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奇帆:建設統一大市場需促進區域良性競爭 暢通內外雙循環

4月26日,在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SAGE)、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研討會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提出,建設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性、關鍵性舉措,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是中國的突出優勢,還需持續培育和發展。

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是中國的突出優勢 還需持續培育

黃奇帆表示,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是中國的突出優勢。超大規模單一市場加上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體系,造就了中國工業獨一無二的強大競爭力,會對全球供需格局造成巨大的影響,進而帶來原材料價格全球分工、產業配套等一系列劇烈變化。最終體現在產品價格上,出現“中國買什麼,什麼貴,賣什麼,什麼便宜”的現象。

他提出,中國的超大規模單一市場仍然在持續發育形成的過程中,還存在着四個方面的短板,需要持續深化改革來解決。

首先是地區間競爭產生的負面效應。在經濟學界,地區間相互競爭比拼經濟增速和規模,被認爲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力之一。但是地區競爭也有負面效應,各地爲了本地GDP和稅收,拼命上項目,加上產業總體上處於低端環節,以致於出現了較大範圍的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大量的產能過剩。因爲同樣的邏輯,地方政府總是傾向於保護本地的企業,甚至保護落後產能,阻礙了市場優勝劣汰功能的發揮,產能過剩此起彼伏。近年來,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這種現象有所減少,但仍然在一定範圍內客觀存在。

第二個短板是城鄉二元導致的市場分割,這表現在要素市場的各個方面。勞動力在城鄉、區域間的流動仍然受制於戶籍制度的束縛;農村建設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同地、同權、同價的機制還在探索;在商品服務方面,受制於監管能力的差異,一些地方農村流通的商品與城市同類商品的質量標準相差很遠;在交通物流市場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城鄉市場差距比較顯著,制約着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反過來加劇了發展的不平衡。

此外,黃奇帆還提出了部分領域行政配置資源的色彩仍然濃厚,以及資本在部分領域無序擴張,甚至形成市場壟斷的問題。

建設統一大市場需促進區域良性競爭 暢通內外雙循環

黃奇帆提出,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實質,就是要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其中的要點之一。統一大市場是從市場主體所處的營商環境層面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爲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場。中國這樣的超大轉型中經濟體,必須發揮政府在提供基礎性制度、基礎性市場設施以及要素資源市場化方面的積極能動作用,提高市場制度的有效供給,促進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要點之二是促進區域良性競爭,協調發展。近幾年各地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要做的是統一標準,統一規則,統一接口,讓市場主體在哪裏都能享受到一樣的制度供給。從趨勢看,隨着中國市場的發育,地區之間競爭日益從過去圍繞低端產業的同質競爭,向依據各自比較優勢進行深度分工的差異化競爭轉變。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全面與實體經濟融合的背景下,各地的比較優勢正在深刻調整。

黃奇帆舉了一個例子,過去昆明的鮮花只能在本地消納,現在得益於冷鏈技術的進步、航空運輸的便捷和電商平臺的加持,昆明的鮮花隔日甚至當日就能送到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家庭。他表示,這個故事沒有統一的大市場是不可想象的,換言之,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正是要讓更多這樣過去不可能的故事成爲可能。

另外,還需暢通內外雙循環。當前,RCEP已經生效,未來超90%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大幅度放開,中國還提出了申請加入CPTPP,也就是說隨着中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越來越多、標準越來越高,中國與國際大循環交易成本將趨於下降。如果國內的市場還是分割而低效,要素資源在地區和行業之間自由流動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話,就失去了開放的意義。換言之,做好國內市場的功課,是我們更好參與國際大循環,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資源引力場的根本所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