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帆 深圳報道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正式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建設學科爲數學。

至此,深圳也擁有了第一所本土“雙一流”建設高校。

1979年,深圳建市,4年後,深圳擁有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到今年,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僅走過不到40年的歷程。2012年,南科大在深圳正式建校,定位爲研究型大學,爲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南科大也是中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執行院長黃成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曾經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我們有信心,深圳的高等教育會是另一個奇蹟。”

有專家認爲,年輕的南科大入選“雙一流”,正是深圳高等教育“奇蹟”的一個印證。除了高起點自建大學外,開放與合作一直是深圳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詞,這很大程度與城市的底色互爲映照。未來,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將不斷加快。

深圳第一所本土“雙一流”高校

2016年,深圳印發《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10所左右高校,3-5所排名進入全國前50名,建設成爲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短短10年時間裏,要成爲“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這要求深圳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南科大堪稱提供了本土高校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樣板。

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2012年招生時,南科大采取了“6+3+1”的綜合評價體系,即高考成績、學校組織的能力測試成績以及高中學業成績分別佔綜合成績的60%、30%和10%,這一錄取方式沿用至今。

在各項國際性的高校排名榜單中,南科大的排名在不斷提升。2022QS世界大學排名中,南科大位列第275名,在中國內地高校中位列第13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南科大首次進入世界排名200強,位列第162位,在中國內地高校排名爲第9位。

2018年5月,南科大獲批成爲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完成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成爲內地新辦高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間最短的學校。

南科大數學系成立於2015年6月,2018年已獲批教育部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2019年10月成功獲批數學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20年,南科大數學系方復全教授牽頭的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獲批,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也是深圳市第一個國家級數學中心。

對於此次入選“雙一流”,南科大一位數學系的畢業生稱,這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努力和實力終會被認可。

2020年11月,南科大迎來新一任校長——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在薛其坤看來,南科大的跨越式發展很大程度得益於天時地利,包括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時代大環境,以及深圳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對高端人才、科研水平的渴求,再加上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在這些基礎之上,南科大得以進行治理體系創新探索,學生培養模式的創新,採用全員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在科研教育平臺的打造上,有比較好的自主權和優越的條件,所以能匯聚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才。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記者表示,深圳有很多引進的“雙一流”大學,包括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南科大是第一所本土的“雙一流”大學,這標誌着深圳這些年超常規發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深圳在建設與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體系方面又往前邁出了一步。

臧敦建還指出,深圳近年來建大學較爲側重應用型,尤其是跟產業結合比較緊密,而南科大入選的“雙一流”建設學科爲數學,這尤其難得,是具有促進高等教育基礎學科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深圳高等教育全方位發展

南科大作爲深圳高校代表進入“雙一流”名單的背後,是深圳高等教育整體實力的穩步提升。

深圳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共有高等學校14所,在校學生13.62萬人,增長20.3%。儘管與諸多高教大市相比深圳仍有差距,但縱向對比來看進步明顯。2010年,深圳僅有普通高等學校8所,在校學生6.73萬人,增長0.6%。短短十年的時間裏,深圳的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已經翻倍。深圳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高等教育學生人數要達到21.5萬。

臧敦建向記者表示,深圳已經有引進的、本土的、合辦的一流大學,有以深圳技術大學爲代表的應用型大學,還有全國領先的高職院校,基本構建了層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佈局,但規模仍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黃成也向記者表示,高等教育需要形成集羣,因爲科學家要交流,但科學家的時間很寶貴。從這個意義上,深圳需要的是一批大學,而不只是辦好一兩所大學。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發佈了“2022年工作要點”,其中就提及一批正在籌建之中的高校,包括《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點名的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旗下的第四所大學——深圳理工大學,作爲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的創新創意設計學院以及音樂學院等。

此外,深圳也正在積極推進香港大學(深圳)籌建。去年9月,深港簽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 香港大學關於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市校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學(深圳)。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落地深圳龍崗區,2021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入本科招生的第八個年頭,錄取分數線已連續6年成爲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也被視作深圳合作辦學的成功典範之一。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在前海合作區引進港澳及國際知名大學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

上述深圳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點中,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表述是:推動西麗湖科教城片區5所大學實現學分互認、課程互修、師資互聘、資源共享。

西麗湖是深圳重要的高教基地,擁有包括深圳大學(麗湖校區)、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在內的多所高校。

臧敦建表示,在一些高校集中的城市或城區,已經有校際間學分互認、課程互修等先例,以實現優勢互補,深圳大學城在建設之初也比較前瞻,早已實現了部分資源共享,此次深圳再明確提出5所大學“學分互認、課程互修、師資互聘、資源共享”,很大程度正反映了深圳高等教育集羣發展“成了氣候”。

(作者:王帆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