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45,

大型醫學人文訪談節目

《全民健康學院》之“良醫”溫暖上線!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醫學部 主任 於生元

帶着鑽勁兒的“好奇寶寶”

頭痛,一個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病症。據統計,只有1%的人沒有感受過頭痛,而90%以上的頭痛尚未找到病因。

在於主任的白大褂上有一個哆啦A夢的神奇口袋,裏面裝着各種看似與頭痛毫無關係的小玩意兒,手電筒、曲別針、音叉、小錘子……於主任說,這些小工具都是他排查頭痛的得意“助手”。

在大家的眼中,於主任就是一個“好奇寶寶”,凡事都喜歡鑽研,喜歡問個爲什麼。

20世紀80年代,國內外頭痛疾病的基礎和臨牀研究比較落後,資料也非常少,可以說在頭痛研究這方面在國內是“一片空白”。

沒有統計數據,沒有臨牀研究的症狀彙總,沒有治療頭痛的參考方案和研究模型……正是於主任的一股鑽勁兒,毅然開啓頭痛領域的研究。

在80年代,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如現在如此便捷,爲了拿到一份文獻,每月只有80多塊錢的他,毫不猶豫地拿出50多元來複印資料,即使僅有一點研究價值,對他來說也彌足珍貴。

研究頭痛領域就像在走迷宮,至今,他已經堅持了近40年。他帶領團隊從無到有,創建了頭痛實驗室,建立頭痛研究模型,制定了中國頭痛方案。

患者至上 獨特服務理念

對待患者,於主任總結了三點,服務意識是根本,還要有服務技能和服務藝術。

給患者用藥他也有自己的心得與獨特的服務理念,他認爲,患者用藥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有效,再就是要經濟便宜。

而他的這份醫者仁心,卻遭來患者的投訴與誤解,只因開出的藥品價格太便宜!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醫患故事?現階段,對於頭痛,於主任還有哪些獨特的治療方法?

今晚7:45《全民健康學院》之“良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學部 主任 於生元 爲您帶來他的醫學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