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策展人马华元、韩雅俐策划的《格木致知:萧立个展》在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甄选出萧立30年余年的经典创作,其中既有他1990年在中央美院毕业时的创作《幻觉与升华》,也有近一年来的最新作品《在高原》。

展览现场

整场展览围绕着其木雕创作展开,在20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不断探索与学习、归纳与升华的创作之路。展览开幕当日,中央美院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心主任马刚先生、英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周雨琪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秦璞教授等嘉宾、学者及艺术家、媒体朋友们共同见证《格木致知》展览开幕仪式。

成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孙红娟发言,左起:艺术家萧立,孙红娟、策展人韩雅俐

展览由成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韩雅俐主持,由成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孙红娟女士致欢迎辞。

策展人马华元现场发言

随后,策展人马华元先生着重介绍展览的策展理念,他指出:萧老师的作品像他本人一样是“温”的,这种温良之感也直接反应在他作品中,内敛地表达着他对自然的崇敬。此次展览我们将其命名为《格木致知》,也是源于成语“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对于艺术家萧立而言,此“物”即为“木”,是其创作之本,思考之源,正可谓:格木以塑造也,致知以心言也。

中央美院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心主任马刚先生及艺术家萧立

马刚教授对此次展览给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萧立老师在附中读书时就热爱艺术,尤以速写而出名,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更是格外“较劲”。他用一个比喻形容萧立的作品——他做雕塑的过程就像是把一块肉榨去油榨成肉干,形成既有韧劲又具弹性的作品。

英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周雨琪先生与艺术家萧立

周雨琪先生以萧老师老朋友的身份讲述了多件他的陈年趣事,充分展现出萧立老师在创作过程对艺术真诚的情感及刻苦的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教授发言

孙伟教授从萧立老师的毕业创作出发,高度肯定了他的创作与探索之路,对其30余年始终不变的初心给予高度的赞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秦璞教授发言

秦璞教授表示:“萧立对待他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事都是全身心投入,这一点令人感动。同时他还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不追究‘时髦’,就是实打实的创作,为了创作曾经去西藏写生近半年之久,深入当地考察、积累素材,也是这份勤奋造就了他如今的成就。”

在几位教授分享之后,萧立老师为现场嘉宾进行全程导览,介绍了作品的创作初衷及创作之后的故事。

艺术家萧立为现场嘉宾进行全程导览

萧立作为一名艺术教育者和艺术创作实践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研究,还是从艺术作品本身及其所处的整体社会背景和相应文化氛围,萧立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特例。正如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所言:“萧萧散木,立于大地,其象浑穆;长于江南则秀逸灵动,长于河北则气概威然;灵秀养眼,逸动助手,威威气象,滋吾雄势也。所贵者,萧立君刻木当得神助。手把木兮,瞬息有感,须臾成型,意态万千。或沧然,或欣欣,或迥立,或独行。似由古时跚跚而来,似由远山乘风而至,活出的生命仿佛个个可呼其名。风兮,雨兮,漫漫艺林竟有此神手。萧萧乎,木然疏于喧,则静以致远。望京,望京!立者可立,立者当立!”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11月14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展厅空景

格木致知:萧立个展

文|韩雅俐

作为中国木雕艺术中的领军人物,萧立以木雕著称,其艺术创作的建构性深受传统木雕影响,作品充满着原始主义和纪念性。他曾说木雕人和木雕材料的气质一样,一定是“温”的,这种温良之感也直接反应在他作品中。原生态的创作材质始终与自然保持关联,内敛地表达着他对自然的崇敬。《格木致知》的展览主题源于成语“格物致知”,它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即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渐进,方能诚意正心。对于艺术家萧立而言,此“物”即为“木”,是其创作之本,思考之源,正可谓:格木以塑造也,致知以心言也。

《嬗夜-转化之夜》106×100×80cm 云南木1996年

在此次展览甄选的十余件木雕作品中,年代跨越30余载,充分展示出萧立对东方人、以及东方自然观的整体体悟。他将木材当做一个生命体,以虚怀若谷的态度与之交流,在创作时强调一种“尊重”和“顺应”的状态——他尊重木的自然属性,并最大程度顺应了其原有的造型、质地、色泽及气味。同时借助于树木粗壮的维度,呈现出强壮、宽广的体态,在细节处,结合一系列压缩、线刻、研磨的方式将艺术化的具象形体语言从木材中挖掘出来。他一反写实主义抒情雕塑的细腻与唯美,体现出木雕的古拙之态,保持了木质最原始的生命之感,构成了他多年的木雕创作之路。就其作品而言,以创作时间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含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题材多以“自然中的人”为主体,采用青铜和多种原木为主要材质进行创作,表现了艺术家弘扬艺术本源和对东方人文精神的敬畏,代表作有《回家》《藏民系列-远方》《嬗夜-转化之夜》等;第二阶段自2000年初至2015年前后的作品为主,作者选用香樟木、梨木、杜鹃木等各类大块儿的原木为材质,在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展现得更为纯粹,手法上更彰显原始的自然意味,作品的表现力更使人感触到空间中现代性雕塑体量的扩张和生长,代表作有《战马》《在天堂》《攸往》《春秋》等;第三阶段主要是2015年至今完成的《感怀》《观天》《白驹》《致敬“女史箴图”》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萧立在雕琢手法和材料选择上是从自我内心的精神出发,使作品更为深刻地体现出雕塑的人文价值及社会价值。

《途中》 55×50×50cm 樟木 2002年 (中国美术馆馆藏)

其创作大多是以材料的天然形态作为前提,尊重材料并试图与之对话。创作初期,他首先从整块的木料体积中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再推敲剩余部分的形状,通过叠合、拼装、架构等形式组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最后在通过精细的雕刻完成细节处理。整个过程自外向内,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归整体,呈现出“修正”的之态。艺术家会根据已得木头原始形态的不同(材质、硬度、木纹、光泽、体积等因素),变换创作手法“因材施教”,诸如早期的作品《回家》《嬗夜—转化之夜》等,在技法上充分发挥材料的可塑性与可叠加性,这也体现出萧立在对待木雕创作时“形”与“材”的态度,最终形成有意味的造型语言。

《致敬“格物致知”》80×70×26cm 榆木、椿木 2016年

木雕不同于泥塑,泥塑的造型方法是“加法”,是由里向外造型,整个过程呈现出“生长”的状态,具有极强的发散感。对于木雕而言,其塑造方式为“减法”,由外向内造型,整个过程呈现出“修正”的状态,具有强烈的收缩性。因此,“加法”和“减法”不仅是“雕”与“刻 ”一般意义上的技法概念,还包含从技法衍生出的造型意识问题。在“去”和“留”之间,一种特殊的语言就形成了——“去”的是与形象和造型无关的内容,“留”的是木材的材质和原本即存在的体积,那么木雕则是从一个原本即存在的体积上向内进行雕凿的过程。如何取舍就变的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艺术家与材料相适应、相契合,并与之进行更为彻底的对话。萧立将这种原始体积最大程度的予以保存,并将原木自身的种种“限制”(形状、长短、粗细等)转换成一种天然语言,转“劣势”为“优势”,这种创作手法在其近些年的作品中尤为常见,诸如《攸往》《感怀》《观天》等,清晰可见的人体造型在树木的作用下变形,夸张而质朴地呈现出树木粗壮的维度,以及人体强壮憨实的体态,充分展现出木雕语言在形体塑造方面粗旷。

《白驹》 63×48×40cm 木、青铜 2019年

萧立老师作为木雕领域最卓越的艺术家之一,他在形体塑造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他1963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学习书法、迷恋艺术。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钱绍武、司徒兆光、孙家钵教授学习雕塑,而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雕塑艺术教学至今,为国家不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雕塑艺术人才。他的作品尤以木雕为著,又结合了泥塑、石雕、铜雕等不同的创作语音,拙朴而粗犷的造方式言引发了人们对东方艺术文化精神的思考,也体现出他为人儒雅的人格魅力。

转自: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