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已是勢在必行,而研究可以幫助用人單位激發在線辦公的創造力。

2020年初,全世界的上班族被迫開啓了遠程辦公的模式。通過這種轉換,他們也參與了一系列沒有預先計劃的全球性實驗:在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社會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線下交流改成線上交流後會發生哪些變化。如今,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陸續發佈。疫情讓全世界知道了遠程辦公是怎麼一回事。現在,當用人單位在決定未來採用哪種辦公模式時,可以參考的證據也多了起來。

一些研究結果或許是早就能預見的:譬如,線下辦公比遠程辦公更能激發思想的火花,更利於培養人際關係。去年,《自然-人類行爲》就報道了一個研究結果[1],該研究分析了從2020年開始線上辦公的6萬名微軟的員工。研究發現,隨着辦公模式的轉變,合作速度減慢了,不同團隊的員工無論是合作共事還是交流信息的機會都減少了。

與此相對的是,大量通勤時間被省去了;對中國員工開展的一項研究[2]還發現,一些崗位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遠程辦公帶來的自主性也讓員工更加受益。許多大學也發現,本人無法到校或無法住在學校周圍的學生,很歡迎能提供“混合”學習模式(同時提供線下課程和線上或錄製課程)的課程。

《自然》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些情況下,線下合作比通過網絡會議開展的線上合作更能激發人們的創造力[3]。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Melanie Brucks和斯坦福大學的Jonathan Levav通過結合實驗室研究和實地研究,評估了遠程辦公對創造力和創意選擇的影響。研究人員將約600人組成搭檔(實驗開始於疫情前)。第一組搭檔被安排在同一個空間合作(疫情前環境);第二組搭檔則在不同的房間進行遠程合作。每一對搭檔需要在5分鐘內想出兩個日常用品的創意用法:一個是飛盤,一個是泡沫包裝材料。研究人員發現,使用Zoom一類視頻會議軟件的搭檔,他們想出的創意數量不如在同一個物理空間的搭檔。

研究人員隨後檢驗了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是否與現實世界的一致。爲此,他們研究了辦公地點分佈在5個國家的某通信企業的約1500名工程師。他們還是將這些人分爲線上和線下搭檔,並安排了和實驗室研究類似的任務。這次的研究結果和之前的一致——線下團隊比線上團隊想出了更多有創意的點子。

那麼,爲什麼在這些實驗中,物理距離更近更能激發創造力呢?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研究人員發現創造力與能夠走來走去以及能夠環顧房間裏的物體具有相關性。更有創意的搭檔對於周圍環境的關注時間也更長。相比之下,線上搭檔更容易盯着電腦屏幕看,把注意力侷限在一個小小的長方體上。

不過,有些方面並不會受到在線互動的不利影響。比如,在從一堆創意中進行時,兩組之間並無差異。而且,兩組的信任度也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除了這一研究,還有多項研究也描述或比較了線上和線下工作的不同體驗。去年,密歇根州立大學的Rabindra Ratan和同事發現,遠程辦公的人會經歷“視頻會議疲勞”,並表示對鏡頭中自己的面部感到不滿意[4]。需要不斷注視屏幕中的自己讓他們感到很累。

混合辦公

這些研究和一些尚在開展的實驗都是基於當前的視頻會議軟件和技術。這些技術仍在不斷改進,更新的技術或能縮小這種創造力上的差異。比如,在商務、教育、科研中日益常見的合作軟件(如虛擬白板),能讓在線環境實現更多流暢、隨意的交流。

毫無疑問,混合式辦公已是大勢所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員工可以隨時隨地辦公、通勤時間和成本都大大減少。現在是時候基於已經得到的研究結果,讓混合辦公以及遠程辦公模式展示其自身的優越性,同時保證它們絕不是全線下互動的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隨着許多人重返辦公場所,用人單位應該繼續嘗試不同的辦公模式,並隨時關注相關研究結果。科學家也應該繼續探索讓遠程辦公同樣成功和高效的條件。

研究既能發現線上互動帶來的各種機遇,也能提醒機構注意規避線上互動對工作效率和員工身心健康不利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Yang, L。 et al。 Nature Hum。 Behav 6, 43–54 (2022)。

2。 Bloom, N。, Liang, J。, Roberts, J。 & Ying, Z。 J。 Q。 J。 Econ。 130, 165–218 (2015)。

3。 Brucks, M。 S。 & Levav, J。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43-y (2022)。

4。 Ratan, R。, Miller, D。 B。 & Bailenson, J。 N。 Cyberpsychol。 Behav。 Social Netw。 25, 124–129 (2022)。

原文以Employers can make remote working a success by listening to research爲標題發表在2022年4月27日《自然》的社論版塊上

©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2-01044-z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Nature Portfolio”(ID: nature-portfoli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