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股份招標HJT(異質結)設備的情況開始在業內發酵。記者注意到,4月14日,隆基股份西鹹新區分公司發佈了“隆基股份中央研究院一期中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衆參與第一次信息公告”。

公告顯示,隆基股份將在“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永樂鎮北流村、南流村,原點大道以南,涇幹三街以北,原點西一路以西,原點西二路以東”範圍內建設1200MW/a項目,爲隆基股份中央研究院一期中試項目。

吸引最多目光的毫無疑問是該項目的建設內容,公告顯示,項目採用激光切割機、制絨清洗機、PECVD、PVD、絲網印刷機等設備進行新型高效電池中試與研究開發。記者注意到,公告的玄機也在於此,因爲制絨清洗、PECVD以及絲網印刷等是HJT電池的主要生產工序,間接說明了隆基此次中試線採用的正是HJT技術。

當前,光伏電池技術路線正處在快速更迭期,傳統PERC技術的轉換效率已經逼近理論值,光伏電池正從P型向N型過渡,而N型電池中最被市場看好的是TOPCon和HJT,此外,也有企業在嘗試IBC等技術。由於TOPCon與PERC技術的工序存在重疊,改造成本低,因此TOPCon被視爲一種過渡技術,而HJT產線需要重新建設,設備成本也較高。

隆基股份擁有行業較大規模的PERC產能,在電池技術賽道切換之際,隆基股份的一舉一動成爲行業風向標。去年6月,記者曾參與隆基股份2020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鍾寶申彼時稱,隆基會率先投產TOPCon電池,至於其他技術的電池會不會投產,以及什麼時候投產有待進一步評估。在那次股東大會前不久,隆基刷新了TOPCon和HJT轉換效率。

然而,隆基股份並沒有沿着當初設置的方向大規模推進,時至今日,隆基股份對於下一階段將率先量產哪種新型電池技術依然是三緘其口。3月底,隆基股份曾宣佈,公司創造了無銦HJT電池25.4%轉換效率的新世界紀錄,隨後有媒體報道稱隆基新電池技術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量產。

針對本次建設1.2GWHJT中試線的情況,隆基股份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電池研發到一定階段就要啓動中試線來對技術展開試驗,也包括驗證設備運行情況。該人士稱,隆基的研發中心一直在對HJT技術跟蹤投入,今年三季度末的時候會有新的量產電池技術產能出現,但其也明確表示,即將量產的新技術並非HJT。

東吳證券認爲,對HJT技術來說,此次隆基建設HJT中試線的意義大於實際擴產量,由於HJT對傳統PERC技術的顛覆性,過去HJT技術擴產一直由行業新玩家在推進,例如安徽華晟、金剛玻璃等,此次隆基中試線建設可以理解爲是光伏龍頭對HJT的態度變化。

該機構還指出,對隆基股份來說,此次中試線將爲公司未來HJT量產線擴產奠定重要基礎。光伏電池產能建設一般都要經過“實驗室數據-中試線-量產線”三個步驟推進,隆基此次GW級的中試線將持續優化HJT技術指標,爲後續大規模擴產奠定基礎。

隆基股份本次1.2GWHJT中試線的意義還在於觀察HJT的產業化進程,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數據,今年,N型電池(HJT、TOPCon)佔比有望從3%提升至13.4%,其中,TOPCon電池2022年底產能有望超過35GW、HJT則有望超過13GW。HJT產線供應商邁爲股份的預測更爲樂觀,公司認爲,今年HJT擴產計劃會在20GW-30GW的規模。

這樣看來,HJT的潛在增長規模並不小,但一家電池廠商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電池環節的參與者仍處在探索階段。“這樣的規模平攤到衆多行業龍頭身上,只要每家做出1-2GW的試驗產線就可以達到預測的擴產規模。”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一個情況是,海外HJT產業化正在加速,幾天前,印度的信實工業與邁爲股份簽約,將採購4.8GWHJT產線設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