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金融》|政策性銀行打造“綠色銀行”探索

作者|李衛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信貸管理部總經理’

文章|《中國金融》2021年第21期

編者按

2021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甦發展。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 作爲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有力抓手,綠色金融已經成爲助力國家和地區綠色發展的重要工具,在推動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也將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中國人民銀行一直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工作,紮實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經過多年探索,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思路,並積極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工作。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引導綠色投資、促進產業綠色轉型、優化能源結構、支持污染防治、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助力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本刊特別策劃專欄,約請相關業內人士分享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實踐、成效和經驗,就金融如何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行探討。

作爲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探索符合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綠色金融體系與服務模式,以聚焦三農領域綠色發展爲重點,逐步搭建起契合農發行業務和管理實際的綠色金融體系,高質量推進“綠色銀行”建設。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完善“綠色銀行”治理體系

一是加強綠色金融頂層設計。提高思想認識,要求全行上下充分認識助力綠色發展、打造“綠色銀行”特色品牌的重大意義,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爲支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共識與行動指南。明確戰略目標,將助力綠色發展融入銀行戰略,從資產、負債、自身運營三個維度確定年度和“十四五”時期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目標,部署推動綠色發展重點支持領域。完善治理體系,成立綠色信貸委員會,設立專門機構,組建專門團隊,將綠色信貸納入全行績效考覈和信貸管理等級行評定考評體系。

二是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制度。結合監管部門最新要求,制定農發行新版《綠色信貸指引》。出臺《關於打造“綠色銀行”特色品牌高質量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大信貸支持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發展試驗區(試點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信貸規模、授權管理、利率定價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引導信貸資源向支持三農領域生態保護等方面傾斜。完善綠色信貸制度,修訂完善農發行綠色信貸管理辦法,將最新監管要求嵌入其中。

三是優化綠色金融流程管理。構建標準體系,結合《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整合建立了結構清晰、覆蓋全面的綠色信貸標準體系。完善管理流程,將綠色信貸項目管理和環境社會風險管理嵌入信貸全流程管理,明確將綠色信貸認定納入調查評估、審查審議審批和貸後管理等各環節,作爲辦貸、管貸的重要內容同步報批評審。加強氣候與環境風險管理,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增設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類別,將客戶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融資投向分類納入信貸全流程管理,有權審批人可行使一票否決權。

四是強化綠色金融科技支撐。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科技支撐力度,從2017年建設第一代綠色信貸管理系統到2021年完成第二代綠色信貸管理系統的升級改造並上線運行,已實現業務數據自動抓取、節能減排效益自動計算、監管報表自動生成。通過將綠色信貸管理要求嵌入信貸管理系統,強化系統剛性控制,實現綠色項目認定和綠色信貸管理全過程可記錄、可覈查、可追溯。

五是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深入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持續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機構、國內各類金融機構等的多方交流和合作。

改進創新金融服務,履行“綠色銀行”職責使命

農發行切實聚焦三農領域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全力支持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自2008年建立綠色信貸統計制度以來,2008年至2020年綠色貸款餘額年均增長率超過30%。截至2021年9月末,農發行認定綠色信貸項目共計5159個,綠色貸款餘額爲11183.05億元,較年初增長31.81%,佔全行貸款餘額的16.77%,綠色信貸的不良貸款率保持較低水平。

一是圍繞支農重點領域推動綠色發展。聚焦三農重點領域,緊密結合綠色信貸支持範圍,積極爲綠色項目提供“融資”和“融智”服務。大力支持糧食生產以及綠色、優質農產品加工、綠色物流倉儲建設,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圍繞服務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服務污染防治、水沙治理、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圍繞農業農村建設領域綠色發展,加大對農村“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等的支持力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森林資源培育產業發展,重點支持天然林資源保護,積極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

二是立足國家戰略推動綠色發展。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與服務國家戰略有機結合,實現了多領域、全鏈條的綠色金融服務網絡全覆蓋。聚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持續做好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的綠色發展工作,推動重點區域走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三是聚焦重點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發展。進一步釐清產業邊界,聚焦《綠色產業指導目錄》重點發力,將政策和資金聚焦到對推動綠色發展最重要、最緊迫的產業上。助力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加大對農業節本降耗、綠色生產和循環利用等技術模式推廣應用項目的營銷和支持力度。助力清潔生產產業發展,支持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支持風電、光伏發電、重點流域水電項目,推動清潔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助力生態環境產業發展,支持農業農村全域全要素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農地提質增效、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項目建設,推進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助力農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支持綠色流通體系領域項目,推動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建築等項目落地。助力綠色服務產業發展,擇優支持生態資源監測和涉農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技術推廣服務。

四是依託客戶羣項目庫推動綠色發展。不斷加大對綠色項目客戶的營銷和服務力度,以綠色項目庫客戶羣建設推動綠色發展落實落地。加強綠色信貸客戶羣建設,培育一批發展前景良好、低碳環保、氣候友好的綠色企業。積極對接“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中的重大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積極與相關部委、集團總部對接共建綠色信貸重大項目庫,加大業務營銷和項目儲備力度,對綠色項目實行標準化、規範化和動態化管理。

五是加強支農資金籌集推動綠色發展。不斷創新綠色債券產品,凝聚市場力量,踐行社會責任,通過市場化籌資實現資金反哺三農綠色發展。截至2021年9月末,累計在境內外分別發行經認證的綠色專項債券756.2億元人民幣、5億歐元。2019年,在境外市場成功發行全球首筆政策性銀行粵港澳大灣區主題3年期綠色金融債券25億元。2021年9月23日,面向全球投資者成功發行國內首筆用於森林碳匯的碳中和債券36億元。

六是創新金融服務推動綠色發展。支持國家級試驗區先行先試,拓展綠色信貸業務,創新綠色信貸產品與融資模式,創建“綠色銀行”示範行,探索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着力服務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進融資模式創新突破,將碳排放權抵押貸款與現有營銷產品結合使用,以碳配額爲切入點敲開碳市場大門,探索研發氣候友好型融資模式產品。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基層深入開展產品、服務和模式創新,以點帶面推動全行綠色金融發展。例如,福建南平順昌縣支行試點“森林生態銀行”建設,將林業資源整合轉化成優質生態資產,藉助“森林生態銀行”平臺,創建“一元碳匯”交易平臺,真正實現“青山變金山、林農變儲戶、資源變資金”。貴州省分行探索設立綠色項目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從制度上保證綠色信貸的可持續性。新疆昌吉州分行建立“綠色信貸+國際業務”融資模式,支持企業生產有助於對遭受白色污染的土壤進行改善改良的原材料,該案例被納入《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經驗和典型案例彙編》。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擦亮“綠色銀行”特色品牌

一是進一步強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面對新發展階段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心懷國之大者,立足主場主業,梳理農業農村領域重點任務,全面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二是進一步加強綠色金融管理體系建設。完善綠色金融治理機制,進一步發揮董事會、高管層在推動全行綠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探索制定綠色農業標準,構建覆蓋全面、層次分明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細化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把好准入關,明確負面清單,構建完善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體系。持續完善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激勵機制,有針對性地研究激勵措施。

三是進一步推動模式和服務創新。根植三農領域因地制宜開展創新,在貸款定價、經濟資本分配等方面採取差異化管理措施、開闢綠色通道,強化對項目的綠色轉型支持,通過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融資工具全面支持綠色發展。加大對試驗區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創新水平,確保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的新舉措落實落地。

四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對氣候與環境風險的識別、分析和管理,開展壓力測試和前瞻性分析,加強前瞻性研判,不斷提升風險預警能力。

五是進一步加強信息披露。強化環境信息披露,參與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推動建立完善銀行業碳排放數據跟蹤系統及量化機制,定期開展自我評估,及時公開發布環境信息披露報告。

六是進一步推進能力建設。繼續大力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研究與合作,積極探索新的領域,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建立綠色金融人才庫,加大對綠色金融業務的培訓和研究,爲農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