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个十多年前拍的电视剧《帝师刘伯温》。剧中的刘伯温是鲍国安老师演的。

它的主题歌挺有意思:

一步一重天,百步上云端,

数兴亡,看九州,

星汉灿烂。

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远,

举大业,从容一笑定中原。

治国有胜算,书生不用剑,

任风云变幻巧周旋,

披肝沥胆,男儿须争先。

压千钧,默默挺起双肩,

为民解忧患,慷慨除权奸,

一生进退不能谈,

功业无限,天地无边,

百姓无怨,江山万年……

它说的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民不聊生。龙典寺小和尚朱元璋揭竿起事,率兵攻入应天府。在得知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后,遂亲至他的家乡青田(非今浙江省丽水市下辖之青田县,而是今浙江省温州市下辖之文成县),请出了隐居在那里的刘伯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刘伯温出山后。以“帝师”“王佐”的身份,辅佐朱元璋西平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江山一统后,他又帮助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然后功成身退,可是奸相胡惟庸却仍不想放过他,几次阴谋加害。刘伯温之死也成为了千古迷案。

那历史上的刘伯温,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半开国丞相可算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一个是西周的开国丞相姜子牙,再一个就是大明开国丞相刘伯温,而三国蜀汉的开国丞相诸葛亮,只能算半个。所谓“神一般的存在”是指他们都不仅能掐会算,更有通天彻地之能,鬼神莫测之机,前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说诸葛亮只能算半个,是因为他和前两位比起来,更多的还是倚仗他的绝顶聪明,成就功业,换句话说,就是他的能力也并非完全靠人力所不能及的。其实,前两位,又何尝不是?但在民间传说中,他们被神话的程度要更深,检索他们的事迹,很多时候,简直就是可以当作神话故事来读了。

我想,相对于姜子牙和诸葛亮的事迹来说,大家对刘伯温的事迹,就可能比较陌生了。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刘伯温的故事吧。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生于1311 年 7 月 1 日,浙江青田人。他的曾祖父名叫刘濠,南宋末,曾做过翰林院的掌书。宋亡后,其乡里侠士林融准备起兵抗元复宋。事情败露后,元朝廷派专使来调查林融一党,很多无辜的人都被牵连了进去。一天,刘濠将元使请至家中,趁机将其灌醉,然后放火烧了房子,连同名册也一起焚毁了。待元使酒醒,一见名册被烧,担心无法交差,刘濠遂乘机将一本改过的名册交给元使,因此使许多被牵连的人都逃过了一劫。

刘基年幼时,就聪明异常,12 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14岁,他进入了郡庠(即府学)读书。一部《春秋》, 他只默读了两遍,就能背诵了,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泰定四年(1327 年),17 岁的刘伯温离开了府学,拜在处州名士郑复初门下,学习程朱理学。郑复初曾对其父说:“您能得到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肯定是因为您祖上积有大德,这孩子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不世之功业。”

这一时期,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热衷于天文地理、兵法算学。据说有一次, 他去探访程朱理学的故里——徽州,得知在歙县南乡的覆船山(又名羽山,是一道教圣地)有本《六甲天书》,便前去寻找,结果发现那里竟存在着一个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一种宗教,因崇尚光明,是以又称明教。该教大约是在公元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的。元末,红巾军北伐。红巾军的主要将领就多为明教中人,再后来,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逐渐演变为了白莲教。“明教”到清代,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在民间流传)教会,难不成那里就是金庸笔下的光明顶?

此行,不仅使刘伯温得到了《六甲天书》, 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信徒。

回家后,他就开始研究起了这本专门讲述奇门遁甲知识的《六甲天书》,大家都说他有诸葛孔明之才。

至顺四年(1338 年),27 岁的刘伯温又考取了进士(但名次不甚理想,只是三甲第20名),三年后,授职高安县丞。任职期间,刚正不阿、廉洁自律、颇受当地百姓的爱戴。5年后,辞官归隐。

归隐后,他接受了好友欧阳苏的邀请,来到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在一名为蛟溪书屋的地方住下,以教授村里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

至正八年(1348 年),再次来到杭州。这时,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跟一些有名的方外之士和文人,如竹川上人、照玄上人、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诗文相和,过得悠哉游哉。九年,再度入仕,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但很快就因建言监察御史失职一事,受到台臣的打击,又两次递上辞官文书,再度归隐。

其时,方国珍兄弟乱起于海上,抢掠海边郡县,官府不能制。行省又任命了他为元帅府都事,参与平乱一事。他提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庆元等城的防务,抢修城墙,以使强盗望而生畏,此法果然奏效,方国珍部在碰了几个大钉子后,不得不退回海上。后来,左丞相帖里帖木儿要招降方国珍兄弟,刘伯温又建言:方氏兄弟皆为乱首,不杀不足以惩戒后来者。方氏兄弟听说后,恐惧万分,遣人持厚礼贿赂于他,而他一直是拒不接受。方氏兄弟又派人到京城贿赂朝中大员。朝廷竟不问前方意见,竟自招安了方氏兄弟,并授予了他们官职,还以不识大局之罪,将刘伯温抓了起来,关在绍兴。

没过多久,天下大乱,群盗并起,行省又派刘基前去剿捕,但只给了他一个处州府判的官职,并没有给他兵权。他一气之下,直接弃官回了青田。大元帝国就这样彻彻底底地失去了他这样一个可以安邦的栋梁之材。

刘伯温回到青田以后,仍气愤难平,创作了《郁离子》。“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意谓天下后世若能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他的学生曾评价他的这本书是给有病了的社会开的一个良方——实行仁政,选拔人才,执政者要廉洁爱民。同时,在这本书中,他也表达出了自己怀才不遇,想给社会做点事情而不得的心境。

此时,他的明主朱元璋就该出场了。朱元璋虽是一个粗人,但却很重视读书人。当他领军攻下金华以后,听说了刘伯温的名声,于是便派人带着厚礼前去聘请。开始,刘伯温并没有答应。可能他以为朱元璋不过是个土包子,不足以成大事。但不久,他的好朋友、明军总制孙炎又来劝他出山,言辞十分恳切,他还在犹豫。但就在这时,他听说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宋濂也已经投到了朱元璋的帐下,这才答应出山。

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刘伯温来到应天(今南京)。一来,就向朱元璋呈上了他的灭元方略——《时务十八策》。朱元璋看后大喜,说他这个“十八策”,是“勘定天下之机,措安黎庶之道”(有没有点像诸葛孔明的《隆中对》)。朱元璋还命人建造了一个礼贤馆,作为刘基、宋濂等人的住处,隔三差五就来请教,礼数甚是周到。

当时,朱元璋为不成为众矢之的,搬出了宋室之后韩林儿,尊他为“小明王”。二十七年初,中书省设御座向小明王行礼,唯独刘伯温不肯参拜,并对朱元璋讲:“韩林儿不过是个牧童,而您将来是要成就王业的,虽然现在我们还要打着他的旗号,招揽天下贤才,但也不必如此待他。”

朱元璋又向他询问征讨之计,刘伯温对曰:“当今天下,群雄并起,元朝气数已尽,有能力逐鹿中原者,唯主公与在我们西边的陈友谅和在我们东边的张士诚。张士诚为人怯懦,只知自守,不值得忧虑。陈友谅却仗着他地广人多,一直对我们是虎视眈眈,没有一天不想灭了我们的,所以我们应该先灭了他。陈一旦被灭,张势单力孤,就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后,我们再向北发展,中原可定。”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说:“先生妙计!”

不久,陈友谅攻陷太平,紧跟着又挥师沿江东进,气焰非常嚣张。朱元璋与众将商议对策,竟然不是主张投降的,就是主张退守钟山的,令朱元璋十分失望。这时,朱元璋忽然看到了端坐于一旁,始终没有发话的刘伯温,遂将他召入内室,问他是何看法。

刘伯温愤怒地说道:“凡主张投降与逃跑的,都应该斩首。”

“杀了他们自然容易,可是,大敌当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贼兵虽然骄狂,但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当以骄兵之计,诱敌深入,然后于沿途设伏,以挫其锐气,待时机成熟,再寻机与之决战,只要指挥得法,必能战而胜之。”刘伯温坚定地说道。

朱元璋依计而行,果然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极大提升了士气。

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了安庆,朱元璋想要亲自带兵前去夺回安庆。刘伯温极力赞成。于是,朱元璋就亲自带兵去攻打安庆 了,但从早晨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克安庆。这时,刘伯温又给朱元璋出主意,分兵一支直取陈友谅在江州的老巢。

陈友谅接到老巢江州被抄的消息,无心恋战,下令回师。朱元璋则乘机指挥军队展开追杀。陈友谅竟于乱军之中,被一飞石击中头颅,穿过眼而出。主帅重伤,陈军大乱,很快就全军覆没了。但可惜的是,还是让陈逃回了江州。

其时,驻守在龙兴的陈友谅手下大将胡美意欲归降,但提出了一个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属。朱元璋感到很为难。这时,站在他身后的刘基就用脚轻轻地踢了一下朱元璋的座椅。朱元璋立时明白了过来,答应了胡美的请求,并对他十分厚待。胡美投降后,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如此一来,原陈友谅所占据的江西诸郡县尽归朱元璋所有了。

好了,关于刘伯温的故事,今天咱们就说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木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