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兄弟倆賣電纜把公司搞上市,如今弟弟在獄中,哥哥被刑拘

弟弟李廣元入獄的第六個年頭,哥哥李廣勝也面臨牢獄之災。

6月6日晚間,尚緯股份(603333.SH)公告稱,收到董事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廣勝家屬通知,李廣勝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被湖州市公安局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受此消息影響,6月7日,尚緯股份開盤即一字跌停,截至當日收盤,報7.79元/股,總市值48.42億元。6月8日尚緯股份再度跌停,報收於7.01元/股,下跌10.01%。

尚緯股份始建於2003年,主要從事特種電線電纜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電纜廣泛應用於核電、軌道交通、國網電力、光電、風電、化工、軍工等領域。

尚緯股份創始人李廣元目前仍在服刑當中,現任董事長李廣勝又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被刑拘。尚緯股份曾欲跨界收購茶葉基地、直播電商未遂,後又因跨界玩鋰飽受市場質疑,業績難以突破,高管頻出事端,尚緯股份該何去何從?

最高面臨十年有期徒刑

就公司實控人被刑拘的具體情況及對公司的影響,時代週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繫尚緯股份董祕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也是收到他家屬的通知說有這麼一個事情,公司目前也沒有掌握更多的情況,對於他涉嫌操縱的是哪家公司的股票,我們也不清楚。”

該工作人員表示,“刑事拘留屬於偵查階段,不是確定的階段,以前也有刑拘後啥事也沒有的案例,但現階段對於後面的情況確實沒辦法預估。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都是正常運轉的,短期內沒有影響,至於長遠的影響,我們也不好判斷。”

上海華榮律所律師孫毅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經歷過3次立法修改,最近一次是《刑修(十一)》,這次修改擴大了刑罰的打擊面,明確將“虛假申報操縱”“蠱惑交易操縱”和“搶帽子交易操縱”等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的行爲規定爲了犯罪。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領域的法網織得嚴密。”孫毅表示,若李廣勝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罪名屬實,根據《刑法》規定,若屬於“情節嚴重”,則要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若屬於“情節特別嚴重”,則要面臨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上海普世萬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陶書澄律師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李廣勝被有關部門調查,其具體的涉案行爲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根據所披露的訊息可以判斷,其可能涉及“連續交易操縱”“對倒”“自買自賣”“蠱惑交易”“控制信息及重大交易擾亂證券市場等”幾個違法行爲。

對於股民普遍關注的李廣勝涉嫌操縱的公司是否是尚緯股份,陶書澄稱,“嫌疑人犯罪行爲的實施對象是否是自己實際控制的公司,並不是此罪的構成要件,但對量刑,可能會有影響。”

他表示,“此罪最明顯的量刑情節是行爲的嚴重程度,如果嫌疑人針對自己實際控制的公司實施的‘操縱’且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則可能會作爲量刑的考慮,被法院予以綜合評判。”

弟弟電纜銷售起家

李廣勝與公司創始人李廣元是兄弟,在三兄弟之中分別排行老大和老二,年紀相差兩歲。李家世代務農,生活貧苦。1993年,高中畢業的李廣元離開老家安徽省無爲縣高溝鎮,到馬鞍山做起電纜產品推銷員,後來又主動申請去了四川分公司。

憑藉聰明、勤奮、能喫苦的個性,李廣元一路升至公司區域負責人,後又擔任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據媒體報道,在四川各地輾轉十年,李廣元通過銷售電纜產品獲得高額提成,積攢下數百萬資金,同時還在四川累積了大量人脈資源。

2003年,28歲的李廣元帶着不到30人的團隊,在樂山市創辦四川明星電纜有限公司(即尚緯股份的前身)。成立第一年,公司產值就達到2億元,又用了不到6年,將產值擴至近30億元。

2012年5月7日,明星電纜登陸登陸上交所,成爲西南地區電纜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風頭無兩。招股書顯示,發行後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廣元持有62.596%的股份,約21700萬股。而按上市當日每股7.61元收盤價計算,37歲的李廣元身家超過16億元。

明星電纜發展速度驚人,與中石油中石化、神華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等多家央企展開合作。

明星電纜上市一年後,李廣元便因捲入貪腐案被捕。2016年6月,李廣元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行賄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11年有期徒刑,目前仍在服刑。期間,儘管明星電纜很快免去了李廣元的相關職務,但公司業績急轉直下,2013年-2016年,明星電纜分別實現淨利潤647萬元、-6920萬元、330萬元和-7759萬元。

哥哥熱衷跨界

身陷囹圄的李廣元,選擇把公司交給哥哥李廣勝打理。在此之前,李廣勝並未在公司任職,僅作爲其它關聯方出現在公司公告中。

2015年7月,李廣勝進入明星電纜董事會並當選董事長。此後李廣元多次轉讓公司股權給李廣勝,2020年4月,李廣勝將持有公司1.56億股,佔公司總股份的29.9958%,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由李廣元變更爲李廣勝。

李廣勝接管期間,明星電纜業績漸有起色。2017年-2019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爲9.14億元、15.75億元和20.34億元,淨利潤分別達到1688.32萬元、5797.68萬元和1.04億元。

與弟弟專注電纜主業不同,“李廣勝時代”的明星電纜似乎對跨界併購卻情有獨鍾,卻又總是求而不得。李廣勝任職期間,公司多次公佈跨界併購計劃,多以失敗告終。

2015年7月,明星電纜開啓第一次跨界併購,對外公佈擬收購一家公司旗下的茶葉種植供應基地。然而,消息披露四個月後,明星電纜稱因與標的母公司無法就本交易達成一致,終止了此次收購事宜。

2018年2月,尚緯股份又盯上一家境外氣動元件企業,但不到一個月,尚緯股份就宣佈終止上述重大事項,理由是涉及境外資產,交易條件與交易時間存在不確定性,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同年11月,爲重塑上市公司形象,明星電纜更名尚緯股份。

更名兩年後,尚緯股份跨界併購的心思又起。2020年11月,尚緯股份公告,將以5.89億元的對價收購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空野望”)40.27%的股權。然而電纜企業收購直播電商企業,加上高達10.33倍的溢價率很快引來上交所的問詢。在經歷了三次延期答覆交易所問詢函後,尚緯股份宣佈終止購買星空野望股權。

今年1月,尚緯股份宣佈跨界鋰電池行業,再度引來市場熱議。公告稱,公司於1月14日與樂山市政府、海螺創業(00586.HK)等簽署投資協議,擬在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投資建設“新能源西南製造基地項目”。然而,投資者們對此並不買單,消息發佈後,公司股價連續三個交易跌停。

跨界併購或是尚緯股份自救的手段。儘管尚緯股份的業績在前幾年有所起色,但近兩年,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受疫情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0年-2021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分別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04萬元、-3089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84.06%和286.97%。

如今,業績難以突破,高管又出事端。孫毅認爲,“從公司發展層面而言,創始人入獄,董事長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被刑拘,公司本身的運營層面大概率存在一定違法操作風險。需重新對公司的運營方式及架構等進行全面的調整,可以適當的進行刑事合規審查,加強公司的風險防控,以繼續維持公司的運營與發展。”

相關文章