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養老產品正式開售,四大城市同步“上線”!各家都有啥打法?已有理財公司聯手分行… 

預熱多時的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12月6日齊齊在武漢、成都、深圳、青島正式開售。四隻產品均爲五年期封閉運作,風險等級爲二級或三級,業績比較基準最低5.0%,最高8%。

養老理財開門紅備戰其實早已開啓。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相關試點理財機構的分行已通過駐點宣講、深入社區等形式爲養老理財產品儲備了適銷客戶,圈定重點客羣。試點理財公司將和當地分行聯手開展定製化營銷。

三大特性鑄就“真”養老屬性

普益標準研報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銀行和理財公司發行的養老類理財產品共406款。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名字傳遞出濃厚養老理念的產品,居然中短期佔據絕對份額:6個月-1年產品佔比達到45.07%,1年-3年比28.82%;而3年-5年及更長期限產品合計只佔8.86%。

也就是說,產品都到期了,可能投資者都還沒開始老。更別說這些養老型理財產品在投資門檻、資產投向及申贖規則等方面,與其他理財產品並無本質區別,所以市場對此前諸多養老型理財“同質化”和“無法凸顯養老屬性”的質疑,不絕於耳。

經過監管嚴格甄選、試點機構內部多輪論證的首批養老理財究竟如何破局,演繹“養老”本色,業界高度關注。

從首隻產品的要素上來看,我們能清晰感知業內人士此前對養老理財特殊政策安排的期許,呼聲最高的幾點已經實現。而正是這些特性,鑄就了首批養老理財產品真正的養老屬性。

一是底層資產層面,五年起步的投資期限決定了養老理財可以進行、並且適合進行跨週期的長期限投資,能分享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的領域的長線發展紅利。以建信“安享”爲例,其入池資產是分行嚴格篩選過後的優質“高新精尖”企業項目,綠色金融、碳中和、租賃住房等ESG領域投資是重要配置方向。

除此之外,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在符合監管規定的投資範圍內,可靈活配置一定比例的另類資產,以平滑組合波動。以工銀理財發行的“頤享安泰”爲例,該產品以貨幣基金、債券及債券基金、存款等的投資比例達80%—100%,而金融衍生品類資產比例最高可達20%,用於套期保值目的。

二是運作機制層面,養老產品設置了更人性化的申贖制度、更靈活的流動性安排。有理財子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不同年齡段的客戶,其流動性需求、風險偏好、收益預期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客戶適合一次性買入,有的客戶則適合以定投的方式買入。以招銀理財爲例,該公司產品一方面增設分紅安排,產品成立滿半年後可按季度分紅;另一方面,針對投資者罹患重疾等特殊情形,設置了提前贖回安排,以彰顯人性關懷。

三是風險保障層面,養老產品建立了目前約28萬億銀行理財中最強有力的風險抵禦機制。例如,光大理財的養老產品建立了風險準備金、平滑基金、減值準備三重疊加的保障機制:設立收益平滑基金機制,將產品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部分,按照50%納入平滑基金並進行專項管理,根據產品業績表現,專項用於合理平滑養老理財產品收益;設立風險準備金,按照管理費收入的20%計提風險準備金並進行單獨管理;結合預期信用損失方法充分計提減值準備,按照產品投資資產的0.5%計算附加風險資本,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爭取打贏養老理財“開門紅”,業內人士也有呼籲

首批養老理財產品,不僅僅意味着試點理財公司的產品貨架上多了一隻中低風險的、業績比較基準相對較高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它承載着的,是理財公司內部對配置資產、投資策略、市場銷售、操作風險、投資者保護、聲譽管理等全流程嚴陣以待;是優化投研人員配置、並在科技系統上加大創新功能模塊部署;是充分借力集團資源和母行渠道,共同完善養老綜合服務方案。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爲,從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身的角度來講,養老理財產品爲銀行理財子公司轉型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方面是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另一方面,從銀行端來看,銀行在養老保障市場上有一些優勢,包括客戶、產品體系豐富等,銀行介入到商業養老保險體系當中,能更充分發揮其在這個領域中的優勢,可以成爲銀行理財產品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首批養老產品,需要充分借力母行網點渠道和對公業務優勢,觸達較廣客羣。

“我們前期做好了深圳分行17家支行的客戶培訓工作,一是針對高代發、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客戶開展對公定製化營銷;二是對原住民居住較密集村委會和一些大型社區進行定點宣講;三是將對一些細分客羣,比如警察、醫院生、教師等進行重點覆蓋。”建信理財相關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爲以更高效的方式提高養老理財的人羣覆蓋面,目前有業內人士呼籲監管部門做出更細化的優惠政策安排:

一是建議在獲得牌照的商業銀行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給予稅收優惠,對投資端的資產增值稅及個人所得稅予以減免;

二是建議對參與對公養老理財的企業配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於購買對公養老理財的員工給予一定的個稅減免,以此提高員工養老理財意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