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5000萬不再?公募限薪潮起,多家公募已向監管部門申報高管薪酬收入

記者 杜萌

5月份即將結束,不少基金公司員工翹首以盼的2021年終獎仍未見蹤影。早在4月末,一則關於華南某頭部基金公司全員降薪、年終獎遞延50%的消息在業內流傳。但該公司向界面新聞記者否認了該消息,“是徹底的謠言”。

不過,同樣是華南的多家公募機構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證實了一個事實,“各地證監局下發了要求各家公募公司上報高管及基金經理薪酬的通知,我們公司也整理了董事長、總經理、督察長、首席信息官及基金經理的薪酬上報。下一步如何進展,目前還沒有聽到通知。”某頭部公募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自從今年1月份公司開總結會,就有隱約提到限薪,比如基金經理每年的工資和獎金加起來不得超過1000萬,年終獎金延遲發放並且必須跟投自己管理的產品等。

“據我所知,深圳這邊有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高管及基金經理的薪酬,有基金經理的年薪超過了5000萬。公司內部也在做一些薪酬制度改革,比如獎金向中後臺員工傾斜,投研團隊的獎金將和業績掛鉤,要求基金經理用獎金跟投自己產品等。”另一家位於深圳的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過,北京、上海的幾家公募人士則表示沒有聽到相關消息,“可能是我們屬於銀行系,本來薪酬待遇相比市場化公募的就會低一點,所以暫時沒有聽到有相關通知。”

關於券商和公募券商員工降薪的消息早在今年1月份就有傳言。雖然當時被涉事券商否認,但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券商中,有62%的券商董監高年薪總額下滑。

隨着公募基金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基金掙錢基民不掙錢”、“明星基金經理規模過大,業績卻大幅下滑”等問題愈發嚴重,嚴重影響了基金投資者的賺錢體驗和投資信心。

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現有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分爲固定的基本工資和業績掛鉤的薪酬激勵獎金等。

具體來看,基本工資又分爲助理研究員、研究員、資深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等多個等級;而薪酬績效獎金,和長期投資業績的考覈結果有關,具體按其對產品業績和投資團隊的貢獻等情況綜合評定。

2020年初,就有一則“諾安基金蔡嵩松年終獎8000萬”的消息在網絡流傳,隨後諾安基金出面闢謠,稱消息是謠言。

但謠言背後,反映了基民對基金經理高收入的猜測和想象。“蔡嵩松用一年的時間將諾安成長做到二三百億的規模,還打響了諾安基金的照片,光是獎金就賺翻了。”在各大基金投資論壇中,這種言論不在少數。

今年4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證監發【2022】41號),文件中第二章第5條提到,要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蓋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的長期管理機制,將合規風控水平、三年以上長期投資業績、投資者實際盈利等納入績效考覈範疇,弱化規模排名、端企業級、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覈比重。

在薪酬環節,第5條還提到,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嚴格執行薪酬遞延制度,嚴禁短期激勵和過度激勵行爲。

第四章第10條提到,要着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爲核心的營銷理念,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利益納入考覈指標體系。

此輪公募限薪令下,是否會引發公募基金經理的離職潮?公開資料顯示,自去年年末至今,已經有董承非、周應波、趙詣、林森、崔瑩等多位知名的公募基金經理離職,下一站多是私募機構。

“如果限薪令真的實行的話,會直接影響到很多知名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比如之前每年的收入到手超5000萬,現在一刀切的話,最高只能1000萬,那相當於損失了4000萬的收入。”深圳某公募高管表示,這時候就要看基金經理自己的選擇了。

“有些基金經理已經沒有什麼家庭和生活的壓力,可能會選擇繼續留在公募的平臺,做自己喜歡的投研工作;也有基金經理就會選擇去私募,因爲私募有業績提成,能夠給予他們更好的薪酬激勵。”該人士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