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人物

真正的大國自信,不是要把高明的技術、先進的工藝、高超的施工技巧放在表面給大家看,而是將這些融化在建築中,凝聚成一個單純的表象。最好的體育建築,不是要成爲觀衆的焦點,而是要爲比賽服務,讓大家驚歎於體育本身。

|作者:楊學義

“爲了祖國,沖沖衝!不負人民,拼拼拼!中國必勝,祖國萬歲!中國冰雪,加油,加油,加油!”

1月25日清晨,來自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100多名運動員和教練員代表,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並宣誓出征。

出征儀式由武大靖領誓,宣誓結束後,運動員們將陸續進入閉環管理,做好最後衝刺,全力備戰北京冬奧會。

· 2022年1月25日,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100多名運動員和教練員代表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並宣誓出征。武大靖、隋文靜、韓聰等運動員參加。(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供圖)

隨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北京即將成爲世界上第一座同時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一些人的頭銜前面,也即將要加上“雙奧”二字。

比如,國家體育場“鳥巢”中方總設計師李興鋼,就主持了北京冬奧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和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等場館的設計工作;主持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設計的鄭方,又成爲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壺賽場的設計者。

當《環球人物》記者終於走到冰絲帶前面,內心豁然開朗:與鳥巢、水立方的壯觀華麗不同,冰絲帶傳遞出一種親和力。當人站在場館前,甚至會感覺這座建築很矮,並沒有遠觀和俯瞰時那樣宏偉。但一進入場館內部,就發現別有洞天,一塊1.2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冰面,一下讓人爲之一振。

· 2021年12月28日,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38天,冰絲帶內的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場館佈置。(本刊記者 楊學義 / 攝)

22條絲帶,大道至簡

俯瞰奧林匹克公園,幾座地標性建築熠熠生輝。中軸線東側,鳥巢猶如健壯的猛士,熱烈似火;中軸線西側,水立方猶如“在水一方”的佳人,溫婉動人。而新落成的冰絲帶,則與上述場館拉開了距離,偏安西北一隅,猶如竹林深處品茗撫琴的“隱士”。

在冰絲帶的正東400米方向,是奧林匹克公園的仰山,相對高度只有48米。鄭方對《環球人物》記者說,在最初設計國家速滑館時,他就在心中定下了一條原則,“建築與自然不是競爭關係,所以要將建築儘可能做得更低”。

· 鄭方,北京2022年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設計總負責人,國家游泳中心冰壺賽場“冰立方”設計總負責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

“矮”並不意味着簡單,其實冰絲帶是很“高”的,是設計者將它“摁”到地下。冰絲帶室內有12萬平方米,地上只有3萬平方米,大約3/4的面積被安排到地下。

“作爲冬奧會北京賽區標誌性場館,冰絲帶被賦予了很多期待。當這麼多需求放在一起的時候,是很難同時滿足的,怎麼辦?中國人有句話:大道至簡。越是複雜的設計,承載的內容越少,越是至簡的設計,承載的內容越多。”鄭方說:“真正的大國自信,不是要把高明的技術、先進的工藝、高超的施工技巧放在表面給大家看,而是將這些融化在建築中,凝聚成一個單純的表象。最好的體育建築,不是要成爲觀衆的焦點,而是要爲比賽服務,讓大家驚歎於體育本身。”

剖析時代之變後,鄭方說:“水是剛柔並濟的。從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再到新建成的冰絲帶,‘水’這個意象經歷了從靜態到動態,從液態到固態,再由固態到飛舞的一系列昇華。”與意象之變共生的,是中國從2008年到2022年在思想、理念和科技方面的巨大飛躍。所以,鄭方的兩屆奧運設計作品完成了從飛揚到低調的風格轉變,是一代中國人心態成熟的縮影。

“我們既不能落後於時代,又不能超越時代。腳踏實地,保持一個剛剛好的狀態,這纔是建築真正應當承載的使命。”鄭方回憶了一個設計中的故事,來說明這種“剛剛好”。

冰絲帶建築外圍有多圈“絲帶”,即LED燈帶玻璃圓管,這是整座建築的畫龍點睛之筆。“在最初的設計草圖裏,我只做了8條,但電腦模擬效果不理想。後來不斷修改設計,一度加到了50多個線條,那時候‘絲帶’細得像紗一樣,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一時間,鄭方不知作何取捨,“後來在不斷嘗試中發現,冬奧會在2022年舉辦,不如試試22條‘絲帶’效果如何。”沒想到,22條的“絲帶”數量在速度感表現、工程建造難度和遠近視覺上,都達到了最佳效果。這也預示着,2022年註定是一個“剛剛好”的年份。

鄭方說,無論是設計師還是建設者,對冰絲帶傾注的全部心血都是爲了讓運動員獲得最好的競技體驗。只有將冰面的溫度、軟硬度、平整度調整到最佳狀態,運動員纔能有最好成績。“這個冰面必須是1.2萬平方米的整體,表面平整誤差不超過5毫米。”

爲達到這一效果,冰絲帶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的大道速滑館,因爲二氧化碳作爲製冷劑,不光具備優異的環保性能,更提高了冰場溫度的均勻性和熱回收效率,整個冰面的製冷溫度,誤差不超過0.5攝氏度。這一項項前沿科技,造就了“最快的冰”,在2021年10月舉辦的測試賽中,已經有4名運動員5次滑出個人最好成績。冬奧會速度滑冰中國歷史首金獲得者張虹在冰絲帶體驗後,對鄭方說:感覺自己像是在太空艙裏滑行。

· 一場測試賽在冰絲帶內舉辦。

鄭方說,冰絲帶這個崇尚大道至簡的“隱士”,完全有可能幫助冬奧會健兒刷新更多紀錄。

拼積木,用空間換時間

所謂“隱士”,往往是具備超凡才德學識之人。歸隱山林之前,他們往往已經歷過常人一生未曾經歷的大風大浪。在這一點上,冰絲帶與“隱士”極爲相似。

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速滑館工程項目總經理李少華對《環球人物》記者說,從2018年1月正式開始施工至2019年12月31日最後一塊屋面單元板塊吊裝完成,場館實現封頂封圍,再到室內裝修。在將近三年的時間裏,項目部一直承受着巨大壓力。

· 李少華在工地上。

“2018年1月中標後,我們只短暫興奮了幾天。”李少華說,團隊成員冷靜後便意識到一系列困難擺在眼前。首先,與同類型重點、難度大的工程和體育館相比,冰絲帶工期非常緊張。比如鳥巢工期爲51個月,水立方工期爲50個月,而冰絲帶工期只有36個月。其次,項目部面臨很多未遇到的技術難題。

有人曾這樣形象地描述冰絲帶誕生的四個階段:精耕細作、拔地而起、編織天目、絲帶飛舞。

第一階段爲精耕細作,也就是建造樁筏基礎和地下框架。冰絲帶基坑有11米深,654根基礎樁加強了地基承載力。這與其他大型建築相比,並無特殊,但由於冰絲帶是一座冬季項目場館,且在全球範圍內屬於超大規模,所以它的功能性要遠遠超出其他體育場館。這體現在地下框架上,就是爲功能用房、電梯井等複雜結構服務的大小基坑。

第二階段爲拔地而起,即安裝地上框架、鋼結構環桁架和預製看臺。在地上框架階段,“冰絲帶的48根大柱子都是呈大約70度的傾斜角,每一根的高度和角度都不一樣。”由於結構複雜,受力結構和角度不一樣,所以每根柱子都是特殊的,需要嚴格掌握角度和方向。

從第二階段開始,項目部創新使用了施工方法,將安裝地上框架、鋼結構環桁架和預製看臺同時進行,最後安裝索網結構,這被稱爲平行施工。“以前是第二撥人幹完了,第三撥人、第四撥人幹。現在是第二、三、四撥人同時幹。”李少華說,這實現了讓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地幹不同的事,“用空間換時間”,最後用“拼積木”的方式,將各階段成果連在一起。

· 順序施工與平行施工示意圖。

當地上框架如火如荼安裝時,鋼結構環桁架也在緊鑼密鼓搭建,這是拔地而起的最大難點。“環桁架相當於網球拍外沿的箍,索網結構相當於中間的網。”環桁架被切割成東西南北四個部分,當分別完成後,再拼接到一起。

四座巨型環桁架共重8500餘噸,四個大傢伙在空中相遇並彼此“相擁”時,是雕琢冰絲帶全程中最爲驚心動魄和壯觀的一幕。李少華回憶:“我們經過了反覆論證,確保對接誤差在10釐米以內,最後的實際誤差不超過1釐米,這麼大型的建築,這種誤差堪稱奇蹟。”

· 東西兩側的巨型鋼結構環桁架向中心靠近合龍。(視頻截圖)

在地上框架和鋼結構環桁架緊鑼密鼓施工時,冰絲帶的第三階段“編織天目”,即索網結構安裝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索網就是冰絲帶屋頂,之所以用這個結構,是出於節省材料的目的。據初步估算,冰絲帶採用鋼結構要用掉4000噸左右的鋼材,採用索網結構,最後只用了968噸高釩密閉索。

索網結構的運用,還突破一項“卡脖子”技術。當時,多數人傾向於使用成熟進口索,但國家速滑館總工程師李久林堅持100%使用國產索。一時間,質疑聲不絕於耳。

其實,李久林早已在內心算了一筆賬,國外進口索雖然技術成熟,但價格居高不下,還會在特殊時期因通關等問題耽擱供貨時間。而項目團隊經過充分的摸底調研後發現,國內在礦井、纜車等領域,已經廣泛應用了國產高釩密閉索,只是在生產流程中缺少了索體外層的Z形鋼絲技術,這種技術能夠讓鋼索橫截面緊密咬合,更加堅固。3個月後,項目團隊果然與生產廠家聯合研製出第一根試製索,並通過了第三方機構的檢測。

冰絲帶之後,這項技術又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迅速被應用到上海浦東足球場、三亞亞沙會體育場等大型工程中。

· 高釩密閉索截面圖。建造冰絲帶過程中,國內自主研發索體外層Z形鋼絲,使咬合更緊,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視頻截圖)

雕刻冰絲帶的最後階段是絲帶飛舞。這指的是冰絲帶外立面二層以上的天壇形曲面幕牆系統的安裝。由於場館造型極爲特殊,外立面的全部3360塊玻璃,沒有一塊的形狀和彎曲度是一樣的。玻璃維護結構外,就是那22根飛揚的“絲帶”了,平均每條長620米。每天晚上,22條“絲帶”都會用霓虹點亮夜色,模擬演繹速滑健兒的激情澎湃,這正凝聚了另外一個賽場上,大國工匠永不止步,不斷刷新自身紀錄的偉大卓越。

人與自然共生,充滿智慧

“建築可以融入設計師的時代思考。”鄭方認爲,“一座好的建築,承載着轉譯時代思考的使命,讓各行各業的人都獲得啓迪。”

冰絲帶承載的重要思考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此外,節能、環保也是冰絲帶向自然表達謙遜的方式。

· 工人在冰絲帶施工現場。

設計冰絲帶之初,鄭方緊湊地安排場館空間,壓縮無效空間。“通過壓縮場館兩側的角度,進行下彎,冰絲帶最終呈馬鞍形,來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與同樣佔地面積的大平頂場館相比,這個優化設計節省了1/3的用電量。

大拆大建的時代已經過去。鄭方說,今後的建築一定是科技含量和智慧投入越來越高,用材和排放越來越少,這不僅是建築學面對未來的方式,也是人類面對環境和氣候的解答。正如2018年9月國際奧委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考察北京賽區時所說:“北京正在籌辦一屆充滿智慧的奧運會。”

在與鄭方的對話中,李興鋼回憶起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夕的一件事。“我記得有一次參加國際建築師協會(UIA)體育與休閒建築工作年會時,那時2012年倫敦奧運會尚未舉辦,但場館均已建成。會議上,英國的建築師在介紹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倫敦碗)方案時和鳥巢進行了對比,認爲鳥巢尺度過大並且不易改造,而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不僅尺度適宜而且可拆解,這纔是發達國家在體育場館設計方面的先進理念。我當時不服氣地反駁:‘這是不同國家處在不同狀態的不同需求,不能簡單地認爲此方案就超越彼方案,什麼纔是真正的浪費還未可知。’”

後來的歷史發展,無情地打了英國建築師一記耳光,“鳥巢成爲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開閉幕式場館將被再次利用,其他冰上場館的轉化和利用也是如此。反而,原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所在的片區因奧運帶來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奧運會結束後當地的場館需求大大增加,過於強調臨時性設計的倫敦碗反而不適應新的需求,需要重新建造一個永久性場館。事與願違,這恰恰成爲了對自我理念的一種否定。”

在北京冬奧會週期,鄭方也將自己14年前的設計作品水立方改造成冰壺比賽的冰立方。李興鋼對此高度評價:“2022年冬奧會對2008年舊場館的再利用是一個真正偉大的策劃和設計。從水立方到冰立方改造設計的價值一點都不亞於新建的冰絲帶。”

更重要的是,奧運會只是場館生命的開始,“鳥巢和水立方依然年輕,冰絲帶也是這樣的建築,必將走向永恆”。鄭方相信,這些建築不僅鐫刻着各自誕生時代的思考方式,也將被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寄予更多厚望,“它們一定會隨着時代不斷向前走,一起向未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