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公寓房”的外套,“羣租”有了新的套路。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投訴稱,浦東新區尚博路366弄裏,多棟別墅被“改裝”後羣租。在多方交涉中,二房東堅稱自己是“專業團隊”,不可能是羣租。

別墅區成了羣租重災區

投訴人李先生稱,小區內的別墅羣租現象已經出現很多年了,由此帶來諸多安全問題、衛生問題、擾民問題等,尤其是羣租別墅周邊的別墅業主更是叫苦不迭——私家車位經常被佔、地下室門口被扔生活垃圾、被迫忍受噪聲、自家周圍人員複雜,每天都提心吊膽。

今年9月,別墅區又有新裝修,小區的門禁系統莫名損壞,甚至能看到有租客搬進這一區域。

此後,業主將這一現象多方投訴,東明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分別接到反映,尚博璐366弄灣流域小區37號、73號、95號存在羣租現象。

9月23日,城管中隊會同街道平安辦、安監、居委、物業、投訴及業委會人員到現場查看,現場由二房東陪同。

在37號別墅,二房東將原有格局分割爲14間房屋出租(其中地下室3間,一樓4間,二樓4間,三樓3間),由於無法進入所有房間,現場隊員無法確認衛生間數量。現場查看時未見租客在場。

記者從流出的現場執法視頻看到,一名二房東代表否認是羣租,只說是公司成套租下別墅。換言之,居民認爲的羣租,已經被二房東有組織有規劃地包裝成公司經營的“品牌公寓”。另一方面,視頻中的執法人員反覆質問:“爲什麼不讓我們進去看?”“過道爲什麼還隔成了房間”“這房子實際租客數量不能超過6人。”

已責令恢復房屋原貌

與此同時,9月23日現場,經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約談二房東,其同意在9月29日前整改完成。城管、平安辦表示,將於9月29日進行整改情況複查,如當事人未完成整改,將於當天由街道平安辦組織整治。

不過,細心的業主發現,就在執法結束的第二天,二房東仍堂而皇之地帶租客進入別墅區看房子。並對阻止的業主稱,是業主“讓他沒法活”,“要不好,大家一起不好!”

業主當場報警。 9月26日,執法隊對相關當事人開具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9月29日前自行完成整改,同時,中隊上報街道將組織開展聯合整治。

9月28日從下午開始直至深夜,有業主看到,73號別墅一直在往外搬運物品,開始撤離。

9月29日,東明路城管中隊聯合公安、街道平安辦、建管中心對該三處房產開展聯合整治。

整治情況通報顯示,關於小區內37號,由於前期無法進入所有房間,未確認衛生間數量,此次入戶現場確認後發現,該處號房型爲6室2廳4衛1廚,住6戶8人,符合最小出租單位出租的要求,陽臺、廚房、衛生間、地下室未出租住人,檢查中發現當事人涉嫌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改爲衛生間、廚房間的行爲,已對當事人開具責令整改通知書,並約談當事人。

關於小區內73號,拆除違章隔斷3間,清退裏面居住人員,未發現地下室有人員居住,現場完成整改。

關於小區內95號,拆除違章隔斷3間,清退裏面居住人員,未發現地下室有人員居住,現場完成整改。

整治過程中,中隊同時要求物業加強對37 號、73號、95號人員進出的管理,如有返潮及時上報。

10月底,中隊已對37號上門進行復查並確認情況,該房屋已恢復相關房間使用屬性,完成整改。

此外,經向物業、居委瞭解,暫未發現該3處房產進入大量裝修材料及人員頻繁出入情況。執法中隊也將對該3處點位進行常態化管理,防止羣租情況回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