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健康保險、英國佰仕富人壽再保險聯合上海財經大學正式發佈《2021老年健康保障需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通過3633份有效問卷,全面刻畫我國全人羣對老年健康保險的需求,爲開發適合我國老年人羣的保險產品提供依據;同時對我國健康保險市場的主流產品全面掃描,分析現有產品與老年人健康保險需求的差距,提出建議。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鍾明教授指出,“從調研結果來看,被訪者不僅對老年健康風險有較爲清晰的認知,而且對老年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老年醫療和重大疾病保障和老年失能護理保障等老年健康保險有較大的需求。與之相對的,儘管目前市場上可供老年人選擇的保險產品衆多,但依然存在投保年齡受限、保障週期短、保障範圍小、老年專屬產品不足等問題”。

平安健康保險總精算師兼首席風險官丁雯表示,要加快滿足70歲以上高齡老人保險保障需求,積極研發老年專屬健康保險產品,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設計與覈保規則設計,提高老年人的可承保性;同時拓展可保人羣,進行慢病產品開發,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難關。

“老年健康保障服務不是簡單的支付保險金,而是要建立醫藥生態圈,對老年人用藥和住院治療進行大數據分析,建立數字化健康風險畫像,用數字化工具對各類嚴重的藥品浪費環節進行精細管理,降本增效、節約醫保資源,減少保險理賠麻煩,提高老年人的投保熱情”,英國佰仕富人壽再保險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魏煒認爲。

老年人健康保障問題突出,2.6億老齡慢病人羣難以得到商業保險保障

據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佔總人口的18.70%,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且老齡進程明顯加快。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33年,中國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100年,中國老齡人口的佔比將達到32%。

老齡化提速給國家和家庭帶來一系列問題:傳統養老模式正在受到衝擊,而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問題日益突出,失能人口增加、撫養比增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都已成爲難以避開的現實困境。

這給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形成巨大考驗,其中,作爲第三支柱的商業保險,在我國還存在產品種類少,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疾病特徵的險種屈指可數。《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除老年人高發的惡性腫瘤外,慢性疾病也是老年高危人羣的保障“空白區”,目前約有2.6億老齡慢病人羣難以得到商業保險保障。

從調研數據來看,有74.6%的被訪者最擔憂的老年風險爲老年性重大疾病,其次爲老年身體機能功能性退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67.5%被訪者擔憂老年患慢性病及併發症,還有54.4%、51.9%的被訪者提出對老年免疫力下降引發的小病不斷與老年人骨頭“脆”引致的意外骨折風險。

老年重大疾病進一步引發被訪者對於家庭和個人的影響,在我國目前政府老年醫療及健康管理負擔較大、個人醫療費用支出負擔增加的背景下,作爲老年健康風險有力保障的商業健康保險發揮着日益重要的價值。調研結果顯示,目前被訪者對商業健康保險已形成一定的認知。

從購買行爲來看,數據顯示,73.6%被訪者已經購買不同類別的商業健康保險,其中住院醫療保險的投保者最多,佔比50.5%。其次,有44.1%已購健康險被訪者投保了特定疾病醫療保險,31.1%被訪者投保門診醫療保險,一次性給付保險與高端醫療保險的投保人分別佔比23.2%、10.3%。

老年健康保障需求迫切,85%被訪者具有住院醫療保障需求

圍繞對老年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的需求,調研發現,被訪者對健康養生、就醫服務等信息較爲關注,但對老年健康保險的信息關注不夠。

無論從年齡、身體狀況,還是從生活習慣等不同的維度,七成及以上被訪者都希望獲得健康指標檢測、疾病知識普及、健康養生諮詢等老年健康管理服務。同時,被訪者對體檢安排、護理諮詢、心理疏導等老年健康管理服務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老年醫療服務方面,七成及以上被訪者均希望獲得預約掛號、專家診療等服務。同時,被訪者對就醫陪診、醫療費用墊付、住院綠色通道、中醫理療、代配藥送藥等也有較大的需求。

針對醫療及重大疾病保險,調查數據顯示,被訪者對老年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需求較廣,其中對住院醫療保障的需求最高,佔85%,門急診醫療費用保障與住院護理費用保障分別佔到74%與71%,同時,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對於手術醫療費用保障有需求。

對於老年失能護理,被訪者表示出較大的需求,其中八成表示對失能醫療護理保障有需求,七成左右的被訪者對失能康復費用保障有需求。基於需求,被訪者表現出對商業老年護理保險的積極態度,七成被訪者認爲必須購買商業老年護理保險,但被訪者也表現出對保障程度需求和購買老年護理保險的經濟能力的差距。

老年健康保險供給與需求仍存差距,建議拓展可保人羣、建立醫藥生態圈

從行業表現上來看,由於老年健康風險的特殊性及不確定性較大,商業老年健康保險的經營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即使目前我國保險市場可供老年人選擇的產品超過1000個,基本涵蓋了老年人最爲關注的疾病險、醫療險、意外險、養老險等產品,但依然存在投保年齡受限、保障週期短、保障範圍小、老年專屬產品不足等問題,與老年人羣的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務需求有較大的差距。

針對痛點,《白皮書》對我國老年健康保險的發展提出建議。

首先,研發老年專屬健康保險產品。一方面要求將老年人羣視爲在風險特質上的單獨羣體,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設計和核保規則設計,提高老年人的可承保性;另一方面老年專屬保險產品的設計可以立足慢病人羣,拓展可保人羣,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難關。

其二,規範長期護理保險的工作機制。鼓勵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培訓體系、風控體系以及信息化監管體系的連鎖機構開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服務。由政府牽頭組織養老行業、醫療行業、保險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優質企事業單位,建立一整套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評估標準和行業規範。

同時,創新健康保障醫藥生態圈。對老年人用藥和住院治療進行大數據分析,爲老齡患者長期進行數字化健康風險畫像,在理賠服務上與醫藥相結合,向老年人按需配藥和以需定產,用數字化工具對各類嚴重的藥品浪費環節進行精細管理。

最後,多元化提高健康管理服務。保險公司提供老年人健康保險產品的同時,爲老年人提供多種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對慢性疾病進行預防和檢測,滿足老年人持續治療和護理的需求,提供專家預約、陪診服務、代爲配藥、網上諮詢等便利服務項目。

最後,《白皮書》提出,老年健康保障問題將成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合理解決的社會共識,未來我國老年健康保險的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首先是醫養結合模式,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有機銜接,推動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醫養一體化”發展,實現社會醫養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國龍頭保險企業如平安、泰康、太平、太保等均已陸續佈局養老產業

其次是保險+居家養老模式,這是最爲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老人習慣思維的養老模式,由商業老年健康保險通過提供居家護理服務,將護理保險金轉變爲實際的服務,直接化解老年人就醫、陪護、特殊護理、重症照護、康復等難題,填補傳統健康護理保險在服務方面的空白。

最後是老年健康保險生態圈,未來的老年健康保險可由商業保險公司經營,依託國家政策支持、共享醫療機構信息、與專業養老和服務機構密切合作,形成良性生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