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十大不推薦產品”引爭議,多家企業反駁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選輝

3月15日,有媒體發佈了“2021年度十大不推薦產品”榜單。在這份榜單中,紅蘋果定製傢俱、烏江鮮脆榨菜絲、瑪麗黛佳脣釉等入選。

然而,榜單發佈後,卻引發了不少爭議,多家入選榜單企業發佈聲明,稱自己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其中,烏江鮮脆榨菜絲入選,上榜理由是“鈉和甜味劑相對較多”,烏江榨菜官方微博發佈聲明,所有生產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包括該榜單中提到的鈉和甜味劑兩項指標。

瑪麗黛佳濃郁印記脣釉V214迷醉霞光的上榜理由中提及“檢出鉻、2種重金屬”,對此瑪麗黛佳回應,產品中的兩種元素含量遠低於日常飲用水的暴露量,遠低於嚴苛的歐盟和德國化妝品標準。

毛戈平光感滋潤無痕粉膏也榜上有名,上榜理由“被檢出重金屬鉻含量相對較高,爲 1.32mg/kg。”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公司所有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副總幹事劉波博士認爲,自2020年初疫情暴發至今,媒體提振消費信心異常重要,發揮監督作用也非常重要,相應消費榜單表述一定要儘量嚴謹客觀,如果存在一些不嚴謹的表述,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對企業品牌帶來傷害。

“十大不推薦產品”

3月15日當天,有媒體發佈消息稱,其整理過去一年裏發佈的各類測評報告,給消費者帶來非常實用的產品榜單,讓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地選購。根據CCR評價體系,將高於國家標準或歐盟標準,綜合評分高於8分且綜合排名靠前的產品篩選列入2021年度“十大推薦產品”;綜合排名靠後的產品篩選列入2021年度“十大不推薦產品”。

什麼是 CCR 測評體系?該媒體在此前報道中有過解釋。報道稱,爲了直觀地反映送檢產品的綜合表現和質量差異,自 2018 年起,該媒體建立了科學的 CCR 測評體系,從客觀數據、主觀測評、政府抽檢、電商口碑和消費者投訴等 5 個方面多維度地評價參與對比測評的產品,評分範圍爲 0-10 分之間。

其中,入選“十大不推薦產品”榜單的爲:紅蘋果定製傢俱、烏江鮮脆榨菜絲、妙飛奶酪棒(原味)、塔牌紹興酒(陳三年)、鑑湖加飯酒(半乾型黃酒)、小德勝米香型白酒、金沙河寶寶雞蛋掛麪、毛戈平光感滋潤無痕粉膏、中沃體質能量維生素、瑪麗黛佳濃郁印記脣釉V214迷醉霞光。

對於每個入選榜單品牌,分別有相應的入選理由。比如,紅蘋果定製傢俱,綜合CCR評分爲7.6分,不推薦理由爲“甲醛釋放稍高,交貨週期慢”;烏江鮮脆榨菜絲評分7.5分,不推薦理由爲“鈉和甜味劑相對較多”;妙飛奶酪棒(原味)評分7.4分,不推薦理由爲“營養指標與其他產品有較大差距”。

澎湃新聞注意到,不推薦理由中有8個用了“稍”“較”“遜”字眼。

多家品牌方回應,稱其產品符合標準

因上榜“十大不推薦產品”,烏江榨菜很快上了熱搜。

3月16日,烏江榨菜官方微博附上檢測報告發布聲明稱,對於上榜一事,公司高度重視,並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全面排查。

烏江榨菜表示,所有生產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包括該榜單中提到的鈉和甜味劑兩項指標;烏江榨菜鮮脆菜絲產品已經過國家質量檢測部門的嚴格檢測,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

烏江榨菜還表示,爲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是食品企業的天職,其將一如既往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尊重媒體對其產品的“推薦”和“不推薦”權,“我們更歡迎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烏江產品進行合法合規的檢驗與推薦,以對社會和消費者負責”。

3月16日晚,紅蘋果傢俱官方微博發佈聲明,針對媒體發佈的“十大不推薦產品”榜單中涉及紅蘋果傢俱產品一事進行回應。

該聲明稱,針對此事紅蘋果傢俱高度重視,並在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排查與澄清。該報道所稱檢測未通過公司取樣,具體信息來源無從考證。報道所描述用詞模棱兩可“稍高、慢”無任何參考依據,隻字不提標準,由此得出結論的客觀性、真實性、科學性和公正性存疑。

聲明稱,紅蘋果產品多年來被認定爲“中國綠色傢俱優品”在原材料管控環節尤爲嚴格,所用的傢俱板材均高於國標,上市所有產品均通過國抽、監督抽查,測評等;所有傢俱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

3月16日凌晨,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應“毛戈平光感滋潤無痕粉膏檢出重金屬鉻含量相對較高”稱,報道所稱之檢測,未通過公司取樣,具體樣本的來源無從考證,“歡迎消費者到我司取證檢驗”。

毛戈平公司表示,公司所有產品均需通過包括但不限於衛生安全測試、毒理學試驗、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等多項測試,且符合國家《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等所有相關標準後才予以上市銷售,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毛戈平公司還稱,公司對報道的客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存疑,並保留對報道中的誤導性信息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含有鉻、鎳,就是有問題產品麼?

“十大不推薦產品”榜單中,瑪麗黛佳濃郁印記脣釉V214迷醉霞光得分5.7,不推薦理由爲“檢出鉻、鎳2種重金屬,持妝度不足且妝面則呈塊狀脫落。”

一方面,有網友表示非常生氣,價格不便宜的產品竟然還會含有重金屬,直呼“塌房”。但也有部分網友對名單的真實性和專業性表示質疑,認爲表中“檢出”等用詞不嚴謹,主辦方應明示有沒有超出國家標準,而不是使用模棱兩可的說法。

瑪麗黛佳在3月16日發佈聲明稱,自己公司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均嚴格按照國家《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標準執行,報道中涉及的脣釉產品已經經過國家質量檢驗部門的嚴格檢測,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

瑪麗黛佳還稱,參照歐盟EN71和相對嚴苛的德國化妝品規範標準,鎳含量需在10mg/kg以下,鉻含量在9.4mg/kg以下,按照該媒體報道的我司產品的檢測結果爲鎳含量在0.26g/kg、鉻含量0.19g/kg,遠低於嚴苛的歐盟和德國化妝品標準。

瑪麗黛佳稱,參考《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本款產品中鎳、鉻的暴露量遠遠低於日常飲用水中鎳、鉻的暴露量。

瑪麗黛佳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該媒體發佈榜單後,確實帶來不少困擾,當天就有不少客戶過來詢問,甚至出現客戶要求產品下架的情況。作爲品牌方,只能逐一回應客戶,給客戶提供的相應的質檢報告等予以解釋。

“爲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保障是做企業的天職,我司歡迎來自社會各界以及媒體的監督,更歡迎科學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合法合規的檢驗與推薦,以對消費者負責。”瑪麗黛佳在回應中表示。

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副總幹事劉波向澎湃新聞表示,榜單中用了“檢出”這樣的表述,離開含量談元素是誤導消費者的行爲,“其實鉻、鎳元素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國有嚴格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對於重金屬的檢測有明確規定。即使採用歐盟化妝品規範標準,規定鎳含量需在10mg/kg以下、鉻含量在9.4mg/kg以下。”

劉波認爲,如按照媒體此前報道的檢測結果(鎳含量在0.26mg/kg、鉻含量0.19mg/kg),那此產品是高品質且安全的美妝產品。此外,妝面的問題與測試者使用的方式相關,5個樣本是無法客觀反映真實情況的,一般的研究報告樣本量要求都要30個以上,而且是隨機取樣,太低的樣本量是沒有太大研究意義的。

劉波表示,消費者本身並非專業人士,對於商品的負面信息比較敏感,往往是根據專家信息或者媒體信息作爲評判依據,而榜單中有很多“偏甜”“較多”等表述,也並不嚴謹欠妥當,“這種表述放在內部研討交流可以,作爲媒體發佈可能就有問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