險管理經驗導致的風險事件,適當提高一定的容忍度,這將有利於調動基層信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人員未來的成長進步,從長遠看也必將對跨週期風險管理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前瞻做好信貸資產的流量管理

第一,對新舊動能企業實行差別化進退機制。從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數據來看,我國實體企業中存續時間五年以下的企業佔比49.4%,企業成立後三年至七年爲退出市場的高發期,多數地區企業成立後第三年死亡率達到最高。銀行信貸管理必須重視企業生命週期變化。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新發展階段,銀行要對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實行差別化“進”與“退”策略。一方面,對新興產業要選準賽道和頭部企業,總體上力爭信貸“早進晚退”。在技術和資本的雙重共同作用下,新興產業行業集中度高,儘管頭部企業在研發階段可能也會出現持續虧損的情況,但一旦產品或服務研發成果得到市場認可,企業往往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因此,對於諸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銀行信貸可適度前移進入時點,將外部風投機構投資的中後期、擬上市階段、上市成熟期作爲信貸創新支持新興產業的關鍵節點。而進入成熟期的創新企業風險相對較小,可根據企業需求持續做好融資支持服務。另一方面,對傳統企業則要強化退出管理。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雙碳”目標促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銀行要對傳統企業生命週期異化的徵兆保持足夠敏銳性,在出現潛在風險預警特徵時,及時作出信貸退出決策。總體上,銀行要樹立全局思維,加強統一風險偏好傳導,着力解決銀行內部信息不對稱問題,避免在內部分行之間、分行和子公司之間、境內外機構之間出現此退彼進的“零和”效應。

第二,進一步豐富信貸資產流量管理的範疇。在技術不變的前提下,如果一直持有信貸資產,銀行貸款餘額會每年不斷增長,而信貸人員總量佔比沒有同步增加,貸後管理則跟不上業務發展,這會進一步制約信貸持續經營能力。所以,銀行應更加重視信貸的流量管理。其一,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使間接融資市場與直接融資市場對接,將信貸風險適度分散。儘管近年我國銀行資產證券化一直在穩步推進,但信貸資產證券化比例仍偏低;加之銀行在規模情結下,也不願意過多地將優質信貸資產通過證券化方式轉讓出去,這種情況需要逐步改變。其二,以理財計劃等代理投資工具,通過金融交易所直接投資,也可以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信貸資產替代,這種模式成爲信貸融資外的另一種重要方式,可以進一步穩步發展。其三,銀行提高信貸資產的週轉率,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防範融資風險。由於加速了信貸週轉,在經營考覈期內較少的信貸餘額、較低的貸款撥備等風險成本,能夠提升銀行的利潤空間。在目前的考覈評價體系下銀行既要考慮信貸總量增長,也要追求質量效益,通過強化流動性管理來實現二者的平衡非常重要。其四,銀行要加大對大額信貸銀團分銷的力度。銀行部分基層機構對大額融資需求一味地強調獨家承貸,或者在金額上佔據主導地位,都是沒有從分散風險的視角來統籌考慮問題。複雜大額的項目融資引入同業參與,不僅能實現融資的風險分散,也會通過同業的“第三隻眼”來進一步判斷風險,對整體的風險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以大數據技術做好下沉市場的風險管理。有效應對週期波動風險,穩定增長的客戶數量永遠都是基石。曾經備受銀行青睞的大型企業融資模式不斷髮生着變化。一方面,中央企業在降低財務槓桿水平的考覈約束下,降負債率使得其信貸融資動力明顯減弱。且其資信良好,信息更加透明,再融資能力較強,往往更願意選擇交易成本低的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等新型融資工具,這就要求銀行傳統信貸模式要因勢轉型。另一方面,近年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以小微企業爲代表的普惠金融受到銀行的高度重視,每年信貸增速保持着較高水平。目前這種監管驅動的普惠金融增長主要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正是這些新型技術使銀行能夠通過平臺場景獲客,建立模型批量獲客、主動授信和自動審批,並以大數據交叉驗證來強化貸後管理。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模式,普惠金融是無法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下一步,有效拓展這類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實施客戶下沉策略,即將授信對象逐步轉向百萬元、十萬元融資需求級別的長尾客戶羣,其發展空間不可限量。監管對互聯網金融亂象的合規治理,使得正規的銀行信貸可以有更大的作爲來服務這部分市場。從風險的角度看,若這部分客戶能服務得好,將是銀行跨越週期經營的又一龐大的基礎客戶羣,而這完全取決於銀行在信貸模式中對數據創新應用的核心能力。

(本文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供職單位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