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8日消息,全球芯片荒,美國商務部政府此前要求臺積電、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等芯片製造商在今天(11月8日)前提交相關“機密資料”,引起爭議。截至目前爲止,包括臺積電等23家臺灣廠商,都已經在截止日前回復美方“交卷”並回傳相關數據。

據報道,在半導體產業中,客戶資料是最高機密,若泄露恐會嚴重影響商業往來。另一方面,芯片庫存和生產數據也會影響芯片價格,爲避免市場波動,這些數據並不會公開。根據臺灣媒體消息,美方“半導體供應鏈風險徵求公衆意見”,期限至11月8日。臺積電7日表示,已完成美方提出的問卷並回傳,同時堅持一貫立場保護客戶機密,未揭露特定客戶資料。

報道提到,除臺積電外,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尚未回覆“交卷”;此外,曾公開表示將配合美方的美國英特爾、德國大廠英飛凌,也尚未答覆。

報道還提到,韓國財政部表示,韓國科技業者正在準備向美方提交部分半導體資料,至於要提供至何種程度,韓國半導體業者持續與美方磋商中。外傳韓國企業會在限時內答覆,也不排除在韓國官員9日訪美時,直接向美方遞交答覆。

美商務部向多家芯片相關企業“勒索”機密數據

隨着11月8日大限臨近,三星終於撐不住了。據韓國媒體報道,11月3日,韓國企業三星表示會準時提交商業數據給美國審覈。事實上,做此決定之前,三星已左右爲難了一個多月。

一開始,美方的要求引發了韓國方面強烈不滿。10月13日,韓國駐美大使明確表示,韓國企業不會輕易提供高度機密的信息。同時韓國政府亦向美方轉達了韓企的憂慮。但是面對韓國的委婉拒絕,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直接發出威脅言論。

在此期間,另一家半導體巨頭臺積電的態度同樣搖擺不定。9月30日和10月6日,臺積電曾兩度強調“他們不會泄露敏感資料”。但10月22日,臺積電卻認輸妥協,表示會按時交出數據。

僅僅三天後,臺積電的態度再次強硬,表示不會按美國的要求“完全上交數據”。直至目前臺積電依然沒有妥協。

根據9月23日美國商務部的要求,需要提交數據的企業有20多家,包括三星、臺積電、英特爾等芯片廠商,蘋果、微軟等科技公司以及戴姆勒、寶馬、通用、福特等汽車廠商。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 白明:因爲很多企業和美國的關係很緊密,有一些使用的技術也是美方的,所以不得不做出妥協。

美國要求企業在45天內提交數據,雖然該要求是自願的,但美國商務部也同時發出警告,如果不回應美方要求,美國政府將援引《國防生產法》或其他法律來採取強制措施。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武長海:《國防生產法》它的適用範圍,是在美國國內生產的企業,如果這個企業沒有在美國國內,那麼這是一種數據勒索行爲。

根據各方消息,截至目前,名單中暫無企業公開表明,完全拒絕向美方提供數據。

美國芯片產業逐漸走向“空心化”

是什麼原因讓美國不惜違反公平競爭的商業規則也要進行“數據勒索”?近期美國汽車製造業大幅減產,經濟復甦陷入低迷。這些現象和美國近期“數據勒索”的行爲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九月底,美國通用汽車有六家工廠停產,福特也宣佈部分車型限產,很多工人面臨失業。持續已久的全球芯片短缺已經迫使美國諸多車企及其他製造業削減產能。今年8月,美國經銷商的新車銷量不到100萬輛,較2019年8月的358萬輛減少72%。汽車業的低迷令美國經濟復甦雪上加霜。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僅有2%,爲11個月來最弱增幅。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曾表示,在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中,美國製造的這一比例爲零。此番言論並非過於悲觀。近年來全球芯片製造工藝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三星已經率先完成了全球首顆3納米芯片試產,臺積電則霸氣官宣已突破2納米芯片技術,並計劃2024年量產。而美國的企業還在研究10納米、7納米制造工藝的芯片。

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表示,僅僅從芯片製造角度來說,美國的企業與臺積電和三星應該有十年左右的差距。

數據顯示,在代工市場上,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的市場份額佔54%,而三星的市場份額也高達18%。與此同時,美國本土製造的芯片數量所佔份額卻不斷減少。

“芯片荒”背景之下,衆多相關企業都在向臺積電追加汽車芯片訂單。這種狀況使得原本就向亞洲傾斜的芯片製造業顯得更加失衡。  

美國重新審視本土芯片產業鏈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持續的“缺芯潮”讓各國紛紛開始重新審視本土芯片產業鏈。而修復供應鏈,重奪芯片霸主地位,是美國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美國總統 拜登:芯片,就像我手裏拿着的這個。這些芯片、晶圓,我們的電池、寬帶,這是一切的基礎。

儘管芯片無比重要,但美國政府也發現短時間內無法解決供應鏈問題,6月8日,拜登政府宣佈成立新的供應鏈中斷工作組,應對供應鏈挑戰。

近年來,美國政府在全球半導體領域頻頻伸手。從禁止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向華爲提供芯片,到現在向全球20多家芯片相關企業索要商業機密數據。此次美國向企業索要的信息和數據主要有:過去三年企業的訂單出貨情況、庫存情況、客戶信息、製程節點等。羅列項目事無鉅細,問題清單多達26條。

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表示,有這些數據,相當於知道了對方的底牌。對於非美國本土企業來說,今後在任何商業談判中,都是一種“裸奔”的狀態。而讓這些企業最爲擔心的還在於,美國政府有可能會將獲得的資料交給美國企業,尤其是英特爾等公司。 

芯片之爭背後,資本的力量更是難以忽視。根據臺積電2020年財報,前十大股東中,外資股東高達八個,僑外投資佔75.8%。股東排名第一的是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股比率爲20.52%。

三星一直是韓國人最值得驕傲的一個企業,其中三星電子約有44%的股份是由美國投資機構所持有,特別是華爾街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近年來,美國還通過高額補貼政策,不斷拉攏三星和臺積電到美國設廠生產芯片。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張建平:美國迫切希望通過半導體行業在美國的迴流和恢復,以及把它做大,來體現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控制權。

聲明:本文轉自環球網(ID:huanqiu-com)、央視財經(ID:cctvyscj),在此致謝!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