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編者按】

隨着疫情形勢逐步好轉,上海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按下“快進鍵”。

最近,越來越多的防範區居民走出家門,記錄下久違的外面的世界。超市賣場逐步恢復線下營業、建築工地上響起大型設備運轉的聲音、新鮮蔬菜、肥美魚蝦擺上菜場檯面、咖啡蛋糕的香氣在商場瀰漫,快遞小哥說最近的派單量又增多了……

復工的人們用“高興、激動”描述心情,迫不及待投入工作。有的人堅守在抗疫保供一線,有的人剛剛返回單位閉環管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力量助推這座城市儘快恢復運轉。

即日起,澎湃新聞推出“五月復工記”系列報道,謝謝每一個奔波忙碌、傾心守“滬”的勞動者。因爲有你,熟悉的上海正加速歸來。

5月20日,上海浦東新區建築工地復工復產首批白名單公佈後,楊高中路(羅山路立交-中環立交)改建工程2標項目重啓,229名建設者立刻投入復工復產中。

楊高路是浦東骨幹路網中貫通南北的縱向通道,是2022年市級重大工程。目前,現場約80%工作面已復工,履帶吊、曲臂升降車等大中型設備已正常投入使用,正在進行小箱梁吊裝、鋼結構吊裝、鋼防撞牆安裝、鋼結構焊接、承臺鋼管樁施工等工作。

周國河是上海建工項目經理,負責2標項目。復工不過幾天,但他和同事們已經駐守工地閉環管理2個月。

進場材料消殺。

三月末進入封控

3月27日,浦東封控前一天,周國河趕回項目和同事們進入封控管理。不能施工,疫情防控成爲工作重點,整個項目的管理人員基本都在現場,組織日常的核酸檢測、解決喫住問題、安撫工人情緒。

封控之後,工人們閒了下來,看書、運動、練廚藝、自學修理水管和空調、互相理髮,和家人微信視頻聊聊天,青年工友還集體包餃子、過生日,生活和情緒總體穩定。

周國河介紹,工人們都來自外地,封控時間久了難免想家,如果接收地能開出證明,相關手續齊備,可以回家,不過這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都選擇留下參與復工。

復工前,工人們的核酸、抗原檢測採取“2+2”模式,一天抗原加核酸,一天兩次抗原。生活區設有隔離間,4月初發現一例陽性病例後,該病例及其密接立即被轉移到隔離區,一人一間房,然後聯繫街道和疾控轉運,所幸沒有造成擴散。

每日核酸檢測。

5月初,隨着上海疫情形勢好轉,項目開始遞交復工的申請材料,“申請表需要施工單位、業主、街道、質監站、建交委等7家單位蓋章,一步步走下來蠻花時間的。”周國河說。

申請復工的同時,在浦東建交委、重大辦的支持下,施工需要的混凝土構件、鋼結構進場、運輸車輛通行證也在同步辦理,確保復工之後順利施工。

工人們也提前做好復工準備,對施工現場進行清潔消殺、設備開機預熱和維護保養。項目部對各工區進行全方位系統性排摸,組織了復工防疫交底會,對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開展交底教育。

復工復產,點對點上下班

5月20日,浦東新區建築工地復工復產白名單公佈,“靜止”近兩個月的工地再次熱鬧起來。周國河的工作從疫情防控,轉移到現場施工安排和疫情防控兩手抓,根據現場情況協調人員、設備和材料。

施工有序展開,工人們早上7點半開工,下午5點收工,“考慮到很多居民封控在家,爲減少打擾,施工都安排在白天進行。”

工人們點對點上下班,從生活區到施工現場,距離遠的由中巴車早晚接送,距離近的由管理人員帶隊往返,進入工區前需要掃描場所碼,遞交工區進門單。“有組織的,堅決杜絕工人隨意亂跑。”周國河強調。

復工前現場安全檢查。

復工之後,疫情管控升級,工人需要每天進行一次核酸、兩次抗原,只要離開生活區就需要佩戴N95口罩。工區大門設置有24小時值班人員,利用數字哨兵、電子圍欄、監控探頭等把好門。各類物資進行消殺才能進場,材料設備等運輸車輛進場後立即在車門車窗處張貼封條, 司機及隨車人員全程不下車。

從3月27日進入工地,度過2個月的集體生活,周國河覺得這是一個從適應到融入、改變的過程,“原來和大家是同事關係,現在慢慢變成同事加兄弟的關係,增進了交流和感情,這也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在這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都要做好。”他說,“不管是項目工人還是外面社區居民都挺艱難的,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吧。希望上海早日戰勝疫情,早日解封,我們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

楊高中路(羅山路立交-中環立交)改建工程2標項目起點爲雲山路西側,終點爲中環立交,全長1.7公里,原本只有地面道路,現在增設高架橋,機動車雙向6車道,原計劃於2022年底竣工。周國河說:“受疫情影響,工期延誤,但我們爭取儘早完成改建目標。待項目完工後,將大大緩解楊高路段的交通擁堵情況。”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