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 创始人

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我叫刘飞。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你好,邻居》。

我小的时候住在筒子楼里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相似的经历,我们筒子楼自己是没有厨房的,所以我们都在过道里做饭。我每天放学回家以后都是在各种各样的气味当中穿梭,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那个味道。

我还记得我们家旁边有个钟爷爷,他做的饭是最好吃的,那个时候我们邻居之间就像一家一样。我们到哪家里去做作业、吃饭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邻居生活。后来我们搬到了楼房里面,好像人和人之间就越来越走的远了,邻居之间也逐渐不认识了。

这张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经常我们在电梯里会遇到我们的邻居,但是打个招呼也很尴尬,大家觉得这个人应该还是挺熟,但不知道他是谁,姓什么?或者他在做着什么?邻居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国青年报》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我们有80.9%的人感觉到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有40.6%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仅有18.5%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向邻居求助。

那么我们真的是不需要我们的邻居了吗?在我们服务的街道肖家河街道,有一个外来打工的小伙子。有一天,他突发哮喘。

正好赶上他的药用完了,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就扑倒在楼梯间里,呼吸很急促,情况非常的紧急!这个时候张大爷正好路过,看他这种情况,就知道他的药没了,穿着拖鞋一路狂奔跑到药店去给他买来了药。等他回来的时候,这个小伙子已经被其他周围的邻居搬到楼下去了,大家也打了120。张大爷赶紧把药给小伙子吃了。后来小伙子的父母带着礼物一家一家去拜访邻居。他说医生告诉他们,如果再晚一会儿,他们的儿子就死了!幸亏他周边有这样的好邻居家,邻居其实是我们身边最友好的人。

我们有一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他们也可能成为我们最需要的人。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呢?我们的邻里关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这两个字。冷漠!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你们认识你们自己的邻居吗?你楼上住的是谁,你楼下是谁,你这个单元一共有多少户,你拜访过多少户?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想到你自己的邻居吗?或者说邻里关系梳离,社区公共生活匮乏,已经成了我们身边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这个社会问题又是我们视而不见的问题。

爱有戏作为一个社工机构,我们在社区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在社区做了一个项目叫义仓。

我们动员社区的居民每个月进行一些非现金的小额的捐赠,包括旧物、洗化用品,还有时间。我们鼓励社区的居民组成志愿者团队,一起把这些居民捐来的物资送到困难家庭,送到老人的家里。我们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人的社会,所以我们为了此项工作专门研发了一套软件,为了建构起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那么通过这套管理软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捐赠的来源,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位志愿者送到哪儿去帮助了我们哪一位邻里。

在我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义仓这样的一个志愿者行动当中,我们邻里之间也开始有了这样的互助关系。其实义仓并不是爱有戏的发明,义仓在我们的社区当中发生了很多的改变,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些问题。

这位老师叫余中国,他是一名重度的癫痫病患者,他从来没有工作过。我们在义仓去帮助他的时候,我们的志愿者被他旁边的邻居告知这个人是一个不值得帮助的人。因为他经常污言秽语,他经常去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把邻居挂在外面的衣服弄脏或者去干一些其他的坏事。

邻居都觉得这个人难道还需要帮忙吗?大家都很厌恶他。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义仓帮助了他两年之后,忽然有一天他就开始早晨起来扫院子,一直扫到现在,坚持了四年多的时间。后来我们知道其实余中国的身世非常的凄惨,他是一位孤儿,他后来被人收养,收养他的这家人就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自己又有严重的癫痫病,它一直是在被歧视被嫌弃的环境当中长大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他说我的父亲告诉我,不要用你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优越的成长环境。其实我发现我们如果对这样的人给予帮助,我们会发现在他身上就会种下一颗种子,会慢慢发芽,慢慢长大,我们周边的环境也会变得更加的好。因为有了余中国这样的行动,所以他的邻居也开始觉得余中国是一个好人,所以他们到冬天的时候会送衣服,当他发病的时候会拿筷子缠着毛巾去缓解它的痉挛,一个邻里关系就这样变得和谐起来。

义仓其实起源于中国的隋唐,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到明清的时候,每一个宗祠都建有自己的义仓,他做什么事情呢?他照顾鳏寡孤独,修桥修路,兴办义学,他是我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当中的瑰宝。但是由于在上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宗祠的没落,义仓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代义仓的兴起是在2010年的1月,爱有戏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追随者,到后来的推动者,很荣幸地加入了义仓复兴的行业。

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当中去挖掘它的灵魂,来重构我们温暖的社区的互助关系?我们爱有戏就一直致力于这样的探索。我们开发了除义仓以外一系列的项目,比如说这个项目叫义集,它也是义仓的一个子项目。

其实这个项目特别的简单,哪家没点旧东西?我们在旅游当中一时冲动买的一些项链,我们小孩子看旧的漫画书等等,其实这些每家每户都有的。我们在社区兴办这样的集市,让每个人把自己家里的旧物拿来卖,卖的钱买成物资捐赠给义仓。在义集市我们也搭建了很多邻里交流的平台,让每个邻里都有机会去聊聊天。我们还在社区里做了义仓的另外一个子项目叫芳林驿站。

这个项目也很简单,我们在一个大的小区找一个犄角旮旯,也许这个地方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也就几十平方米把它变成一个公共空间,让社区的居民都有机会在这里来交朋友。我们办亲子互助家长会、读书会、英语讲堂、网球队、篮球队、我们还办病友会,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各种的邻里都有可能在这个社区当中互助起来。这些老师就是我们社区当中最普通的居民。

比如说这位帅哥就特别的受欢迎,他叫刘洋,因为他长得很帅,他又会做非常拿手的美食,所以他是我们很多女性的偶像。其实他们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可能融入到我们社区的环境当中来。就是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项目,你会看到邻里好无价宝。

我们在自己的孩子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我就不希望我的孩子打游戏,我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你自己的孩子打电脑游戏?我就喜欢下楼跟我们的院里的其他家长一起来办个小读书会,然后我们大家轮流来做。这样,老师带着自己的孩子也读了书,我们也教育别的孩子,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志愿者。我想分享一下杨晓青老师的故事。杨晓青老师她退休之前是一名军医,他的生活条件其实非常的优越。

这位和她在一起的叫杜阿姨,她是我们社区的一名清洁工,他们两个都是特别有爱心的人,他们做《一个观众的剧场》,就是到社区为重度的残疾人表演节目,跟他们聊天。与他们搭建关系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购一些生活物品,就做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他们整整做了八年。现在已经有几百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去做关爱老人的事情。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你们跟你们的父母居住在一起吗?可能有的根本就不在一个城市,有的即便在一个城市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可能不跟你爸妈住在一个小区,你们会不会牵挂自己的父母,他们今天有没有吃饭,他们的安全有没有保障,有没有其他的人去关心他们?这些好邻里他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帮助你去看望你自己的父母,让你这种担心放在肚子里。

在杨晓青老师帮助的家庭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这位老人叫肖青云。

当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他每天都会锻炼身体,因为他人生有一个非常大的愿望,他希望他的女儿死在他的前面。他的女儿六十多岁,是一个重度的智力残疾,所有的吃喝拉撒都需要肖爷爷来照顾。我们的志愿者第一次进入他家的时候被他赶出来,他说你们是来作秀的,他不相信这些陌生的邻里会来帮助他。九年过去了,今年的4月份肖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知道他是带着欣慰走的。因为他说我的女儿一定会有人管的,我可以展翅高飞了。现在肖爷爷的女儿已经到了养老院,但是我们社区的这些居民还是会去看望他,因为他是我们心里的牵挂。

这样简单的一个邻里关系的构建,我们是不是一直都会感到很幸福。2018年,杨小青阿姨被诊断出患了肾癌,对她也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平时那么乐观,身体那么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变成一个危重的病人。就在这个时候,杨小青阿姨的志愿者朋友和他帮助的部分老人颤颤巍巍地到了杨晓青住院的医院,给他做了一场《一个观众的剧场》。

大家为她唱歌,为她跳舞,和她聊天宽慰她。杨晓青阿姨说,真没想到我也会成为一个被帮助的人。其实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样我们也会获得很多。有一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的恩报。

那么怎么开始这一切?有的人说我们都不认识自己的邻居,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构建起这样的一个互助的关系?中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叫百家饭,特别是小孩,如果身体不好的话,经常都会有他的奶奶爷爷带着在村子里一家一家去募集一勺米,然后把这些米熬成粥。给小孩吃了以后好像身体就会变得很健康,不知道在北方有没有这样的风俗。我们就受中国的传统民俗的影响研发了一个新的项目叫一勺米。

我们鼓励社区居民鼓起勇气去敲开陌生邻居家的门去募集一勺米,募集的过程就是跟邻居交流认识的过程。我们集中在一个社区当中把它熬成粥,在社区里派发。

大家看这张照片,很有趣。大家其实都不缺那口吃的,但每次百家饭在做派发的时候都会排长队。我想大家吃到的不光是一口粥,他吃到的是社区的一种温暖。这顿粥跟我们平时吃的特别不一样。在社区当中这些项目是为我们社区居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交流起来,让我们有机会成为熟人,成为朋友。

这个社会也会因为我们自己行动变得有点不一样,变得有点温暖,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嘛。

通过我们的倡导,现在已经有超过三十五万人通过一勺米去认识自己的邻居,义仓也由我们一两家在做,到现在一共覆盖了二十六个省,八十个城市,一千五百个社区加入了义仓的探索。我想义仓文化,义仓精神所带来启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想义仓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也不是济世悯人的雄心,他甚至不是助人自助的目的。义仓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人和人之间基于爱而交往的幸福。

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从认识我们的邻居开始,一点一滴地去改变我们的社区,通过改变我们的社区,也会逐渐地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的温暖。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勇气走出自己的家门,给自己的邻居一个微笑,发自内心地很真诚地对你的邻居讲一声。你好,邻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