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薛 原 董絲雨 孫龍飛《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8日   第 01 版)

初春時節,矗立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北側的奧林匹克塔像往常一樣,迎來奔跑健身的人羣,湧動着春日裏的勃勃生機。冬奧盛會載入史冊,“雙奧之城”的榮光,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日常。

“這是百年變局的一個縮影”。在百年的時間維度上,一個民族的奮進之路,總是由一些令人矚目的時刻標註。2015年,當北京攜手張家口贏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奧運會“交給了放心的人”。當“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彼此呼應,凝聚起和平、友誼、進步的力量,中國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巴赫在冬奧會閉幕式上由衷讚歎:“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成功舉辦冬奧盛會,給世界展現了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3月5日下午,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爲北京冬奧會點贊:“很給力,很多方面要載入史冊”。

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一朵雪花”“微火火炬”,到閉幕式的“折柳相送”“光影留聲”,世界看到了新時代中國的自信從容;中國選手參加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爲祖國和人民帶來自豪光榮;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國際社會盛讚:“中國人民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奧運舞臺”……

體育是國家強盛的一個標識,是民族凝聚力的一個象徵。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習近平總書記以船妙喻:“世界各國與其在190多條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條大船上,共同擁有更美好未來”;謀劃冬奧這盤棋,總書記眼光深遠:“中國通過籌辦冬奧會,成功帶動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推動了區域發展、生態建設、綠色創新、人民生活改善,爲全球冰雪運動發展開闢了更爲廣闊的空間。”

一座奧林匹克獎盃,屬於全體中國人民

“這是中國人民的成功。”

3月2日,習近平主席覆信巴赫時強調,中國人民是我們籌辦北京冬奧會的力量源泉。通過北京冬奧會,中國3億多人蔘與冰雪運動,爲建設健康中國、促進人民福祉注入新動力,也爲全球冰雪運動發展開闢了更爲廣闊的前景。

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力量,讓籌辦成果廣泛惠及人民羣衆。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從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到舉辦,全程落地生根。

體育強國的基礎在於羣衆體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籌辦冬奧,不僅把冰雪運動的競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也追上去了,體育運動的質和量都提高了。”

今年1月,元旦後上班第一天,在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習近平總書記駐足細覽“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展”。曾經,冰雪運動不進山海關。如今,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從關外走向全國,從冬季走向四季。“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爲青少年強健體魄打下堅實基礎,爲全民健身運動注入強勁活力……

冰雪運動的火炬在神州大地點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它的意義,小中見大。”

“這將永遠改變全球冬季體育運動的風貌。”巴赫感嘆說,“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支持,北京冬奧會不可能收穫如此卓越的成功。”2月19日,他宣佈將奧林匹克獎盃授予全體中國人民。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來自河北阜平縣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會歌,大山裏純淨的童聲令人陶醉。

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戰略來考慮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通過發展冰雪產業帶動區域脫貧振興,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塞外小城崇禮,過去一到冬天時常大雪封山,如今是世界矚目的滑雪勝地,被外媒推薦爲2019年全球旅遊目的地。藉着“冬”風,每5個當地人中就有1人端起“冰雪飯碗”,脫貧摘帽,走向鄉村振興。崇禮的故事,正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一條京張高鐵,聯結起京張“一小時經濟圈”,“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還有潛力無限的“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落一子,滿盤皆活。冬奧盛會的精彩不只在賽場,更寫下區域協同發展的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說:“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像是一個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飛躍式發展。”

“冷資源”拉動“熱經濟”。北京首鋼園將開展全民健身、體育賽事、商業文化活動,打造新時代城市新地標;北京延慶區將推動冬奧、世園、長城聯動發展,促進冰雪科技、新能源等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河北張家口市打造冰雪裝備製造業基地,冰雪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冰雪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爲。

2月5日,北京冬奧會第一個比賽日。短道速滑接力隊奪得北京冬奧會中國隊首金,首都體育館被中國紅點燃激情。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對運動員們的親切勉勵猶在耳畔:“人生能得幾次搏!抓住這個機會去成就自己。十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很辛苦,但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8年前,在俄羅斯索契,習近平總書記就同中國冬奧健兒們談起“金牌觀”:“成績不僅僅在於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更在於體現奧林匹克精神,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體育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這種拼搏精神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體現。”習近平總書記說。

“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更高的發展臺階上審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習近平總書記的眼光宏闊高遠。

一幅冰雪畫卷,展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大格局

2015年8月20日,冬奧申辦成功20天后,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了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要求。從那時起,這幅壯美的冰雪畫卷,就成爲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感言:“雙奧城,這是獨一份。首鋼大跳臺是綠色轉型,鋼鐵產業轉型變成了體育產業。”

首鋼大跳臺“雪飛天”,當運動員在空中騰躍翻轉時,矯健的身姿與印有北京冬奧會會徽的巨大冷卻塔交相輝映,冰雪運動與工業風格完美融合的一幕,給全球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誰能想到,如今一片欣欣向榮的首鋼園區,曾是一片廢棄的工業園區。冰雪運動令一座座巨型鋼鐵設施再度煥發生機,“綠色辦奧”的生動樣本,令世界驚歎。

巴赫多次來到首鋼大跳臺,“我見證了這個偉大建築的誕生。它實現了競賽場館與工業遺產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美結合。”

首鋼園區的變遷,呼應着國際奧委會“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的辦奧新模式。作爲世界上首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臺,未來除了承辦賽事外,這裏還將成爲服務大衆的體育主題公園,讓辦賽成果最大化融入市民生活。

像這樣的“首個”,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還有很多——首次實現所有場館100%綠色供電,成爲第一個“碳中和”的奧運會;首次建成直通冬奧賽場的高速鐵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駛上快車道;奧運史上第一個把“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社會責任指南”3個國際標準整合爲一體的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北京冬奧會創造的新典範,正是新發展理念鋪就強國之路的生動寫照。

大國擔當,着眼長遠。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將大賽籌辦融入城市發展,融入生態建設、服務民生的大格局,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牽引作用和輻射作用日益顯現。

冬奧籌辦中,一條雪道改變施工計劃,爲了保護一棵無法移植的古樹。施工方感慨,以前修路,心中只有路。現在修路,心中得有山、有樹、有草、有動物,還有人類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園。這樣的改變,正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註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不僅要辦好一屆冬奧盛會,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來。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當運動員騰空而起時,背景是雄踞於崇山峻嶺中的萬里長城,古老文明與現代運動交匯出壯美景觀。獨特的比賽體驗被中外選手發佈在社交媒體上,引來無數關注點贊。

不止是賽時的驚豔,“雪如意”對賽後運營早已胸有成竹。場館頂部的多功能空間和下方足球場大小的區域綜合設計,除了承接高水平賽事,還可以開展文化、旅遊、休閒活動。四季運營,讓“雪如意”成爲冬奧場館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範本。

2019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時,強調場館建設要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

作爲世界上第一座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製冰的速度滑冰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光溢彩的外表下,有一顆“科技心”。

“冰絲帶”的冰面下是一條總長度超過120公里的不鏽鋼管系統。鋼管中流動着液態二氧化碳,保證冰面溫差不超過0.5攝氏度,由此形成最完整、最均勻、最快速的冰。

北京冬奧會期間,“冰絲帶”誕生了10項奧運會紀錄和一項世界紀錄。參賽的國外選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沒有比這更好的比賽場地了!每次踏入這座不可思議的建築時,都被驚豔到說不出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和中國製造融匯而成的中國方案,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用綠色描繪未來的創新力和行動力”。

“北京冬奧會是綠色奧運的重大里程碑,低碳、環保在這裏實現了最大限度的發展”,國際奧委會高度評價。奧運效應可以在20年甚至更長時間爲舉辦城市作貢獻,推動奧運會與舉辦地良性互動,“北京做到了”。

巴赫盛讚,北京冬奧“樹立了奧運新標杆”。

一曲時代樂章,奏響團結、和平、進步的主旋律

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的簡約之美、大氣之風給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當各代表團選手穿過寓意開放合作的“中國門”,遙望“鳥巢”上方的“冰雪五環”時,那一刻,中國之美與五環之美相擁,奧林匹克精神將世界團結在一起。世界看到了一場創意無限、美不勝收的開幕式,也看到了一個生機勃發、開放從容的中國。

世界因體育而團聚。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相聚五環旗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如約而至,一些國家首次派團出席冬奧會。中國舉辦北京冬奧會不僅得到中國人民的支持,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當前,世界需要一屆成功的冬奧會,向世人發出明確信息,即任何國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實現團結與合作。”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反映着國際社會的普遍心聲。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巴赫時指出,我們以運動員爲中心,盡一切努力做好場館設施等硬件、軟件保障,做好全方位服務。我們完全有信心保障參賽及相關人員、中國人民的健康安全。

兩地三賽區科學周密的“雙閉環”管理,中國抗疫的寶貴經驗運用在冬奧會上。全流程、全封閉、點對點的防控體系,營造出安心、人性化的參賽環境。閉環裏,口罩遮不住一雙雙含笑的眼睛。

“如果疫情應對也有金牌,中國應該得到一枚。”比利時冬殘奧運動員琳達·勒邦說,她很享受此次中國之旅,中國的防疫政策讓她安心比賽。

北京冬奧會誕生了衆多新紀錄,其中一項由全世界共同創造——冬奧會未到半程,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宣佈,北京冬奧會已成爲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在轉播時長、技術、內容製作方式等多方面都書寫了新紀錄,吸引了來自各大洲的觀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更團結’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所以我們提出了‘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會口號。中方將爲奧林匹克運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人類社會更能感受命運與共,“一起向未來”的深刻內涵。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天下大同,世界一家”——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舞臺上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

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美國隊選手考德威爾第一時間爲冠軍徐夢桃送上擁抱,一聲“桃桃”感動無數人;單板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選手們一起安慰受傷的日本隊運動員……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關於團結和友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有全力以赴的比拼,也有溫暖彼此的祝福。是競爭的對手,更是共同追求卓越的朋友,運動員在冬奧賽場上傳遞着相通的情感,凝聚起共同的價值。

冬奧舞臺,全世界的人們匯聚一堂,盡情展示冰雪運動的激情與魅力,也帶來了不同文化的多姿多彩。當冬奧會與中國年相遇,生動可親的中國元素,給世界留下了一個個溫暖難忘的美好瞬間。

從大受歡迎的“冰墩墩”“雪容融”,到運動員們貼春聯、寫“福”字、包餃子……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冰雪競技的舞臺,更搭建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的橋樑,推動着中國傳統文化同奧林匹克文化融合,綻放新的光彩。

“聽說你準備帶一對‘冰墩墩’回去,帶給你的雙胞胎孩子。希望他們今後也能夠對冰雪運動感興趣,如你一樣成爲冰雪運動健將。”

2月6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主席對曾以運動員身份5次參加冬奧會比賽的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說。不同文化間的包容理解,相互借鑑,展開了冬奧會上一段段“美美與共”的佳話。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自古以來,奧林匹克運動承載着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後世界?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緊迫的重大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命運緊密相連。面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纔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更深的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