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環境執法人員壓茬式督查,各地環保人員入企、入村、入戶檢查排污情況的畫面還屢見報端;如今,通過電腦、手機平臺環境執法人員便可隨時調取信息,實現對排污口的實時精準管控。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年來環境部不斷加強推動無人機、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將非現場監管作爲日常執法檢查的重要方式,用科技的手段逐步替代“人海戰術”,化解基層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難題,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笨辦法”打牢基礎

“十三五”時期,我國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爲確保“大氣十條”順利收官,原環保部動員了5600名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開展了壓茬式交接督查,並抽調部直屬單位千餘人開展不間斷巡查。這期間,各地環保人員入企、入村、入戶調研和檢查的畫面屢見報端,環保人員實地查找並推動解決一大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檢查效果引人矚目。

這種依靠“人海戰術”的“笨辦法”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牢了基礎,但也存在基層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現實問題,急需依靠科技手段來破解。

2016年,生態環境部啓動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歷時5年從長江經濟帶11省市逐步擴大至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專項行動中,除了執法人員要到現場去,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發揮了很大作用。通過“衛星遙感巡查+現場人員覈實”排查模式方法,環境部精準識別並推動解決縣級及以上2800多個水源地1萬多個生態環境問題及風險隱患,逐步形成了水源地風險源遙感巡查技術解決路徑和操作方法。

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航空遙感部主任楊海軍介紹說,如今衛星中心每年定期開展至少1期飲用水水源地衛星遙感巡查,“天眼”實現了對水源地實現動態的監控,守護了老百姓的飲水安全。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對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劃歸到生態環境部門。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長江、渤海、黃河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執法人員每天沿江(海)徒步摸查每一處排口並拍照“打卡”上傳到排污口信息系統,基本摸清了長江、黃河、渤海及赤水河排污口底數。

排污口排查過程中發現的不同類型的排污口 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圖

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陳堯博士說,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不僅有人工現場排查的“笨辦法”也依靠了“高科技”手段。例如在長江排查中,沿江各地組織無人機飛行2300餘架次,首次完成11省份63個沿岸城市2.4萬公里岸線的高精度全覆蓋巡查,影像精度達到0.1米,相當於巴掌大的口子都能看見,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質量。通過“高科技+笨辦法”,長江排污口大排查解決了“往長江裏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裏排?等問題。

“空天地”高科技精準管控

排污口“身份證”樣式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基於近年來環境部相繼組織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長江、渤海、黃河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入河(海)排污口三級排查技術指南》《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航測技術規範》《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解譯技術規程》《入河(海)排污口命名與編碼規則》和《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風險源遙感調查技術規範》等5項標準。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副局長史慶敏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5項標準是生態環境部首次較爲系統地提出現代技術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應用場景、工作流程和技術體系。5項標準的發佈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它們是通過各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踐驗證、反覆修改完善得來的,是對過去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總結和凝練,凝聚了廣大一線執法人員歷經多年的辛勤勞動和智慧付出。同時,也是對下一步非現場執法工作的指導和規範。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持續開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到2025年,基本完成長江、黃河、渤海及赤水河等長江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加快推進城市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強農村水源地保護。基本完成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劃定、立標並開展環境問題排查整治”。

史慶敏說,5項標準均涉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具體工作任務,本次制訂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標準,通過構建入河(海)排污口三級排查工作流程、方法和技術要求,提出無人機遙感航測技術和無人機遙感解譯技術的規範化要求,爲全面摸清入河入海排污口底數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術途徑,可實現區域大範圍全覆蓋精準排查,解決了傳統現場人工排查效率較低、質量難以保障的問題,並進一步對排污口的命名和編碼進行規範化管理,對於指導地方開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將起到積極作用。

關於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風險源調查標準,可有效支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實施“問題導向,精準整治”,助力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隱患整治和環境風險防控水平整體提升,引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從“日常監管”升級到“風險防範”。

生態環境監測、執法中應用的不同類型的無人機。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1月7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全國生態環境環保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說,要廣泛應用衛星遙感、熱點網格、走航監測等“空天地”一體化新技術新裝備,推廣信息化、高效化的監管執法工具,將非現場監管作爲日常執法檢查的重要方式,用科技的手段化解基層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難題。

事實上,近年來,無人機等手段在地方環境執法隊伍裏已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全國31省市執法隊伍已經全部配備無人機,6成左右地市級執法隊伍也已配備,有的地方還成立了無人機飛行大隊。史慶敏說,下一部,生態環境部將以5項標準發佈爲契機,形成一整套實用性強、實效性高、便於操作的規範和標準,以指導地方更好地使用無人機、遙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發現問題能力,提升執法監管效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