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編者按:

當前,北京等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銀行保險機構多措並舉,紓企業之困、解羣衆之憂、守城市安全,用金融力量爲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雖然網點關閉了,但我的工作節奏一點也沒放慢。”在北京通州區某銀行工作的小章告訴《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所在網點臨時停業後,她一方面接聽客戶來電做好溝通解釋;另一方面把重心放到線上辦公,及時處理各種線上業務。

在北京,小章這樣的工作狀態成爲許多銀行人的日常。

受疫情影響,不少個人和企業辦理業務、還款時遇到困難。爲此,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關懷政策”滲入方方面面,從制度安排到開闢通道,從減費讓利到溫情服務……全力保障首都金融供給,紓企業之困、解羣衆之憂、守城市安全。

居家不減效率

本輪疫情發生後,北京多地被列爲封控區。爲確保基礎金融服務穩定暢通,北京市各銀行網點通過客服系統報備、網點公示張貼以及電話、微信等多種形式,提前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全力保障消費者權益。

在接受採訪時,小章與記者的通話多次被其他來電打斷。“不好意思,剛剛在接客戶電話。”小章告訴記者,自所在網點臨時關閉以來,她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應對客戶諮詢,並在這個過程中重視溝通營銷工作。“有一家食品企業在疫情期間承擔物資配送工作。禁止堂食後,這家企業加班加點,確保周邊機關單位及學校食品正常供應,使企業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在告知近期銀行網點停業安排時,我們獲悉企業的資金需求,隨後以最快速度制定服務方案並及時發放了小微企業貸款。”小章介紹。

考慮到餐飲零售、交通運輸等市場主體在本輪疫情中面臨的困難,多家銀行提升了信貸支持的定向性。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在主動走訪中瞭解到屠先生的資金週轉需求後給予了金融支持。據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屠先生經營了一家傢俱零售運輸企業,受疫情影響,生意下滑。同時,因其合作伙伴及下游經銷商無法及時對賬和結算,屠先生收入驟減,貸款還款壓力劇增。根據實際經營情況,我們爲屠先生制定了延後付息服務方案並迅速落地,及時緩解了企業現階段資金週轉壓力。”

關注特殊羣體 提供溫情服務

疫情期間,特殊羣體面臨諸多不便。爲此,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關懷政策和溫情服務,着力滿足特殊人羣相關金融需求。

4月27日,農業銀行北京豐臺珠江駿景支行接待了一位神色焦急的客戶。大堂經理詢問得知,這位客戶急需給父親開卡,但由於老人年事已高且在養老照料中心,無法親自前來網點。儘管當時該支行已有部分員工居家隔離,人員十分緊張,但爲了做好特殊客戶服務,網點負責人與一名員工做好防護,前往養老院提供了上門服務。

那些因感染治療或因觀察隔離的人員以及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面臨還款不便的問題。爲此,華夏銀行北京分行明確,上述人羣因非主觀原因導致貸款逾期的,不視爲違約,並可接受徵信修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收入銳減或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則可通過靈活調整貸款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緩解“無力還款”難題。據該分行介紹,2021年9月以來,已累計爲4名客戶修復徵信逾期信貸記錄;今年以來,已陸續爲26戶因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住房按揭貸款客戶辦理了延期還本付息業務,初步爲這些客戶延後還款期限至2022年5月20日,此日期前無需客戶償還貸款本息,涉及貸款本金共計4455萬元,可視疫情情況及自身償付能力恢復情況在延期到期日後向銀行申請是否再延後還款。

優化便民金融 服務衣食住行

在北京這種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基礎金融需求已嵌入生活的各種場景。爲保證疫情期間便民服務不打折扣,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市場供應、醫療就診、住房保障等多方面出發,加大投入、創新產品、升級服務,切實爲人民羣衆提供便利。

其中,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圍繞涉疫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銷售企業融資需求,提前備好充足信貸規模,落實最大限度利率優惠支持措施。今年以來,已爲某市屬食品集團、連鎖超市、電商平臺、涉農企業、批發市場等多家企業提供近6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有效保障企業“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工作順利開展。

爲了緩解醫衛壓力、減少人員聚集,北京市正在陸續試點信用就醫服務。對此,農業銀行北京分行與石景山、東城兩區政府及區衛健委密切聯繫,採用“預授權”和“銀行+保險”方式,迅速推廣“信用+醫療”就醫模式,現已在石景山醫院、東城區和平里醫院、普仁醫院及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上線,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解決了傳統就醫模式下多次排隊等痛點,實現“一次診療,一次繳費”,降低了患者排隊人員密集帶來的風險。

同樣,考慮到市民希望減少跨區域出行頻次,華夏銀行北京分行也與住房公積金中心擴大了貸款業務合作區域範圍,將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合作網點由北京住房公積金貸款中心延伸擴展至房山區、門頭溝區、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密雲區、昌平區及懷柔區8個住房公積金管理部網點,使上述區域居民就近辦理公積金貸款業務成爲可能。這一舉措有助於大幅減少市民出行成本,避免因人員流動誘發疫情跨區域感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