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時長不超過30秒,電視劇不能再用片頭片尾註水了

這兩年,大家看電視劇(包括網劇)的時候,有沒有這種體驗:電視劇每集開頭和結尾的混剪段落常常大量雷同,反反覆覆地重現同一個畫面,時長還不短。有的劇集不長,片頭片尾卻很長,掐頭去尾就不剩什麼了。

更要命的是,還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看完整集,最精彩的其實就是開頭結尾的一段混剪,中間部分卻是注水的乏味情節。這是一種拉高播放量、收視率的營銷方式,一集只用拍那些精華鏡頭作爲噱頭,來來回回用,剩下的都是就着這些噱頭湊數的內容,讓觀衆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

現如今,這些都迎來了規範。12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官網公示《電視劇母版製作規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標準報批稿,在時長要求方面,文件指出常規劇集正片時長不少於41分鐘;每集結尾畫面與下一集的開始畫面如有重複內容,時長不超過30秒;“前情回顧”和“下集預告”內容不在正片時長範圍內,時長原則上均不超過30秒。

這就是相當於行業立規,確定一個合格影視劇的基本標準——每集時長有最低線,重複內容被嚴格控制。這也就壓縮了注水的空間,把正片和片頭片尾更細緻的區分開,讓電視劇的製片方和播出平臺沒法在時長上做手腳,用單薄劇情去撐起冗長時間。

一段時間以來,電視劇的種種問題屢屢被詬病,諸如“注水劇情太多”“廣告裏面插播電視劇”“片頭片尾太羅嗦”之類吐槽,頻頻出現。歸根結底,還是因爲行業缺乏規範,頗有點“叢林法則”的意味,製作團隊、播出平臺只想着花式創收,在電視劇裏偷工減料,卻犧牲了觀衆的看劇體驗。

當然,這些被詬病的問題出現,也是有多重原因的。如電視劇的盈利模式較爲單一,影視劇投資結構畸形,出品方和播出平臺的私下勾兌等等,導致原創力不足、“小聰明”過多。從市場需求看,確實也需要更高層面的立規,讓電視劇跳出這種“內卷”,回到更合理的賽道上競爭。

從文件的內容看,規定是很全面的,包括高清、4K超高清電視劇母版製作要求,包括時長、署名、圖像、聲音、字幕、封裝格式和技術質量的要求,並給出了聲畫質量主觀評價方法。越是全面、具體,可操作性就越強,也越有助於業界形成新的行業規範,儘快讓電視劇製作和播出的風氣爲之一變。

看看網絡上的評論,人們普遍對提高劇集含金量是支持的,這也不難理解,這些規定如果得到充分落實,肯定會改善人們的觀劇體驗。行業標準的文件本身是行政性的,但其具體內容卻是市場性的,是綜合長期市場反饋的結果。

接下來,則是行業相關方充分理解文件的用意,真正改變以往的那些套路。這對一些從業者來說可能也並不容易,畢竟這意味着要拋棄既有的某種創收模式,擺脫過去的路徑依賴。但這一步卻是不得不邁出的,這關係到整個中國電視劇的生態。

近些年,有些質量上乘的電視劇,給了人們很高的期待。主旋律的《覺醒年代》《山海情》,出海的《琅琊榜》《歡樂頌》等,都取得了很不錯的社會評價。在這個當口,中國電視劇需要繼續完善規範,抓住這波紅利期,實現整體水位的進一步抬升。

期待這次文件出臺,能夠給行業廓清風氣,讓看電視劇成爲更純粹的精神享受,而非不吐不快又無可奈何的槽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