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工造雪影響環境嗎?北京冬奧組委:不會影響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爲)11月18日,北京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佈會,專題介紹“科技冬奧”工作。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趙衛東在發佈會上回應,人工造雪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趙衛東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介紹,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比賽主要設在延慶和崇禮山區。這兩個地區有獨特的氣候條件,有較多天然降雪。

據他介紹,2021年11月6日,北京迎來今冬初雪,初雪時間比常年偏早,提前了23天。同日,張家口也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根據觀測,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降雪量達到了暴雪量級,其中,延慶賽區降水量達到10.1毫米,山區積雪深度最大超過20釐米,張家口賽區在此輪降雪中,降水量達到25毫米,山區積雪深度最大超過30釐米。

“利用這一輪降溫降雪天氣,延慶賽區高山滑雪中心和張家口賽區將積極開展人工造雪作業。”趙衛東說,從全球範圍雪上項目舉辦情況看,爲保障比賽用雪質量,國際重大賽事基本採用人工造雪。人工造雪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趙衛東解釋,首先,人工造雪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產生影響。延慶賽區造雪所需水資源由佛峪口水庫和白河堡水庫聯合供給,生活與造冰供水所需自來水由佛峪口水庫壩下集中供水廠供給。北京市水務局的數據顯示,冬奧會賽時需水量佔延慶區現狀用水總量的1.6%,佔延慶區本地水資源量的4‰;賽後需水量佔延慶區現狀用水總量的2.3%,佔本地水資源量的6‰。因此,延慶賽區並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冬奧會賽時和賽後用水量不會對延慶區用水安全產生影響。賽時張家口賽區需水量佔崇禮區用水總量的9.8%,佔崇禮區水資源量的2.8%。上述數據表明,張家口居民生活用水不會因爲造雪受到影響。張家口市已經實施雲州水庫調水工程,該工程自建成以來,已向崇禮區累計調水521.6萬立方米,有效減少了崇禮區地下水開採量,防止地下水位降低。

“其次,通過制定賽區供水安全保障、污水處理、節約用水等措施,提升賽區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滑雪場優先利用收集貯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等作爲人工造雪水源。人工造雪系統採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能化造雪系統,能夠根據外界環境動態保持最佳造雪效率,節約用水。通過對氣象等情況的實時監測,選擇最適宜的條件下啓動造雪機,避免造雪使水資源浪費。”趙衛東說。

新京報記者 吳爲 攝影記者 侯少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