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儒林外史》裏范進頂着一頭蓬髮,衣衫襤褸走在街上,搖搖晃晃,嘴裏還不斷念着:“中了……我中了……”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能理解,不過是中了個舉人,不至於如此瘋癲吧?其實在古時候很多人甚至努力一輩子都選不上一個秀才,更別說舉人了

我國的科舉制度由周代開始,當時的制度並不完善,甚至到了三國時期,出現了九品中正制,由出身及品德爲標準來考覈篩選人才,直接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後來隨着朝代的推移,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得到了完善。科舉考試的三個等級分爲秀才、舉人、進士,唐太宗非常重視人才選拔以及培養,在唐朝每一年都會舉行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

如何纔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呢?只要是準備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會被稱爲童生,這是讀書人的標籤之一,無論年齡多大,作何職業只要你是童生即可以獲得考試資格。

而若是想從童生升爲秀才頭銜,就必須通過縣試、府試、院試這三道門檻,要是你足夠優秀一一通過了這三道門檻,那麼恭喜你,你正式成爲了一名具有潛力的秀才!

成爲秀才後,就意味着你擁有了“功名”,不再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了,你見到知縣大爺無需下跪,可以免除勞役,打官司的時候不可以對你隨便用刑,並且你還有直接去找知縣投訴公事的特權。

當然秀才裏也有分等級,分別爲廩膳生、增廣生、附生這三等,廩膳生相當於是現在的公務員,所有糧食都由國家發放,增廣生則是廩膳生的替補,但是並不享受廩膳生的福利待遇,附生指的是剛剛入學的秀才。

由以上所述,看似小小的秀才,也並不是這麼容易考上的,那舉人和進士想必是難上加難。

直到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一度再被完善,每三年都會舉行一次鄉試,這三年一次的考試只有秀才纔有資格去應試,而鄉試的主考官都是經皇帝親自挑選的官員,只有通過鄉試,秀才纔可以升爲舉人。

方纔提到秀才可以見知縣無需下跪,以及免除勞役的特權外,舉人就更是有更好的待遇了,舉人就算在後來的會試中落榜,也可以成爲知縣或者學政的替補,那可是實打實的官員。

而舉人再想往上走就得通過會試,同樣是三年舉行一次,會試的規格又比鄉試高得多,鄉試在縣裏舉行,會試則是在京城舉行。會試的主考官幾乎都是殿閣大學士或者六部尚書的人,更加嚴格。

當然過了會試後還沒完,還需要參加一場殿試,只有通過了殿試才能被稱爲進士。進士是榮譽極高的頭銜,考試時都是由皇帝親自主持,所以進士也被稱爲作“天子門生”。

同時殿試也會分出三個等級,一甲就是第一、二、三名,分別對應爲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就是進士出身,三甲爲同進士出身。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吳敬梓筆下的范進受盡了各種委屈和家人的辱罵以及岳父的瞧不起,忍辱負重苦讀整34年,終於在54歲時通過了廣東鄉試。

在他成爲舉人後,曾經看不起他的親戚對他的態度是一改從前,甚至曾經爲讀書欠下的債也不需要還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紛紛過來巴結范進,有人甚至出手闊綽,直接給了50兩白銀給范進,與他結爲兄弟。

范進母親去世後,葬禮也是辦得風風光光,整整花了300兩白銀,就連知縣也來治喪。范進在母親去世後並沒有放棄讀書,後來一度還中了進士,最後做到了四品大官。

雖然四品對於其他人來說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於起點比較低的范進來說是相對不錯的了,54歲才中舉,哪裏能和二十多歲的其他舉人來比呢?在吳敬梓筆下,我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悲哀,以及作者對當時科舉制度的諷刺。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