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第一次出席聯合國大會,團長喬冠華(左)仰天大笑的場景被記者抓拍。(圖片來源:新華社)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這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誌着中國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標誌着美國對中國長期孤立政策的失敗。中國代表權的恢復使聯合真正意義上具有了普遍性與完整性,爲聯合國注入了新的生機。

重返聯合國爲新中國的對外開放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聯合國爲中國提供了融入世界體系、參與國際事務的平臺。隨着中國與聯合國的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中國也爲聯合國的和平、發展和人權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定支持。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50年來越來越多參與到聯合國各項事務與合作,成爲如今聯合國活動的重要承擔者與全球治理的積極貢獻者。

當下中國與聯合國的合作展現出了新時期中國的大國擔當。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不僅是權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全面支持並大力投入到促進全球發展的事業中,在脫貧、綠色、維和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爲在全球範圍內推進減貧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中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貢獻者,《巴黎協定》落實的行動派,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立爭在2060年前達成碳中和的目標,與聯合國所倡導的原則高度契合;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爲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貢獻了工程部隊、民事警察和醫療單位以及戰鬥部隊。

2020年,新冠疫情給世界公共衛生與經濟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疫情發生之後,中國及時向世界分享相關信息和經驗,尊重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主導作用,支持聯合國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行動。同時,中國積極向世界多國提供了抗疫援助。中國積極推動了抗疫國際合作,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強大凝聚力。

自成立以來,聯合國經歷了諸如冷戰等一系列考驗,過去幾年更是經歷了少有的複雜局面,但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始終堅定不移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積極提出新的合作理念,堅持以多邊主義的理念和方式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伴隨着國際力量對比格局變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呈現抬頭之勢,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又使聯合國與多邊主義面臨了多重考驗。然而新冠疫情再次證明了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獨善其身,人類命運休慼與共。在面對全球安全、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公共衛生挑戰等全球性威脅時,國際社會應當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並踐行多邊主義。

如今,隨着國際力量對比變化,中國的力量與角色也備受關注,個別西方國家利用在輿論場上的優勢地位抹黑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貢獻。然而事實勝於雄辯,雜音終將隨着中國在全球治理工作的推進而不攻自破。中國未來將繼續堅持踐行多邊主義,以聯合國爲平臺中展現出大國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王戰,武漢大學法國研究中心主任、博導;田斯予,武漢大學法國研究中心博士生)

責編:聶舒翼、毛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