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收十餘個漲停板,受深交所問詢後,天津廣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000537.SZ,下稱廣宇發展)股價再次出現異動。

12月6日9點25分,廣宇發展封漲停板,上漲10.01%,截至中午收盤,股價報收21.99元/股,總市值達到409.57億元。這次股價異動與此前原因一致,均爲廣宇發展更換業務,全面退出房地產,轉投新能源。

今日早間,廣宇發展對外公告,公司擬置出全部23家子公司股權,置入魯能新能源100%股權。其中,上市公司13家子公司股權魯能新能源100%股權置換,其餘10家子公司股權現金出售給魯能集團。置出資產交易對價爲249.06億元,置入資產交易對價爲117.08億元。

交易前,魯能新能源由魯能集團和都城偉業共同持有,前者持股18.64%,後者持股81.36%;交易後,該公司由廣宇發展全資持有。

因魯能新能源主要經營新能源發電業務,這意味着,後續廣宇發展將不再從事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業務變更爲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投資和運營。

自3個月前公告資產重組計劃後,廣宇發展已多次對外披露資產重組進展。受此影響,期間廣宇發展股價持續上漲。僅在9月3日至9月24日期間,廣宇發展就連收13個漲停板,股價漲幅也達到245.23%。

對於股價上漲,深交所要求廣宇發展確認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9月24日,廣宇發展回應深交所問詢函稱,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基本面上正在籌劃資產置換。

而此次資產置換之所以引起股價大幅上漲,則源於置換的正是當下處於風口的新能源。

西南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在“雙碳”目標的發展背景下,政策大力支持清潔能源。在“雙碳”目標的發展背景下,碳排放問題的根源在於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風電、光伏等一系列新能源發電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2020年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指出,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要達到11%左右,後續逐年提高、到2025年達到16.5%左右。

最新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印發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佈式並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佈局。到2030 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這個具有前景的市場中,魯能新能源已經深耕多年。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企業之一,業務範圍包括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等,曾先後投資開發了國內第一批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第二批光伏發電特許權項目,承擔建設了國網公司首個光伏扶貧“青海格爾木光伏發電項目”,建成當時國內離岸距離最遠、單位規模最大、施工條件最複雜、電壓等級最高的江蘇東臺海上風電項目。

不過,西南證券指出,目前新能源發電以央國企佔據主要市場,魯能新能源規模僅位居行業中下游水平。

由於電網公司需要按照政府確定的價格採購其覆蓋範圍內新能源項目的所有發電量,所以新能源發電項目在運營階段並不存在實質性的競爭,行業內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對於自然資源良好、上網電價效益更大的地區的項目獲取。

由於新能源發電行業的資金、技術等壁壘較高,大型央企及國企競爭優勢相對明顯,目前以“五大發電”爲代表的大型發電集團是新能源發電行業的主力,佔據市場龍頭地位。

根據各家公司公告,在2020年底國內風電裝機規模排名中,前五名分別是國家能源集團(46GW)、國家電投集團(30.9GW)、華能集團(25.3GW)、華電集團(19.9GW)、大唐集團(19.1GW)。在2020年底國內風電裝機規模排名中,前五名分別是國家電投集團(29.6 GW)、中廣核集團(7.3 GW)、三峽集團(7.1 GW)、協鑫新能源(6.5 GW)和華能集團(6.5 GW)。

而2020 年底,魯能新能源風電裝機量 2.7GW,光伏裝機量 0.7GW,均位居行業中下游水平。

在這條賽道上,魯能新能源當下規模雖不大,但裝機容量在快速增長。根據公司披露,截止至2020年末,魯能新能源(含中國綠髮)陸上風電總裝機量達229萬千瓦時,發電量達191億千瓦時,光伏發電、海上風電總裝機量分別達69萬千瓦時和40萬千瓦時,處於上市公司中上游。截至2021年3月底,魯能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達到348萬千瓦時,較2019年底增長112%。

同時,魯能新能源制定了“十四五”期間新增新能源裝機30GW目標,裝機量年複合增速約 60%,其中包括在建裝機規模55萬千瓦,計劃在建指標609萬千瓦,儲備資源722萬千瓦,跟蹤資源1675萬千瓦。

本次資產重組完成後,廣宇發展或許能憑藉新能源風口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根據廣宇發展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營收30.10億元,同比下降17.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18.83億元。

不過,廣宇發展也將因此面臨巨大的融資壓力。西南證券分析稱,根據裝機目標,魯能新能源將在2022年進入融資高峯期,預計資金缺口約895億元。資金缺口的可能來源股權融資、收益和銀行貸款與債券融資。

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根據魯能新能源發佈的早期文件,魯能新能源置入上市公司後或將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合計約180億元,佔資金缺口約20%;魯能新能源2021-2025年預計總歸母淨利潤約176億元可用於再投資;剩餘539億元可能通過債券和銀行貸款募集,若開發融資80%依靠銀行貸款計算,預計銀行貸款431億,發債108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