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促炎飲食模式會增加外源性雌激素,進而提高痛風發病風險。

近日,國外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不是加速女性痛風的唯一因素,遺傳、初潮時間、生育期,甚至飲食結構都脫不了干係。月經初潮來得較晚、更年期較早、生育期較短的女性,痛風發生的風險更高。

宮頸癌是名副其實的“女性殺手”,其發病率在我國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宮頸癌一般發生在大於30歲的已婚婦女中,隨着年齡增加,發病率也明顯升高。其中,55-65歲是發病率較高的年齡組,在65歲之後發病率逐漸下降。近20餘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有增高趨勢且趨向年輕化,宮頸腺癌類型明顯增加。

實際上,女性患痛風的風險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雌激素不但能促進尿酸排泄,還可抑制尿酸在關節形成結晶。就血清尿酸鹽水平而言,女性比年齡相近的男性平均低1-1.5毫克/分升,關節出現炎症的可能性更低。

一旦進入更年期,女性失去了雌激素保護,尿酸鹽濃度便會上升至與成年男性相當。這種差異導致了臨牀中男女痛風發病年齡的不同,比如男性痛風多見於30-40歲,而女性多見於50-60歲。此外,大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甜點、炸薯條和精製穀物的促炎飲食模式,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藥等,會增加外源性雌激素,進而提高痛風發病風險。

雖然育齡期女性很少出現痛風,但仍需注意生活方式管理,做好“健康儲值”,避免絕經後出現高尿酸血癥。一旦尿酸水平異常升高,需在醫生指導下啓動降尿酸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絕經後女性更應做好生活方式管理,戒菸限酒、限制高嘌呤飲食和高果糖食物等的攝入;存在超重、肥胖問題的,需要科學減重;合併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年女性,應定期關注尿酸水平,避免選擇對自己有影響的降壓、降糖、降脂藥物。


巾幗湟源

來源:西寧女性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2432741

歡迎投稿

歡迎來電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