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日前,在保險業存在一個現象:保險代理人的流失率變得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行業代理人數量同比下降近30%。從上市險企的情況來看,一些主要險企的代理人隊伍均在2021年經歷了不小降幅。對此,應辯證認識,理性分析。

歷史經驗表明,自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取消後,保險行業經歷了一個粗放增長時期,代理人增長速度開始放緩。2020年發佈的《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建立起風險防控制度後,又進一步紮緊了制度的籠子,代理人結構再次得以優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考量。一是險企根據監管要求,主動清虛提質;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行業保費下滑,對於不規範銷售行爲的嚴監管以及佣金調整等因素,使得保險銷售人員生存壓力加大。而此前快速催生的龐大代理人隊伍參差不齊,有很多從業者並不具備可持續展業的能力與資源基礎;三是藉助互聯網渠道銷售的低保費、低佣金、簡單快速的保險產品,進一步擠壓了傳統保險代理人的展業空間。此外,個險渠道目前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多家險企均推出具有“精英代理人”特性的團隊升級計劃。可以說,保險行業“粗放式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打造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代理人隊伍,增強對傳統個險的人力清虛與提質增效,正成爲主要發展趨勢。

從行業層面來說,保險科技賦能已成爲共識,線上線下融合是長期趨勢。企業首先應藉助數字化手段,打造新的銷售模式。保險機構可以搭建線上業務協同平臺,讓代理人藉助團隊力量,快速解決新客戶的需求。應通過智能化的營銷輔助工具,建立高效的客戶運營機制,優化精準營銷策略,提高轉化效率,爲代理人賦能。應積極進行產品創新。在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要關注行業熱點及市場需求,開發健康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等凸顯保障功能的產品,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還應藉助銀保等渠道補足增長缺口,通過險企、銀行、客戶需求的三點共振,實現業務增長。

從監管層面而言,應基於立足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角度,監控和引導行業發展,綜合平衡代理人隊伍質量與業務增長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面對傳統線下展業模式以及壽險行業增長承壓等方面的影響,在優化代理人隊伍質量、防控風險的同時,也要關注代理人流失帶來的業務下滑過快等問題,監測防範系統性風險。同時,要鼓勵行業探索精英代理人的標準和規範,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代理人資格考試與培訓體系,提高代理人准入門檻,提供多樣化的自我提升渠道,積極引導行業向提升代理人隊伍質態和結構的方向發展,實現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作者:魏晨陽 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