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的第一步,往往就是了解,若想結識相處,就必須要對對方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可如何才能簡單且準確地瞭解一個人,其實是門大學問。

想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從這4方面出發,無疑是最有效的。

言行舉止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或許可以進行僞裝,但他絕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僞裝。

所以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之中是可以瞭解到對方的。

因爲言行舉止就是一個人內在的體現。

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之中就可以得知對方的品味,人品,道德、修養。

就比方說,一個總是喜歡打斷別人說話的人,那麼他的品德和修養必定是極差的。

而品德和修養若是不好,那麼性格和三觀大多也都不敢恭維。這樣的人需要謹慎對待,絕對不能輕易與其深交,不然對你來說必定沒有好處。

再比方說,一個人總是傾聽別人說話,很少插嘴,但當別人說話有缺漏時,他總是能第一時間替人補上,緩解尷尬,那麼這個人的品德與修養必定是極其優秀的。

不管是結交朋友還是尋找對象,人品都是最關鍵的。

而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之中,就能清楚地瞭解其人品,然後方便你作出判斷。

只要掌握了這種方法,那麼你就能不動聲色地輕易瞭解到一個人。

性格脾氣

從言行舉止去觀察一個人,雖然能讓你很方便地瞭解一個人,但這種瞭解往往只是很淺顯的。

若想深入瞭解一個人,那麼還需要對其性格與脾氣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性格和脾氣,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爲。

性格一般都分爲這幾種:外向和內向;大大咧咧和細心謹慎;熱情和冷漠。

脾氣一般都分爲:暴躁和冷靜;溫柔和粗魯;大方和小氣。

不同的性格脾氣,往往也對應了不同思想行爲,從這上面很容易便能推敲出一個人的其他方面,從而更深入地瞭解一個人。

習慣喜好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習慣和喜好自然也都不相同。

從一個人的習慣和喜好上,往往可以更清楚地瞭解一個人。

比如,對方的喜好是去夜店,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出,他的性格是外向的,平時比較愛玩,身邊的朋友魚龍混雜,但大多都是異性。喜歡去夜店的人,心性很難定得下來,與之相處需要多費很多功夫。

又比如,對方的喜好是喜歡宅在家裏看書或追劇,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性格是偏內向的。他們平時的生活圈子比較簡單,所以生活也比較乏味。雖然這樣的人容易相處,可同時也要能承受那種枯燥孤獨的生活。

而喜好之外,還能從一個人的習慣上,瞭解一個人的各方面信息。

比方說,在公共場合習慣拿紙巾出來擦拭椅子,然後才就坐,那麼說明這個人是存在潔癖的。

又比如,一個人做事太有條理,絲毫不允許半點錯亂,那麼證明這個人其實有較強的強迫思想。

根據這些習慣,會讓你更輕易瞭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習慣性的小動作,也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性格與內在思想。

比方說,說話的時候喜歡揉搓雙手的人,往往有些內向,不容易表達自己的見解。

還有,喜歡舔上嘴脣的人,內心世界是比較脆弱的;喜歡皺眉的人,比較善於思考問題;喜歡操心,往往是對自己的不自信等等。

從這些方面,都可以幫助你去更深入地瞭解一個人。只要找準方法,那麼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實並不難。

心中志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志向,只不過有些人的志向看起來比較宏大,而有些人的則比較平凡。

但無論如何,都不影響我們通過這些,來了解一個人的各方面信息。

胸有大志的人,往往具有極強的野心,以及好勝心。而且這類人往往情商與智商都很高,他們不甘願過着平庸的生活,而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某種大成就。

而胸無大志,只想平平凡凡過日子的人,內心是比較容易滿足的,這樣的人往往會比較隨性,甚至是比較懶。

他們不願意去花費太多的心思,也不想去爭奪太多世俗所認可的事物,他們只想順其自然,用最簡單和樸素的方式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從一個人對理想的認知與追求方式,就能看出,他對於人生的要求以及目標。

只要瞭解這些,那麼你就能很輕易地瞭解他的內在。

在瞭解一個人時,我們可以先通過言行舉止來對他進行初步判斷與分析;然後再深入剖析其性格和脾氣,做出歸類;接着,再通過觀察和了解對方的性格喜好,來確定對方的內心世界;最後,再通過其理想與志向,瞭解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

只要做完這幾步,那麼絕對能對對方瞭如指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