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職”前⑦ | “疫”中就業,還能談職業規劃嗎?

2022年畢業季,1076萬高校畢業生“待價而沽”,人數創下新高。同時受新冠疫情、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難再度成了每位畢業生需要直面的問題。

“扎堆考公”“大廠勸退”“靈活就業”……不同選擇下的他們經歷了什麼?

湃客號·湃客財經欄目特約優質創作者,推出《勇往“職”前:千萬畢業生的疫中求職錄》專題,記錄下這個特別的就業季。

這是本系列第七篇,我們與疫情下的畢業生談了談職業規劃。

系列策劃 / 丁珏汭  澎湃新聞高級編輯 

作者 / 雨谷 驚蟄研究所科技組

本文爲澎湃號·湃客財經 X 驚蟄研究所聯合出品

受到疫情的影響,近兩年的畢業生們面臨着嚴峻的就業環境。2022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延遲就業”的往屆畢業生,也將加入今年的就業競爭。

不過,與還在“新手村”裏的應屆畢業生們相比,2020年前後參加工作的往屆畢業生們,卻已經是過來人。他們中,有人因爲疫情被迫“失業”,有人在疫情發生後回到老家“躺平”,還有人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放眼當下,就業環境依然嚴峻,但從對畢業生們的回訪,以及他們的後疫情時期職業規劃中,驚蟄研究所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和對職業的期待。

因疫情兩次“失業”,安穩仍然不是我的選擇2019年畢業的秋雅是武漢人,本科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對於自己的職業選擇,她從一開始就有很清晰的認知。“我們這裏除了成熟的大公司,一般公司都不會設專門的人力崗,很多以人資名義招進去的人,最後都變成了行政打雜的。只有真正進到大公司,纔有機會接觸更專業的工作內容。”因此,秋雅計劃先從本地小公司開始,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作爲敲門磚後,再去嘗試應聘大公司。

大四下學期的時候,秋雅進入了一家武漢本地公司實習。臨近6月份畢業的時候,因爲實習期間表現突出秋雅獲得了留任的機會。工作半年後,秋雅又通過推薦進入了一家新公司,得到了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當她幻想着自己真的如同當初規劃的一樣,走上職場晉升路時,這些美好的想象卻被突發的疫情給打亂了。

2020年2月的一天,還在家中隔離的秋雅,突然接到了被辭退的消息。因爲我當時還在試用期,所以特別焦慮,感覺自己的夢想只差臨門一腳就要實現了,但是裁判卻提前結束了比賽。”秋雅說,剛剛被辭退的那幾天自己很難受,一邊承受着疫情造成的恐慌,一邊遭遇着夢想破碎的折磨。“前三天飯都喫不下,不過我很快調整了過來,因爲我覺得疫情是天災,它總會過去的。這個時候我真正應該做的,是調整計劃迎接下一個機會。”由於當時還不能外出,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裁員,於是秋雅在父母的慫恿下,開始準備考公務員。“當時確實沒有什麼選擇了,而且疫情期間公務員的工資都是正常發放的,所以當時就想考公務員圖個安穩。”不過因爲是半路出家,秋雅心裏着實沒譜,最後也不敢報名。等到正常復工之後,這件事自然而然就被忽略了。”而當再次面臨職業選擇時,秋雅開始格外注重行業。

“其實和許多人想進大廠一樣,會覺得互聯網企業或者是熱門行業肯定都會更穩定一點,所以當時看了一圈,最後去了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再往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9月份的時候秋雅再次“失業”。秋雅說,前兩次“失業”的經歷讓她的職業理想變得暗淡了,現在一心只想要安穩,所以當家人又勸她考公務員時,秋雅選擇了欣然接受。“我知道考公也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因爲我有同學從2020年考到現在都沒有上岸。只是現在的環境,讓我只能先暫時放一放自己的職業理想。秋雅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她還是希望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因爲那份職業成長帶來的個人成就感,是其他工作無法替代的。

“滬漂”我不後悔,夢想不能輕易放棄 

同樣是經歷了疫情的意外打擊,前年畢業的大成則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點。畢業於某211高校廣告學專業的大成,一直都有一個“滬漂夢”。並且在畢業之前,他就開始尋找上海的工作機會,原本2020年初還約好一家公司春節後去面試,結果因爲疫情一直不能出門,錯失了這次面試機會。4月份順利復工復產後,大成又開始給上海的公司投簡歷,但投出去的簡歷鮮有迴音。爲了不浪費時間,也爲了更早地積累工作經驗,大成最後選擇進入一家本地廣告公司成爲了一名管培生。

據大成介紹,他所在的這家本地營銷公司規模並不小,所有大小事業部的同事加在一起,總人數有數百人。“但是公司業務更多的是需要商務溝通和銷售的能力,在創意和策劃方面反而不是特別在意。所以一開始我是有一點失望的。但是後來一年多下來,還是有許多收穫的。”

大成說,自己在職期間通過內部輪崗機制體驗到了媒介、商務和策劃等不同崗位之間的區別,也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認知。“所以並不是說這不是我最想要的工作,就對我完全沒有益處。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我也學習到了一些工作方法和團隊協作的技巧,這也能爲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而且這一年多時間,我也攢下了去上海工作的路費和房租。

2021年10月,大成告別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終於登上了開往上海的高鐵。抵達上海後,大成憑藉之前的工作經驗進了一家主要服務化妝品企業的廣告公司,但當大成期盼着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時,疫情的侵襲讓大成的“滬漂夢”再次遭遇殘酷打擊。

“到目前爲止我已經在家待了兩個多月了,公司的業務也停滯了快一個月了。聽公司裏資歷比較老的同事說,公司爲了減輕墊款壓力也不敢隨意接項目。”前不久,大成在朋友圈看到有同行公司因爲資金鍊斷裂宣佈倒閉的消息,這也讓他開始感受到行業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迫於工作的壓力,大成的同事最近開始在找新的工作機會,但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並不多。“整體大盤下,每家公司的情況都差不多,特別是現在這個氛圍,也沒辦法去談薪資待遇,所以跳槽沒有意義,最多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但那也不一定就是後路。”

大成告訴驚蟄研究所,如果去年沒有選擇來上海,自己這會兒可能已經升職了。“不過這都是後話,自己做的選擇,我從不後悔。而且我相信情況很快就會好轉起來,畢竟我也是經歷過一次疫情的人,一步一步來,總會變好的。”

回鄉後,我在四線城市開了一家劇本殺店 

今年26歲的小瓦,2019年畢業後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內容運營,如今他已經在老家創業一年半了。關於爲何選擇回鄉創業,小瓦說自己早就有打算了,只是疫情讓他把計劃提前了。

“雖然我一開始也進了互聯網大廠,拿着同學們都很羨慕的高薪水,但是這些和北京的房價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相比之下,可能去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四線城市的老家纔是我的歸宿。”

2020年春節,小瓦因爲工作的原因臨時決定不回老家過年。後來老家出現確診病例的消息,把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主要是擔心父母,而且老家不比大城市,外賣、快遞這些都不發達,很可能會有生活物資短缺的問題。”好在因爲外來人口不多,防控也比較及時,小瓦的擔心很快就被解除了。但也是這一次經歷讓他意識到,自己還是應該回到父母身邊。2020年下半年,小瓦辭去了北京的工作,下定決心回到老家創業,和朋友一起開了家劇本殺店。

“現在想起來,我也不知道自己那個時候哪裏來的勇氣。可能也是年輕,還沒有太多來自生活的壓力。”說是合夥創業,其實小瓦只投了3萬塊錢。“店面是用朋友家的獨棟自建房改的,一共兩層樓,關鍵地段特別好,就在我們當地的一條商業步行街附近。除了添置了一些簡單傢俱和日常的水電費,基本上沒有其他的硬成本。我們投的錢都花在了買本上面。”

按照小瓦和朋友的規劃,不請人的情況下,一天光劇本殺的收入就能有2400元。即便一週只有週六、日工作,一個月也有接近兩萬元的營業額。“雖然和以前的收入相比並不多,但是在我們老家這種四線城市,已經能夠生活得相當不錯了。而且平時我們也可以利用店內的空間做做簡餐生意,這樣也能增加不少收入。”小瓦告訴驚蟄研究所,他最初要做劇本殺店的時候,心裏是沒有底的。“主要以我對老家的理解,感覺不會有那麼多年輕人喜歡這個東西。但是回來後才發現,原來現在四線城市年輕人的消費力,已經相當可觀了。

根據小瓦的分析,劇本殺這種新興的線下娛樂方式本身在小城市就比較少見,所以一旦出現,很容易快速積累穩定用戶,而且很多情況下老客戶都會帶新客戶,幾乎不需要推廣。“而且我們這邊適合年輕人的娛樂方式也比較少,像我們的店現在經常會有年輕的老師和公務員下班後來玩。有老師告訴我,自己的職業身份經常出去喫飯喝酒不太合適,所以更私密並且更新奇的劇本殺,就成了一種可以徹底放鬆娛樂的社交方式。”小瓦說,自己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創業的壓力肯定也是會有的,但至少時間上更自由了,還可以陪在父母身邊,也不用被996弄得身心俱疲。其實,任何一種職業選擇,都會遇到新的挑戰,但是不論結果好壞,這都是由我們自己掌控的人生。

工作是雙向選擇,疫情讓我看到更多選項2019年本科畢業的Roro,最初憑個人興趣,選擇將文娛產業的新媒體工作當做了自己的職業目標。爲了讓自己距離目標更近,Roro不僅跨考了新聞傳播學專業的研究生,還努力通過實習來積累工作經驗。不過在追逐職業夢想的道路上,當Roro親身經歷了疫情下的職場挑戰後,也在不斷修正自己的選擇。據Roro介紹,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她順利進入一家互聯網大廠,成爲了一名新媒體運營實習生,這段實習經歷讓她對自己原定的個人發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認知。“你可以從身邊的前輩身上看到你未來的樣子,而我被那種媒體工作的專業魅力深深吸引。但是在後來進一步的實習和工作中,我發現新媒體這個選項或許並不適合我。

2021年下半年,Roro通過秋招順利進入了北京的某互聯網大廠。但是與最初規劃的新媒體方向截然不同的是,Roro任職的是公司toB業務的產品崗位。“因爲之前的工作經歷,讓我對原本的職業方向包括我自己有了更深層的認知和理解,所以也讓我再次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

Roro認爲,工作是個人與職業雙向選擇的結果,對職業要有目標,但也可以靈活選擇。“很多人都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這時候繼續堅持之前的選擇反而會成爲一種障礙。倒不如立刻行動起來,多積累工作經驗、提升自己的整體實力。這樣纔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她還提到,疫情中的畢業生們雖然遭遇着一年比一年嚴酷的“求職季”,但是也有不少年輕人在面對職業規劃的時候,不再執着於找一份朝九晚五上下班的工作,而是選擇各種充滿機遇的新職業。

“我身邊就有同學在開網店、做自媒體博主,還有給劇本殺公司寫劇本的。他們一年賺到的薪水,也不比大廠員工低。所以現在的畢業生們,可以把目光放寬一點,這樣也能有更多的選擇。適應新環境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它,在實踐中去鍛鍊自己的能力。這樣不論環境怎樣變化,你都能爭取到新的選擇。”

(爲保護受訪者隱私,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