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權交易疑涉“陰陽合同” 易鯨捷董事長被舉報迷霧 

本報記者 李玉洋 李正豪 上海報道

“不讓更多人成爲李靜的韭菜。”近日,投資人劉詩源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是貴州易鯨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鯨捷”)董事長李靜涉嫌偷逃稅事件的舉報人。

今年6月,作爲易鯨捷關聯公司的股東,劉詩源向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實名舉報李靜偷逃稅案件。時隔三個月後的9月下旬,他接到濟南稅務局反饋電話,該案已進入審理階段。

對此,濟南稅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進入審理階段就是依據有關規定對前期檢查的情況進行了解、分析和核實,屬於內部工作流程,審理完了纔能有結論。由於不瞭解該案的具體情況,該工作人員並不清楚什麼時候結束審理。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迪表示,審理環節是稅務稽查部門在立案和實施檢查的基礎上,結合案件事實認定、證據材料、法律適用等作出稅務處理決定、稅務處罰決定或移送司法機關的環節,直接關係到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影響稽查對象的切身利益。

“進入審理階段意味着,稅務稽查機構對其立案查處的稅務違法案件證據已經蒐集完畢,在此基礎上,由專門組織或人員覈准案件實施、審查鑑別證據、分析認定案件性質。”吳迪說,李靜的偷逃稅行爲能否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還需看她行爲的具體情況。

“舉報材料裏的每一句話,都是有證據的。我可以虧損,但不能上當。”對於李靜及易鯨捷涉嫌欺詐是否會向其他部門反映,劉詩源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

針對劉詩源所反映的相關問題,記者多次致電李靜,但對方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截至記者發稿,其也未回覆記者所發送的採訪問題。同時,記者多次致電易鯨捷及其關聯公司詢問,但大多以不瞭解情況而拒絕採訪,或直接掛掉電話。由於李靜及易鯨捷的三緘其口,目前只能還原已知的部分情況,但本報將持續關注案件的進展。

“大膽”的投資

根據劉詩源的舉報材料,他與李靜於2018年9月25日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按照易鯨捷當時10.01億元估值,其出資404萬元購買後者持有的濟南維鯨捷電子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濟南維鯨捷”)股份,從而間接持有易鯨捷0.4%的股份。

企查查顯示,易鯨捷成立於2015年12月15日,初始註冊資金爲6887.20萬元,經過多次增資擴股,目前其註冊資金已增加到7334萬元。從成立到多次增資擴股,李靜一直是易鯨捷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而濟南維鯨捷則是易鯨捷第一大股東,持有易鯨捷37.49%的股份。企查查顯示,濟南維鯨捷成立於2016年3月17日,註冊資本3272萬元,實控人也是李靜;李靜最高時持有濟南維鯨捷80%的股份,目前她仍持有該公司32.4%的股份。

對於李靜其人,劉詩源稱“和她並不熟悉,也沒有好印象,但和他前夫是朋友”。劉詩源表示,會做出這筆“大膽”的投資很大原因是出於對李靜前夫的信任。

在劉詩源提供的一份投資協議中,記者注意到李靜的前夫叫李爲衝,爲美籍華人,曾擔任易鯨捷的名譽董事長。企查查也顯示,李爲衝作爲易鯨捷監事,已於去年12月卸任。

劉詩源稱,在投資很長時間內,自己和李靜聯繫不多,直到易鯨捷方面催着辦理股權轉讓工商變更時才發現李靜偷逃稅。3月25日,他接到李靜的通知,由於有新投資人入股易鯨捷,需要其配合辦理股權登記。

舉報資料顯示,2020年李靜按照貴州易鯨捷14.87億元估值價格,向8名投資人轉讓其在濟南維鯨捷的個人股份和權益比例,其中權益比例轉讓份額合計21.9667%,相當於貴州易鯨捷股權比例爲8.2353%,合計收入1.2245億元。

但劉詩源發現李靜爲他們辦理的是入夥出資手續,入夥時間也被提前到2016年3月24日,即濟南維鯨捷成立後的第7天,當時備案資金僅爲320萬元。

劉詩源還稱,其在2018年與李靜進行股權轉讓時,也出現過同樣的情況。當年合同簽訂後,李靜同樣採取入夥出資的方式,在濟南維鯨捷辦理了工商變更,載明劉詩源實際出資僅爲214萬元,而不是404萬元,入夥出資時間變更到2016年3月24日。

劉詩源向專業人士諮詢後得知,他和其他相關股東是以獲得濟南維鯨捷成立之初的註冊資金數額實現了股權受讓,這涉嫌通過“陰陽合同”偷逃稅。

對此,浦東稅務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操縱確實有稅收籌劃的嫌疑。如果是以規避稅款爲目,金額巨大的話,從嚴格意義上來看,是可以算作一個偷逃稅款的行爲。”

2014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發佈《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爲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由此,劉詩源認爲,李靜涉嫌使用“陰陽合同”的方式,通過僞造股權交易時間、合同等方式,隱瞞易鯨捷關聯公司股份轉讓獲利的1.2億餘元,最後工商備案資金僅爲320餘萬元,來逃避股權轉讓的稅款。按照20%的繳稅比例,李靜轉讓權股所涉及的稅款金額超過2000萬元。

而針對劉詩源的舉報,6月9日,易鯨捷發佈聲明稱,舉報內容屬於憑空捏造、無中生有,意圖詆譭李靜及易鯨捷品牌,製造易鯨捷違法的假象,影響公司正常融資及業務開展。

就是否知道案件已進入審理階段以及對此的態度,記者多次聯繫李靜和易鯨捷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覆。

知識產權爭議

官網顯示,易鯨捷是國內極少數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數據庫廠商之一,研發團隊源自天騰公司,具有30年的技術沉澱。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全球最早推出的下一代融合型分佈式數據庫,所有知識產權自主可控。

企查查顯示,自2016年8月至今,易鯨捷已獲得7輪融資,投資機構中不乏上市公司與貴州當地國有資本。4月30日,中國軟件公告稱5679萬元投資易鯨捷,也讓易鯨捷估值達到16.88億元。

“當時投資是衝着公司技術而來。”劉詩源說。根據其與李靜於2018年9月簽約的濟南維鯨捷股權轉讓投資協議,當時的易鯨捷主要由濟南維鯨捷、美國團隊和其他股東持股、易鯨捷、上海易鯨捷和美國易鯨捷作爲境內外運營主體共同經營大數據處理業務即Esgyn項目,易鯨捷通過一家註冊於塞舌爾的公司持有美國易鯨捷58.25%的股權,這家公司又和美國易鯨捷簽署了框架協議,約定上海易鯨捷和美國易鯨捷在易鯨捷體系下一體化管理,共享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售後服務。

對此,劉詩源稱“共享並不代表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知識產權,只是美國易鯨捷授權給易鯨捷使用。”

2020年10月,貴陽銀行公告稱,完成核心業務系統易鯨捷國產數據庫應用項目,成交金額4.27億元,創造了國產數據庫的單一採購項目紀錄。

在劉詩源提供的去年2月其和李靜的微信截圖裏,記者看到李靜稱“我們自己搭建了一個備份的研發平臺”“我們那個平臺將來不想讓他們碰,最好他們(美國團隊)不知道”。

“銀行對數據庫要求非常嚴格,多年來之所以國外數據庫壟斷銀行,就是因爲我們技術做不到。國家要求銀行數據庫國產化,就是爲了打破壟斷,但易鯨捷通過拿來主義把完全屬於美國團隊開發的技術備份盜竊過來,這對銀行可能會造成很大危險。”劉詩源稱。

對於劉詩源所反映的易鯨捷“所有知識產權自主可控”是拿來主義,記者同樣聯繫李靜,但始終沒有得到答覆。不過,在2020年中軟-易鯨捷盡調會議紀要中,就“易鯨捷美國研究院的情況如何?核心研發團隊規模多大?是否位於美國?”等問題,李靜帶領的易鯨捷團隊回答稱:美國研究院團隊(即美國易鯨捷)目前29人,位於美國Milpitas,主要承擔前沿研究及內部培訓等功能,主要研發工作已經全部轉入國內團隊。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